盤點歷史上四名武安君,都是戰國名將,除了白起還有誰

武安君,古代封號名。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譽名。歷朝歷代國之能安邦勝敵者均號“武安”。君是一種爵號。今天就盤點歷史上四名武安君,都是戰國名將。

盤點歷史上四名武安君,都是戰國名將,除了白起還有誰

盤點歷史上四名武安君,都是戰國名將,除了白起還有誰

李牧前半生,是趙國北部邊境的良將。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防備匈奴。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傳來警報,立即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不敢出戰。匈奴認為李牧膽小。趙王責備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趙王發怒,把李牧撤職,派別人代他。此後匈奴每次來侵犯,趙國就出兵交戰。出兵交戰,屢次失利,損失傷亡很多,邊境上無法耕田、放牧。

趙王只好再請李牧出山。李牧說自己還是跟之前那樣做才出山,趙王答應了。之後匈奴好幾年都一無所獲,但又認為李牧膽怯。邊境的官兵渴望打一仗。於是李牧組織士兵訓練作戰。當時匈奴小股人馬入侵,李牧就假裝失敗,故意把幾千人丟棄給匈奴。單于聽到這種情況,就率領大批人馬入侵。李牧佈下許多奇兵,張開左右兩翼包抄反擊敵軍,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人馬。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

之後李牧到朝中任職。公元前244年,田單、趙奢、藺相如早已去世,李牧成為朝中重臣。公元前243年,趙王派李牧進攻燕國,攻下燕國的武遂(現河北省徐水縣)、方城(現河北省固安縣)。

公元前233年,秦大將桓齮率軍東出上黨,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趙國後方,攻佔了赤麗、宜安(今河北蒿城),進攻趙的後方,直向邯鄲進軍,形勢危急。趙王從代雁門調回李牧,任命其為大將軍,率所部南下,指揮全部趙軍反擊秦軍。李牧率軍在宜安與秦軍對峙。李牧認為秦軍士氣甚高,勢難取勝。遂採取築壘固守,避免決戰,俟敵疲憊,伺機反攻的方針,拒不出戰。桓齮見狀率主力進攻肥下,誘使趙軍救援。李牧洞悉敵情,不為所動。

秦軍主力去攻肥後,營中留守兵力薄弱;又由於趙軍多日採取守勢,秦軍疏於戒備。李牧遂乘機一舉襲佔秦軍大營,俘獲全部留守秦軍及輜重。李牧判斷桓齮必將回救,遂部署一部兵力由正面阻擊敵人,將主力配置於兩翼。當正面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鬥,大破秦軍。趙王感嘆道“李牧為寡人的白起啊”,故封李牧為武安君。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再次派秦軍入侵,秦軍兵分兩路南北攻趙,因李牧率軍抗擊,邯鄲之南有漳水及趙長城為依託,秦軍難以迅速突破。李牧遂決心採取南守北攻,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他部署司馬尚在邯鄲南據守長城一線,自率主力北進,反擊遠端來犯的秦軍。兩軍在番吾附近相遇。李牧督軍猛攻,秦軍受阻大敗。李牧即回師邯鄲,與司馬尚合軍攻擊南路秦軍。秦南路軍知道難獲勝,撤軍退走。

公元前229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地震,國力衰弱。秦王嬴政乘機派大將王翦親自率主力直下井陘(今河北井陘縣),領兵幾十萬進圍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為大將軍,司馬尚為副將,傾全軍抵抗入侵秦軍。王翦知道李牧不除,秦軍不能速勝,遂再行反間故計,派奸細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那個誣陷過廉頗的奸臣郭開,郭開散佈流言,說李牧、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趙王遷聽到這些謠言,不加證實,立即委派趙蔥和顏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馬尚。趙王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斬殺了李牧。

到了公元前228年,王翦大敗趙軍,趙國滅亡。

盤點歷史上四名武安君,都是戰國名將,除了白起還有誰

三、項燕(?—公元前223年),周王族姬姓項國後代,泗水下相(今江蘇宿遷市)人。戰國末年楚國名將。

項氏世世代代為楚將,其家族被封於項。項燕曾被楚王贊為楚國的武安君

公元前225年,秦將李信率二十萬大軍進攻楚國,李信進攻平輿,蒙恬攻擊寢,大敗楚軍。李信再攻鄢郢,攻克了該城,於是率軍西進,到城父與蒙恬的隊伍會合。項燕趁機尾隨在後,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反擊,大敗李信的軍隊,攻入秦軍的兩個營地,斬殺了七個都尉。李信率殘部逃奔回秦國。

公元前224年,秦國大將王翦又率六十萬大軍進攻楚國,楚國人聞訊王翦增兵而來,便出動國中的全部兵力抵抗秦軍。王翦下令堅守營寨不與楚軍交鋒。項燕多次到營前挑戰,秦軍始終也不出戰。王翦每天讓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飲食。此時楚軍既然無法與秦軍交鋒,就揮師向東而去。王翦即率軍尾追,令壯士們發起突擊,大敗楚軍,直至蘄縣之南,項燕戰死,楚軍於是潰敗逃亡,楚國也隨之滅亡。

盤點歷史上四名武安君,都是戰國名將,除了白起還有誰

四、蘇秦(?—前284年),己姓,蘇氏,名秦,字季子,雒陽(今河南洛陽市)人。戰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外交家和謀略家。

蘇秦早年到齊國求學,拜鬼谷子為師,與張儀同為鬼谷子的學生。一年後,揣摩出合縱連橫之術,認為憑此可以遊說當世君王了。蘇秦首先將目標定在洛陽,求見周顯王。但周顯王並不信任他。於是,蘇秦西行至秦國,遊說秦惠王兼併列國,稱帝而治。秦惠王未採納他的建議。蘇秦離開秦國,向東,到達趙國。當時趙肅侯任命其弟趙成為國相,封為奉陽君。而奉陽君不喜歡蘇秦。

燕文公二十八年(公元前334年),蘇秦到燕國,見到燕文侯。蘇秦遊說燕文侯,先從地理位置上分析了燕國與趙國的相依之勢,接著批評燕國的戰略錯誤:擔憂千里之外的秦國,卻不擔心百里之內的趙國;最後建議燕文侯合縱趙國,結為一體。燕文侯認為蘇秦之議很有道理,允諾蘇秦“如果能以合縱之計維持燕國安定,願舉國相報”。於是資助蘇秦車馬金帛,前去遊說趙國。

蘇秦第二次來到趙國,奉陽君趙成已死,便遊說趙肅侯,提出六國聯合起來抵抗秦國的主張。蘇秦詳細分析了趙國和其他諸侯國的關係,指出趙對韓魏的戰略相依關係,進而說明了自己的合縱主張:韓、魏、齊、楚、燕、趙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並建議趙國組建六國聯盟併力抗秦,如此一來,六國一體,秦國一定不敢從函谷關出兵侵犯,趙國的霸主事業也就成功了。趙肅侯採納了蘇秦的“合縱”主張,資助他去遊說各諸侯國加盟,以訂立合縱盟約。

蘇秦在趙國時,秦惠王派犀首攻打魏國,生擒了魏將龍賈,攻克了魏國的雕陰,並打算揮師東進。蘇秦擔心秦軍打到趙國,盟約還沒結締就遭到破壞。於是決定智激同窗張儀入秦,維護萌芽期的聯盟。蘇秦派人去悄悄勸說張儀來投奔他,張儀到來後,蘇秦卻故意不理不睬,並當眾羞辱後打發他離開。張儀又羞又氣,想到各國諸侯中只有秦國才能威脅趙國,於是便前往秦國。蘇秦暗中派人資助張儀到達秦國,並幫助他見到秦惠王。

秦惠文君十年(前328年),秦惠王用張儀為客卿,與他共商攻打各國諸侯的大計。這時,幫助張儀的人才說是蘇秦故意激怒他,為的是張儀今後有更好的發展。張儀知道後,感嘆自己沒有蘇秦高明,並許諾在蘇秦當權時不攻打趙國。

之後蘇秦先後出使韓國、魏國、齊國、楚國,蘇秦遊說完各個諸侯後,六國達成合縱聯盟,團結一致。蘇秦被任命為從約長,並且擔任了六國的國相,同時佩戴六國相印。蘇秦合縱六國後,返回趙國,被趙肅侯封為武安君。蘇秦把合縱盟約送交秦國,從此秦國不敢窺伺函谷關以外的國家,長達十五年。

後來,秦國派使臣犀首欺騙齊國和魏國,和它們聯合攻打趙國,打算破壞合縱聯盟。齊、魏攻打趙國,趙王就責備蘇秦。蘇秦害怕,便請求出使燕國,發誓一定報復齊國。蘇秦離開趙國以後,合縱盟約便瓦解了。

秦惠王將公主嫁給燕國太子,同年,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是為燕易王。易王剛登基,齊宣王就趁著發喪之機,攻打燕國,侵佔了十座城池。易王要求蘇秦替燕國收復被侵佔的國土。蘇秦到了齊國,拜見齊王,先行祝賀之禮,接著又行哀悼之禮。齊王不解,問原因。蘇秦說:“人餓的再厲害也不會去吃有毒的烏喙,吃的越多,死的越快。燕國和秦國是聯姻之國,齊國佔領燕國的城池等於是與強秦結下了仇怨,這就如同飢餓之人去吃烏喙一樣。齊國即將大難臨頭。”齊王聞言大驚,忙討教對策。蘇秦建議歸還奪來的燕國城池。齊王認為蘇秦說的很對,歸還了侵佔燕國的城池。

之後,蘇秦私通燕易王的母親,燕易王知道了,蘇秦害怕被殺,就提議前去齊國以提高燕國地位,燕易王同意。於是,蘇秦假裝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齊國,齊宣王任用他為客卿。齊宣王去世,齊湣王繼位,蘇秦就勸說湣王厚葬宣王以表明自己孝順,大興土木以表明自己得志,目的則是搞垮齊國,從而使燕國獲利。燕易王去世,燕噲繼位。齊國眾大夫因爭寵派人刺殺蘇秦,蘇秦重傷未死。齊王派人捉拿兇手,沒抓到。蘇秦將死時,要求齊王將他車裂於市,並懸賞行刺之人以使賊人出現。齊王照計行事,誅殺了兇手。蘇秦死後,他為燕國破壞齊國的大量事實被洩露出來。

歡迎關注我,看更多歷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