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書法大家,卻打贏安史之亂第一仗,最後卻被奸臣所害!

你一定聽過在中國這句老話,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偏偏就在安史之亂爆發的時候,有這麼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在危難之中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打贏了這場動亂的第一仗。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與書聖王羲之比肩的書法大家顏真卿。

顏真卿家中是以書法為世代相承的名門,顏真卿後來在書法上的造詣與母親的悉心培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儘管顏真卿家族背景雄厚,但是他卻並沒有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為什麼?因為三歲的那一年,她的父親去世了,這讓顏家的家境一度陷入困境。即使顏真卿從小就熱愛書法,那個時候的困難狀態也沒有條件讓他去購買筆墨紙硯練字。無奈之下的顏真卿只能用刷子當毛筆,用黃泥漿當墨,用碗當硯臺,用地面或者是牆壁當紙練習書法。歷史上很多有成就的名人都曾經在艱苦的條件下努力過。也許越是逆境,越能夠磨練一個人的意志。

顏真卿就這樣靠著自己的毅力練成了一手好字,而且與其他的書法家不同,他的志向並不僅僅在於舞文弄墨,更是立志要報效國家。26歲時,顏真卿進士及第,但是由於他性格耿直,敢於建言,得罪了當時的權臣楊國忠,遭到排擠,被貶到平原郡擔任太守。這個平原郡是今天的山東德州,對於現代人來說,這是很熟悉的一個地方,但是在唐代,這屬於廣義上的河北地區。事實上,離安祿山的駐地不遠,所以顏真卿和安祿山之間他們算是鄰居。

顏真卿在上任之後不久就敏銳地察覺到了安祿山企圖謀反的歹心,他一方面上報中央,一方面暗中準備軍方,但是這個動作不能讓安祿山發現。為了躲避安祿山的耳目,顏真卿整天和賓客們在城外水中乘船遊玩,喝酒,吟詩,甚至還親自主編了一部研究音律的著作。這個名字叫做韻海鏡源,擺出了一副不問世事的文人做派,安祿山當然對這位鄰居也非常的忌憚,不斷地派人來探查。

當他們來到的時候,顏真卿對這些人是好酒好菜的招待,而且還即興寫了一幅字。這幅字就是流傳至今的東方朔畫像贊碑。他的種種行為迷惑了安祿山,覺得這也是一個當了官之後墮落的文人。或者這是一個在官場上不得意的,於是寄情于山水,寄情於詩詞,沉溺於杯中之物的人,於是就放鬆了對顏真卿的警惕,認為他文人一個不足為慮。

他是一個書法大家,卻打贏安史之亂第一仗,最後卻被奸臣所害!

但實際上,顏真卿早就已經暗地裡推行了一系列的廢苛政,除小人的政策,籠絡了一波民心,並且以防汛為名暗中加高了城牆,疏通了護城河,還悄悄的招募人手,換掉了各級官員,收攏壯丁,擴充軍隊,備齊糧草,隨時準備戰鬥。果然,在不久之後,安祿山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今天的河北涿州起兵叛亂,發起了出其不意的閃電戰。河北各郡猝不及防,迅速被擊潰。叛軍所到之處,首領們要麼敞開城門,放叛軍路程,要麼棄城逃跑。於是,叛軍很快就直逼京城外的最後一道防線通關。

當時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見狀倉皇逃到了四川,狼狽不堪哀嘆道:河北24郡難道就沒有一位忠臣嗎?就在這個時候,顏真卿這位早就已經做足了準備的忠臣挺身而出,召集士兵一萬人,朝廷又派了五千精銳士兵前來援助,這使顏真卿的實力大增。他高舉義旗被推為聯軍盟主,17郡同一天主動歸順,20萬大軍歸他統領。唐玄宗聽聞之後大喜,說了這樣的一句話,他說:我不認識顏真卿是怎麼樣的人,他的作為竟然如此忠心厲害。然而,顏真卿即使準備得再充分,也趕不上安祿山的動作快,勢如破竹的叛軍,這個時候已經攻下了東都洛陽。

他是一個書法大家,卻打贏安史之亂第一仗,最後卻被奸臣所害!

在山東聊城,顏真卿的部隊跟叛軍打了一仗,這一仗殲敵兩萬多人,奪走了千餘匹戰馬,阻斷了洛陽地區叛軍的後方糧草供給和兵員補充,導致安祿山急攻潼關的計劃流產,算是打贏了安史之亂以來的第一仗。與此同時,顏真卿與他的兄長時任長沙太守的顏杲卿遙相呼應。顏杲卿用計謀把鎮守土門的安祿山黨羽李欽湊給誅殺掉,土門這個地方是堅守太行山最重要的關隘,這一仗打贏了,實際上這個形式對大唐一方的是比較利好的。

可是就在戰爭有勝利的苗頭的時候,出現了一個損人不利己的奸臣。這個人是誰呢?太原節度使王承業土門之戰告捷之後,顏杲卿讓自己的長子押送俘虜到長安報捷,並請救兵。沒想到在太原被王承業私改了奏章,把功勞據為己有了。而且更令人生氣的是什麼呢?他居然擁兵不救,這就貽誤了戰機。安祿山很快就發現了後面出事了,於是他轉而回兵攻擊常山。經過三天的激戰,顏杲卿戰敗被俘。

他是一個書法大家,卻打贏安史之亂第一仗,最後卻被奸臣所害!

後來,南宋詩人文天祥曾經在獄中寫過一首聞名遐爾的正氣歌,在正氣歌中,用12個典故追憶了歷史上浩然正氣,寧死不屈的名人。其中一位就是顏杲卿。文天祥寫到顏常山舌,其實這就是在顏杲卿被安祿山俘虜之後,當著安祿山的面破口大罵,氣的安祿山勾斷了他的舌頭。即使是這樣,顏杲卿還是沒有屈服,叛軍又毫無人性的拿顏杲卿十歲的兒子的命來威脅他投降,顏杲卿仍然不屈服。叛軍就砍下了他兒子的頭,又把洛陽將顏杲卿綁在了橋頭,砍斷了他一隻腳,緊接著把他姐姐殺害了。

這個手段說起來是非常非常的殘忍,二人的慘死讓顏真卿悲痛萬分,但是更讓她心寒的是,在常山一役之後,顏家三十多口人為國捐軀,幾乎滅門,他們為朝廷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卻沒有得到任何的安撫和嘉獎。他在皇帝面前哭訴,這才追加了嘉獎。兩年之後,顏真卿派族人尋找搞清侄子等人屍首的下落。結果只找到了一個頭,沒能找到完整的屍骨。得知這樣的結果,顏真卿泣淚寫下了留存至今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

他是一個書法大家,卻打贏安史之亂第一仗,最後卻被奸臣所害!

雖然我們對於顏家一門的犧牲感覺到十分的惋惜和欽佩,但是那個時候的唐王朝已經風雨飄搖,已經千瘡百孔了,即使結束了安史之亂,也再難復興往日的輝煌。而顏真卿本人,也並沒有因為抗擊叛軍而扶搖直上或備受重視。事實上,他在朝廷當中做官多年仍然不通世事,因此得罪了很多人,受到了排擠,從中央到地方。到了75歲的時候,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當時的宰相叫盧啟,他一向記恨顏真卿,於是便慫恿唐德宗讓年事已高的顏真卿去勸降李希烈。

理由倒是非常冠冕堂皇。說顏真卿是三朝舊臣忠臣,而且還說,如果派顏真卿去勸降,可以兵不血刃就搞定叛軍,就這樣勸服了唐德宗。但詔令一出滿朝都驚了,大家都知道顏真卿七十多歲了,而且這一去凶多吉少,紛紛都來勸他說,你跟皇上商量商量,但是都被顏真卿給拒絕了。顏真卿就一句話:君命能躲避嗎?於是欣然上路。見到了李希烈之後,顏真卿宣讀了詔書。剛讀完,李希烈的養子就把刀給抽出來了,讓顏真卿幹嘛呢?讓他為李希烈上書昭雪,說我們不是造反,我們有訴求和理由,你得給我們好好說說。

他是一個書法大家,卻打贏安史之亂第一仗,最後卻被奸臣所害!

如果我們現在閉上眼睛去想象一下那個場景,咱們不用說。這李希烈說的到底有沒有道理,就說面對那麼多把刀,顏真卿他心裡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害不害怕?但是,顏真卿是不動聲色,李希烈一看嚇唬不住,於是就來軟的,開始用各種辦法勸顏真卿歸順,顏真卿也照樣沒有屈從。李希烈一看很生氣,下令把顏真卿給關起來了。

顏真卿在被關押的時候,他就估計著自己恐怕命不久矣,於是開始撰寫儀表,墓誌,祭文,然後也跟別人指著那個牆壁,下面就說你看,這就是我埋葬之處。沒過多長時間,李希烈的弟弟被朝廷處死的訊息傳來了,李希烈遷怒於顏真卿帶著假詔書來,下令殺了顏真卿,顏真卿聽完之後就大口罵道,這是反賊反賊,怎麼能稱詔書?你們就是反賊。

他是一個書法大家,卻打贏安史之亂第一仗,最後卻被奸臣所害!

後來,顏真卿是被一條白綾縊死,享年76歲。顏真卿的死訊傳到了朝廷之後,三軍哀傷痛哭。淮西平定以後,顏真卿的兒子們護送他的靈柩回潮。這時候皇帝為他停朝五天,追贈司徒諡號為文忠,請大家注意在歷史上獲得文中這個諡號的人並不多。

雖然顏真卿被今天的同學們所瞭解,是源自於他的書法成就,然而他被史冊所記載的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卓越的藝術造詣,而是他以智慧粉碎了安祿山的閃電戰,又被奸臣所害死於非命的悲壯事蹟。北宋的政治家歐陽修也曾經評價過顏真卿。當然這個角度是從書法入手的。他說,顏公的書法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嚴尊重,剛剛見到時有些畏懼,看得越久,越覺得可愛。

今天看來,顏真卿雖然離我們遠去,但是它流傳至今的書法當中,我們仍然能夠感覺到他是一個字如其人的忠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