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家憲:硯的異稱

閻家憲:硯的異稱

明 端石雲龍九九硯

聞是啟用「昔文線上」,在於掘地三尺,把往昔的好文、好字、好畫,挖掘出來,呈現給各位文友分享。各位且看且珍惜。一起進入「昔文線上」吧!網友們如有好文,請推薦給我們!

硯的異稱

文/閻家憲

閻家憲:硯的異稱

編輯_《聞是》

硯是「文房四寶」之一,它的歷史已很久遠了,近年出土文物中,有西漢初期的硯臺和研石,那麼,它至少有二千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有關它的稱謂或別稱,可謂多矣!

一曰:即墨侯。唐朝文嵩以硯擬人,作《即墨侯石虛中傳》,稱硯姓石,名虛中,字居默,封「即墨侯」從此人們便稱硯為即墨侯。如宋朝王邁的除夜洗硯詩:「多謝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二曰:萬石君。宋朝蘇軾作《萬石君羅文傳》,以他優美的文筆,給產於婺源龍尾山的「羅文硯」(歙硯的一個品種)寫了一篇傳記。說「羅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隱龍尾山。」並說「羅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萬石君」。萬石君的名字從此傳開。如清朝王繼香的七星硯銘:「北斗晱晱孕石君,紫芒上騰昌斯文。」

三曰:瓦硯,亦稱硯瓦,俗稱瓦頭硯。唐以前除石硯、瓷硯外,就是陶硯。澄泥硯是陶硯的進步。唐朝韓愈在《瘞硯文》中講的「土乎成質,陶乎成器」就是指澄泥硯。秦漢時建築宮殿用的磚瓦,多采用澄泥製法,後來有人用這些磚瓦改製為硯。正像唐朝吳融《古硯瓦賦》中描述的:「無謂乎柔而無剛,土埏而為瓦;勿謂乎廢而不用,瓦斷而為硯。」還有一說,謂:「硯瓦者,唐人語也,非謂以瓦為硯,蓋硯之中必隆起如瓦狀,以不留墨為貴。」(見《聞見後錄》)

閻家憲:硯的異稱

四曰:陶泓。唐朝韓愈作《毛穎傳》,稱硯為陶泓,陶泓指的也是磚瓦硯。唐宋時,儘管著名的端石、歙石、紅絲石以及洮石等相繼發現,用這些石料做成的硯開始流行,但硯石開採、製作仍受種種條件限制。瓷陶硯便於生產,所以瓷陶硯在當時仍多於石硯。在稱呼的習慣上,總是把硯和陶瓦聯絡起來,既是稱石硯,有些地方也叫硯瓦。

五曰:硯臺。把硯稱為硯臺,可以說是對硯的一種通稱。唐朝司空圖的詩句:「夕陽照個新紅葉,似要題詩落硯臺。」

六曰:石友。過去的人都把書齋和客座中的各種珍品,以友相看。硯被稱為石友。宋朝王炎有詩云:「剡溪來褚生,歙穴會石友。」褚生指的是紙,石友指的就是硯。

七曰:硯田。宋朝戴復古有句詩叫:「以文為業硯為田」,講的就是舊時讀書人依文墨為生計,因將硯臺比作田地。宋朝蘇軾詩:「我生無田食破硯,爾來硯枯磨不出。」

八曰:硯池。有種凹形硯稱作硯池。晉傅玄《硯賦》雲:「蘆方圓以定形,鍛金鐵而為池。」說的就是這種硯。硯池,也指硯端的蓄水池。

九曰:硯山。依石天然形狀鑿為硯,刻石為山,叫做硯山。明高謙《遵生八牋(jian)》謂:「硯山始自米南宮,以南唐寶石為之,圖載《輟耕錄》後即效之。」如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有清人阮元舊藏仿元人清溪釣艇小景端石硯山即是。

十曰:墨海。宋朝蘇易簡的《文房四譜》載:傳說黃帝得一玉,琢為墨海,並刻「帝鴻氏之硯」於其上。宋朝程俱《謝人惠硯》詩:「帝鴻墨海世不見,近愛端溪青紫硯。」刊入清朝高鳳翰《硯史》那方題銘「墨鄉磅礴,天空海闊」大瀛海澄泥硯,即是墨海的典型型制。墨海也指大墨盆。清朝翟顥《通俗編》講:「今書大字用墨多,則以瓦盆磨之,謂其盆曰墨海。」

硯還有許多陌生的稱謂,如清朝王繼香在他的《醉庵硯銘》中寫道:「昔人號硯曰潤色先生、曰巖屋上人,曰鐵面尚書,餘獨取其靜而真也,諡之曰靜真先生。」這樣計算起來,硯竟有十多種稱謂。其中有一些可能許多人聞所未聞。其實像「潤色先生」,早在唐代女詩人薛濤寫的《四友贊》裡就有「磨潤色先生之腹」的提法了。

硯的異稱很多,以上所述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肯定會有不少遺漏或差誤。

閻家憲:硯的異稱

清乾隆 仿宋玉兔朝元硯,長10。2公分 寬10。2公分 厚1。8公分。

歙石,硯作圓形,以弦紋相圍而成硯堂,無墨池,石色黑,有羅紋刷絲及眉子細紋,硯首壁側刻:「仿宋玉兔朝元硯」,楷書七字,硯背亦以弦紋一道相圍,中刻一輪明月照大地,一兔作回首望月之狀,周緣鐫清高宗御題硯銘乙首,楷書:「小圓大圓如月盈,其中更孕玉需兔形,文房受墨宜管城,宣毫顧處能無情。」款題:「乾隆御銘」,鈐印一:「會心不遠」。帶紫檀木盒一,盒蓋面刻:「仿宋玉兔朝元硯」七字。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請,支援我們,關注聞是!整理編輯不易,轉載請標明出處。我們將盡力為粉絲們提供優秀的文章、書畫作品以及藝術家們的生活點滴!

閻家憲:硯的異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