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如何“冰爽一夏”?

看古人如何“冰爽一夏”?

清乾隆 掐絲琺琅冰箱 故宮博物院藏

看古人如何“冰爽一夏”?

戰國 銅鑑缶 湖北省博物館藏

□胡雪琪

炎炎夏日,人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兒?除了空調房之外,喜歡武俠小說的朋友,或許還會想到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描寫的西夏冰窖。金庸先生借天山童姥之口點明:皇帝建冰窖,就是出於夏日祛暑的需要。

然而,在沒有冰箱也沒有其他製冰裝置的古代,人們會怎樣解暑?翻閱史籍就會發現,金庸先生小說中的情節,並不完全出於虛構。

先秦時期已開始藏冰

據《周禮》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凌人”這一職業,負責在冬天鑿下河湖裡的冰塊,並把它們儲藏至夏天。藏冰的冰室也有專門的名字,叫做“凌陰”。《詩經·豳風·七月》中說:“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隆冬時節鑿下冰塊,收藏到冰室裡,等到天氣熱了再取用,便是古人生活的真實寫照。聰明的古人還考慮到,隨著天氣逐漸變暖,藏在凌陰裡的冰有融化之虞,所以早在冬季鑿冰的時候,就會“三其凌”,即按預計用冰數量的三倍來取冰儲藏。

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年代較早的冰窖,是1976—1977年間,在陝西鳳翔秦都雍城遺址發掘的春秋時期凌陰遺址。此外,據《滑縣誌》《開封府志》等地方誌記載,在滑縣西南和延津縣西北都有冰井,傳說是春秋戰國時期韓襄王藏冰之所。河南新鄭、河北易縣、陝西咸陽等地也曾發現戰國時期與藏冰有關的遺存,說明早在先秦時期,各諸侯國已經開始藏冰了。

1978年發掘的湖北隨州戰國曾侯乙墓,出土了兩套形制、紋飾相同的大型冰酒器具——銅鑑缶,為學者們研究古代用冰的方法提供了實物資料。銅鑑缶由方鑑和方尊缶組成,方尊缶放在方鑑內部正中,缶中放酒,鑑與缶之間的空隙放冰,達到冰酒的目的。結合《楚辭·招魂》中的“挫糟凍飲,酎清涼些”,戰國時期貴族的夏日生活彷彿浮現眼前:釀好的米酒過濾之後,用鑑缶冰鎮飲用,清涼可口。

唐代宴席上的酥山是冰淇淋的前身

雖然夏季用冰是十分愜意的事,但鑿冰、運冰、修建冰室、定期保養等一系列工序繁雜,非一般人力所能及,所以歷朝歷代,皇室都是藏冰的“主力軍”,設有大型冰窖和專門的官員,負責取冰和相關的管理工作。冬天存下來的冰塊,到了夏天,可以放在宮殿的角落,為室內增添一絲清涼,也可以用於冰凍飲料和夏季食品的保鮮等。

天氣炎熱的時候,皇帝也會“頒冰”,賞賜一些冰塊給大臣、名士,以示恩寵。唐代文學家韋應物《冰賦》中提到的“睹頒冰之適至,喜煩暑之暫清”,便是這一制度的寫照。大臣們向皇帝彙報工作的時候,如果正值暑熱天氣,皇帝也有可能賞賜“冰屑麻節飲”等清涼飲料,給大臣解暑。

唐代的王公貴族們若是在夏日舉辦宴會,席上很有可能會出現一道與現代冰淇淋類似的甜點——酥山。“酥”是一種乳製品,與現在的黃油或奶油相似。製作酥山時,先將酥加熱到極為柔軟的狀態,拌入甘蔗汁或蜂蜜調味,再向盤子一類的器皿中滴淋,使酥堆成山巒般的樣子,最後利用大量的冰為酥山降溫,讓酥山定型。這類甜點一般由女性製作。有時候,人們還會在酥山上插一些花朵、小彩樹等作為裝飾,或將酥山染成緋紅、黛青等顏色。宴席上的酥山是財力和社會地位的象徵,酥山的體積越大、裝飾越精美,證明宴席的檔次越高。

宋代夏季冰飲消暑之風已然盛行

在唐代,隨著製冰儲冰技術的提高,夏日的冰也終於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越來越多人能夠享受得起的消暑佳品。《唐摭言》便記載了一個與冰相關的有趣故事:

有個商人在盛夏賣冰於市。不一會兒,就有人來買冰。商人見狀,以為抓住了商機,洋洋自得,遂把冰的價格提高几倍,想趁機大賺一筆。沒想到,顧客們看到商人坐地起價,十分生氣,全都離開了。不一會兒,冰也盡數化掉。商人只能哭著回家。

這個故事雖然意在強調做事要把握好時機,但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唐代已經有了用於商業用途的私人藏冰。到了宋代,私人藏冰、賣冰的例子更是在文獻中屢見不鮮。楊萬里《荔枝歌》“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便是直白的描述。《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西湖老人繁盛錄》等宋人筆記中記載的諸般冷飲,如砂糖冰雪冷圓子、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乳糖真雪等,不勝列舉,間接證明了宋代夏季冰飲消暑風氣之流行。現代社會喜歡喝冰鎮飲料、吃雪糕的年輕人,如果穿越時空回到宋代,想必也會大飽口福。

清代皇室儲冰量相當驚人

元明清時期,皇室儲藏的冰,數量相當驚人。清代工部都水司管理的十八座冰窖,統稱“官窖”,專門負責宮廷和官署用冰。《大清會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記載,紫禁城內有五座冰窖,藏冰約兩萬五千塊。另外,景山西門外、德勝門外、正陽門外諸冰窖,共計藏冰十六萬餘塊。城外的海淀、熱河的行宮,以及清西陵、清東陵等地,也設有官辦的冰窖。各冰窖儲存的冰塊,都是冬天從河、湖裡鑿下的天然冰。每年立冬以後,要先撈去河中的水草、雜物等,並開啟上游閘門,放水沖刷,謂之“涮河”,再關閉下游閘門蓄水,靜待天氣變冷,河水結冰。冬至之後,工部都水司的採冰差役,便可以下河採冰了。

根據原料水質、運費成本等的高低,冰的價格也出現了差別。《大清會典》記載,順治九年,採冰、儲藏的工價成本是:以每塊冰一尺五寸見方(重約80千克)計,通州冰每塊三分八釐銀子,紫禁城內京河冰每塊七釐四毫,其他地方的冰每塊四釐二毫。如果宮內的藏冰不夠用,可以按照一定的價格購買民間窖冰。冰塊作為商品的屬性,因而顯露無疑。

在民間,商業性質的藏冰、賣冰也已經不算稀罕,甚至有書籍記載了人工增加冰層厚度的方法。明人朱國禎《湧幢小品》中提到,南方由於氣候溫暖,冬季結的冰不如北方厚實,不耐儲藏,遇到這種情況,可以用鹽撒在冰上,撒一層鹽,碼一層冰,結成一塊之後,厚度就與北方的冰差不多了。這種人工結成的厚冰,除了味道略鹹,消暑的效果與天然冰塊並無差異。

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記載,明代夏天的京城,出售冰鎮食品的小商販常常手持兩個銅盞相互撞擊,發出鏗鏗的聲音,走街串巷,招徠百姓購買。清人王漁洋也有“櫻桃已過茶香減,銅碗聲聲喚賣冰”的詩句,北方夏日的生活場景,清晰生動,宛在眼前。冰塊的供應時間從農曆五月初一開始,至農曆七月三十為止,幾乎貫穿了北方居民的整個夏天。

冰塊供應的充足,帶來了清代冷食和冷飲的興盛。冷酪、涼糕、冰鎮蓮藕等,都是清代常見的夏季小吃。而最受歡迎、流傳最廣的冷飲,當屬冰鎮酸梅湯。酸梅湯以烏梅、冰糖、桂花等為主要原料熬製而成,夏天加入冰塊或冰鎮飲用,酸甜可口,沁人心脾,直到現在,都是常見的消夏飲料,風靡之勢,猶然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