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閻應元的《絕命詩》入手,淺述374年前的那場“江陰守城戰”!

從閻應元的《絕命詩》入手,淺述374年前的那場“江陰守城戰”!

歡迎觀看

編者導讀:

>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萬人同心死義,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閻應元《絕命詩》

閻應元,字麗亨,直隸通州人,曾任江陰典史一職。說到“典史”,筆者在這裡不得不簡單地提及一下,眾所周知,明代的官僚結構相對來說是十分複雜的,除了人們所熟知的品級官員和王公貴族以外,事實上還有許多“無品級”的官員,而“典史”這一職務則正是屬於這一“無品級”的官員之列。作為一名“無品級”的官員,明代的典史“折算”成現代的官員來講最多也不過是縣委書記的一個秘書而已,清代的典史權利要稍微大一點,但也只能算是個“縣公安局局長”罷了。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相較於那些王公貴族和上層統治者,諸如“典史”這類的基層官員或者普通百姓想要達到青史留名的程度可謂是望塵莫及了,但也恰恰是在這麼一種環境和背景之下,閻應元閻典史卻做到了,他不僅做到了,而且還在史書上留下了驚人的一筆。文章的開頭,《絕命詩》就是出自於他之手筆,“八十日帶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義死,留大明三百里江山”,整首詩共計二十八個字,但這區區二十八個字不僅包含了江陰十餘萬壯士的性命和大明三百里的江山,還容納了江陰人民那份滲透進骨子裡的忠義!接下來,筆者就從閻應元的這首《絕命詩》入手,來與讀者朋友們深度探析一番關於374年前那場發生在江陰地區的“抗清守城戰”。

從閻應元的《絕命詩》入手,淺述374年前的那場“江陰守城戰”!

參考圖

“弘光政權”的覆滅和李自成的死為日後的抗清鬥爭埋下了伏筆

公元1645(順治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才做了不到一年皇帝的朱由崧被清軍所俘獲,與此同時南京城也落入了清廷的“虎口”。弘光帝朱由崧的被俘,標誌著“弘光政權”在歷史上就此拉下了帷幕,南明的勢力範圍進一步受到了抑制和萎縮,另一方面,以李自成為首的大順軍幾乎在同一時刻也遭到了清軍阿濟格部的重挫,領袖李自成在逃亡的過程中不幸身亡。這裡需要特別說明一下,與張獻忠不同,由於李自成本人在生前並未培養出一位合適的繼承人,再加上部隊所在的位置過於分散,從而導致大順軍在李自成死後一直處於各自為政的狀態。基於如此,清廷統治者瞬間由一個“得寸則寸,得尺則尺”的統治心態逐漸變得信心滿滿並忘乎所以。

正所謂凡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弘光政權”的覆滅和李自成的死儘管削弱了清廷勢力的正面抗衡力量,但也讓先前那些想要妥協於清廷的人們的臉上感覺到了一記響亮的耳光,同時也給後來的“隆武政權”、“浙東政權”和農民軍創造了一個“抱團取暖”的政治條件。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弘光政權”的覆滅和李自成的死為日後的抗清鬥爭埋下了伏筆。

從閻應元的《絕命詩》入手,淺述374年前的那場“江陰守城戰”!

張獻忠、李自成畫像

一紙剃髮令,吹響了江陰人民的抗清號角

自“弘光政權”覆滅之後,趾高氣揚的多爾袞於順治二年農曆六月十五日不顧漢大臣們的反對悍然恢復剃髮令,並以強制性的手段在全國範圍內予以推行。正所謂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剃髮令的頒佈對於文明歷史悠久且富有自尊心的廣大漢族人民而言無疑是一種極其嚴重的侮辱,如此一來,剃髮令一下,瞬間激起了國內民族矛盾的升溫。在當時,清軍未被佔領的區域民眾的反抗情緒顯著提升,已經被佔領的區域秩序也陷入了動盪之中,就連已經投降於清廷的田見秀在剃髮令恢復之後也以不剃髮為名再度發起了抗清鬥爭。

從閻應元的《絕命詩》入手,淺述374年前的那場“江陰守城戰”!

在這種極其嚴峻的形勢之下,江陰人民以實際行動向全國人民做出了表率。

六月二十四日,清廷派出降臣方亨繼任江陰縣知事,不久,方亨收到上級官員下發關於江陰人民剃髮的通知,接到通知後,方亨立即在全縣範圍內發放通知,並嚴令申明江陰城內所有人限三日之內必須剃髮。通知一下,便有人前往縣衙門請求留髮,但都被方亨一一驅逐。

閏六月初一日,方亨去文廟敬香,數百位民眾再次請求方亨留髮,也被方亨推辭拒絕。

在此之後,愈來愈多的民眾參與到請求留髮的行列之中,此刻方亨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便一邊以“懷柔政策”安撫江陰百姓以爭取時間,一邊向常州太守彙報江陰地區的嚴峻情況,最終,方亨這一“緩兵之計”被縣吏告密。次日,江陰全城罷市,百姓一鼓作氣將方亨逮捕下獄。

方亨的下臺,正式標誌著江陰人民與清廷正面抗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在此之後,陳明遇、閻應元和馮厚敦等人被推選為這場抗清鬥爭的組織人物。曾作為典史的閻應元對此時的局勢認識得十分清楚,單憑江陰十餘萬百姓組織起來的鄉兵力量自然是難以抗衡清廷勢力的大舉進攻,因此,閻應元一邊下令組織城內進行加固城防,一邊令人出城搬救兵,但令人遺憾的是,直至江陰十餘萬人皆戰死,尚未有一兵一卒趕來支援。

但也恰恰是在如此一個嚴峻的形勢之下,江陰人民以血肉之軀阻擋住了一波又一波清廷勢力的進攻,在這裡邊有常州太守派來的精兵、降清明將劉良佐、洪承疇、清七王、八王、十王的十餘萬大軍以及孔有德的火器部隊等等,最終清方以損失親王3名,大將軍18名,兵丁8萬的代價攻下了江陰城。

江陰城失陷之後,鄉兵無一人投降,而是繼續以巷戰的形式向清軍發起最後的反抗,直至被清軍屠城。至此,江陰守城戰以清軍勝利而告終。

結尾:

>江陰禮樂之邦,忠義素著。止以變革大故,隨時從俗。方謂雖經易代,尚不改衣冠、文物之舊;豈意薙髮一令,大拂人心。是以城鄉老幼誓死不從,堅持不二。屢次兵臨境上,勝敗相持,皆系各鄉鎮勤王義師聞風赴鬥;若城中大眾齊心固守,並未嘗輕敵也。今天下大勢所爭,不在一邑;蘇、杭一帶俱無定局,何必戀此一方,稱兵不解!況既為義舉,便當愛養百姓,收拾人心;何故屢殺燒燬,使天怒人怨,慘目痛心?為今之計,當速收兵,靜聽蘇、杭大郡行止;蘇、杭若行,何有江陰一邑!不然,縱百萬臨城,江陰死守之志已決,斷不苟且求生也。——計六奇《明季北略》

以上記載是張明遇等人回覆劉良佐的勸降信,信中明確表明了江陰人民誓與江陰城和頭髮共存亡的決心和鬥志。

從閻應元的《絕命詩》入手,淺述374年前的那場“江陰守城戰”!

與同一時代的史可法相比較,在筆者看來閻應元以及二十餘萬江陰百姓更值得被當作民族英雄去看待!

從閻應元的《絕命詩》入手,淺述374年前的那場“江陰守城戰”!

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