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說?是誰?這個人後來寫了一篇《岳陽樓記》

李大嘴 大嘴讀史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也就是公元1015年,開封府,科舉公佈錄取大名單。

在乙科第九十七名的位置上,是一個名叫“朱說”的學子,這是一個讓人無感的名字。不過,名次雖然不那麼顯眼,但畢竟也是有了進士的身份。

三十年後的巴陵郡,岳陽樓重修,當年的“朱說”寫了一篇《岳陽樓記》,傳誦至今。這時候,當年的“朱說”已經叫“范仲淹”了。

朱說?是誰?這個人後來寫了一篇《岳陽樓記》

據《宋史·范仲淹傳》記載,“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後。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少有志操,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進士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迎其母歸養。改集慶軍節度推官,始還姓,更其名。”

短短的一段文字,把范仲淹的身世以及後來苦學出頭、認祖歸宗的事情說得很明白。

朱說?是誰?這個人後來寫了一篇《岳陽樓記》

范仲淹的老祖宗是唐朝宰相範履冰,他出生在蘇州吳縣,兩歲的時候,老爸死了,老媽改嫁,帶著拖油瓶小范仲淹來到了山東籍的小官朱文瀚家。在朱家,范仲淹改名朱說(這個字念yuè)。

據北宋司馬光的《涑水記聞》記載,“范仲淹字希文,早孤,從其母適朱氏,因冒其姓,與朱氏兄弟俱舉學究。少尫瘠,嘗與眾客同見諫議大夫姜遵,遵素以剛嚴著名,與人不款曲,眾客退,獨留仲淹,引入中堂,謂其夫人曰:‘朱學究年雖少,奇士也。他日不唯為顯官,當立盛名於世。’遂參坐置酒,待之如骨肉,人莫測其何以知之也。”

這裡透露了一個資訊,范仲淹在求學的時候,還是“朱學究”,而且是和一些朱家子弟一起讀書。

據南宋樓鑰撰《范文正公年譜》記載,“公以朱氏兄弟浪費不節,數勸止之。朱氏兄弟不樂,曰:‘吾自用朱氏錢,何預汝事?’公聞此疑駭,有告者曰:‘公乃姑蘇範氏子也,太夫人攜公適朱氏。’公感憤自立,決欲自樹立門戶,佩琴劍,徑趨南都。謝夫人亟使人追之,既及,公語之故,期十年登第來迎親。”

因為勸阻“同宗兄弟”不要鋪張浪費,結果卻得知自己是“拖油瓶”,根本就不姓朱。

下定決心壓認祖歸宗的范仲淹,離家出走,面對母親的勸阻,丟下一句話,給我十年時間,等我出頭了來接你。

從此,依然名叫朱說的范仲淹更加發憤讀書,沒辦法,改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學籍卡上的名字還是朱說。

他隻身一人來到商丘,繼續自己的學業。當時的他,沒有什麼經濟來源,日子過得很苦。

最典型的就是他每天只煮一碗稠粥,等粥涼了之後劃成四塊,然後拌著切成碎末的鹹菜,早晚各吃兩塊,吃完繼續讀書。這就是成語“劃粥割齏”的典故。

朱說?是誰?這個人後來寫了一篇《岳陽樓記》

天賦加努力,就是成功。

三年後,范仲淹用“朱說”的名字參加科舉考試,一舉中榜,考中進士,開始了以天下為己任的仕途生涯。

從兩歲起,范仲淹改名朱說,一直用朱說的名字讀書考試,進士榜、任命書也都是朱說,這讓范仲淹很是苦悶。我明明是老范家的人啊!

終於,機會來了。

宋真宗天禧元年,也就是公元1017年,因為政績突出,范仲淹從廣德軍司理參軍升任文林郎知集慶軍節度推官。文林郎是散官,從九品上。集慶軍節度推官相當於軍區的辦公室主任,品級也不高,但權力不算小。

朱推官思前想後,決定斗膽向大老闆宋真宗要求恢復原名。

朱說?是誰?這個人後來寫了一篇《岳陽樓記》

他寫了一道奏摺,在奏摺裡,向皇帝訴說了自己的身世。為了打動皇帝,奏摺中引經據典,用范蠡改名陶朱、範睢改名張祿的故事,說出了自己的苦衷,其中有一句千古名句“志在投秦,入鏡遂稱張祿;名非伯越,乘舟偶效陶朱。”

宋真宗看了奏摺,覺得很有道理,對范仲淹的遭遇很是同情,更被他對仗工整、用意貼切的名句所吸引,於是,大筆一揮:准奏!

朱說恢復範姓,改名范仲淹,重歸範氏門牆。

從此,范仲淹這個名字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大宋王朝多了一個姓範的股肱之臣。

朱說?是誰?這個人後來寫了一篇《岳陽樓記》

根據正史,范仲淹恢復舊名是在他當上集慶軍節度推官之後,是公元1017年。

不過,曾鞏不這麼說。

曾鞏比范仲淹小三十歲,基本處於同一時代,兩個人也有交集。

據曾鞏所著的《范仲淹傳》說:“仲淹二歲喪父,而母改適長山朱氏,故從繼父姓。大中祥符八年登進士第,曰朱說。後喪母,服除,始復其姓,而改今名。”

南宋王偁的《東都事略》和曾鞏的說法一樣:“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改適長山朱氏,故冒朱姓,名說母喪去官及終喪,乃歸宗,易今名。”

這兩種記載都說,范仲淹是在親生母親死後,服完喪才改名的。

根據史料,范仲淹的生母謝氏死於天聖四年,也就是公元1026年,葬於洛陽。因為范仲淹的關係,謝氏曾封吳國夫人,後封秦國太夫人。

服喪期一年到三年不等,這樣的話,范仲淹改名就是公元1027年之後的事情了。

究竟是1017年,還是1027年之後呢?

個人覺得,後一種說法更加可靠,原因很簡單:蒙古人編的《宋史》一向以錯漏百出聞名,根本就是二十四史中的辣雞,還是曾鞏“唐宋八大家”的金字招牌更可信些。

朱說?是誰?這個人後來寫了一篇《岳陽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