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農的牛被小偷割了舌頭,包拯說回去把牛殺了,兇手便會現身

在世界各地,通常都會有各種足智多謀的大偵探的故事。比如在西方,就有大偵探福爾摩斯斷案的各種故事,在日本也有《名偵探柯南》等膾炙人口的偵探題材的著名作品。而在我國曆史上,也有一位家喻戶曉的“大偵探”。

一老農的牛被小偷割了舌頭,包拯說回去把牛殺了,兇手便會現身

他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包青天”包拯。在影視劇中,包拯實不負“包青天”之美譽,他斷案如神,鐵面無私,公正清廉,愛民如子,在外貌上,更是以額間那輪月牙之記、那張漆黑之臉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是地府出來的判官,白天審人,晚上審鬼,一切罪惡,都逃不開包拯的法眼。

包拯,字希仁,於公元999年出生,是北宋廬州人。包拯少時聰慧,精習詩書,嫉惡如仇,忠直正義。公元1027年,才堪堪28歲的包拯就考中了進士,被派去建昌縣做了個知縣。

一老農的牛被小偷割了舌頭,包拯說回去把牛殺了,兇手便會現身

但當時包拯的父母年齡漸長,身體已經大不如前了,於是包拯就請求在合肥附近當官,這樣離家更近能照顧到父母,於是他便改職去了和州。但是思兒心切的父母絲毫不想兒子離開,極有孝心的包拯就辭去了官職,回家好好陪著父母。

沒幾年後,包拯的雙親就相繼離去,包拯安葬了他們之後,又在父母墓旁繼續守喪。等到三年守喪期滿之後,包拯卻還是不忍離去。直到公元1037年,在父老鄉親的再三規勸之下,包拯才重返仕途。而這時,距離他中進士已經過去了10年。

一老農的牛被小偷割了舌頭,包拯說回去把牛殺了,兇手便會現身

之後,包拯又在天長做了知縣,因為治下安泰,斷案有功,之後又連連升任。1041年,包拯升任端州知府。1043年,朝廷召包拯入京任職,擔當殿中丞,而後又成了監察御史。公元1056年,又進入開封府任職,1058年升任諫議大夫,為皇帝分憂解難。

而在這長長的仕途生涯中,包拯因明察秋毫而斷案無數,而且為官清廉,為民請命,深受百姓愛戴。在其中就有個有趣的小故事,是為殺牛抓賊案。那一天,一人進入府衙大聲喊冤,保管說自己的耕牛的舌頭被割了。

在古代向來就是重農抑商,而百姓的農業生產中,耕牛佔了很大的分量,不管是犁田種地、拉貨馱物等等,都要靠一頭耕牛來忙活。而且,一頭耕牛並不僅僅服務於一家,到春耕的時候,耕牛更是要儘可能地為各家各戶開犁田地,這影響就大了。

一老農的牛被小偷割了舌頭,包拯說回去把牛殺了,兇手便會現身

而宋代時候的醫療技術跟現在根本沒法兒比,人尚且如此,更何況牛呢。這把牛舌割了,就相當於要了牛的性命。所以這位農民才會如此心急,不知所措的他就找到了當地父母官包拯。

包拯聞言,頓時心生一計。他把這位農民拉到後院去,告訴他,讓他把這牛殺了。那農民一聽,心裡一下更怕了,耕牛可是貴重牲口,私自殺耕牛那可是大罪,因此百姓連聲不允。

一老農的牛被小偷割了舌頭,包拯說回去把牛殺了,兇手便會現身

包拯接著說,耕牛那都是精貴牲口,各家各戶都看得嚴實,能夠在你們不知情的情況下割去牛舌,必定是熟人因為私怨而作案。這人割了牛舌,肯定一直在注意你們的動靜。你們殺了牛,他一定會知曉這個訊息。

包拯又說,你也知道,舉報殺耕牛者,那賞金可是不菲,加上你們本有私怨。這人知道你們殺牛之後,必定報官舉報,到時再將他甕中捉鱉一把擒住,那殺牛的罪名就自然落到割牛舌的他身上。這樣你既可獲得賠償,又使這犯案之人歸案,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一老農的牛被小偷割了舌頭,包拯說回去把牛殺了,兇手便會現身

這位農民聽完後,覺得十分有道理,回去就把牛宰了。果不出包拯所言,沒多久就有人欣然報官,想拿賞金。包拯立即下令捉拿,並在之後的調查審訊中,也確實證明這個人就是割人牛舌的罪犯。

於是,包拯又因自己的聰明機敏而為鄉鄰破獲一樁懸案,其“包青天”的形象一時間更加偉岸了幾分。這就是真正的人民父母官。可惜,在公元1062年時,包拯正在樞密院勤事,卻突然之間身患重疾,沒多久就去世了。

一老農的牛被小偷割了舌頭,包拯說回去把牛殺了,兇手便會現身

當時的百姓知曉包拯離世後,盡皆悲傷不已。當時的仁宗更是感念包拯忠心正直,親自為包拯弔唁,並且為他一日不上朝。可見不僅在現在的影視作品中,在真實的歷史上,包拯都是一位真正的“清官大老爺”,不負“包青天”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