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在劉備創業時期,有兩位貴人相助。一位是他的同宗族人劉元起,依靠他的資助,劉備得以完成學業。另一位則是公孫瓚,在他的幫助下,劉備得以從一介平民,成長為一方諸侯。那麼,公孫瓚對劉備的幫助如此之大,劉備為何最終還是離開他自立門戶呢?

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一、經過戰火考驗的同學情誼。

劉備雖然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打著漢室宗親的旗號。可是在他幼年的時候,父親去世,家道中落,他和母親依靠織蓆販履為生。在他的族人劉元起的資助下,劉備得以投到當時名儒盧植的門下學習。在這裡,劉備遇到了對他一生影響很大的人物,公孫瓚。

公孫瓚也是出身官宦世家,只是因為他的母親出身低賤,連累了他的地位。也正是如此,他與劉備有了共同語言,雙方感情很好。史書記載,公孫瓚的年紀比劉備大,因此劉備把公孫瓚當作自己的兄長。這也是劉備一生中唯一傾心以長者相待的人。

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公孫瓚由於有家族的勢力幫助,他的事業要比劉備發展得順利。他透過舉孝廉的方式進入官場,憑藉著自己的軍事才能,很快脫穎而出。他在與鮮卑、烏桓的戰爭中,建立了自己的功勳。他手下的白馬義從成為天下有名的勁旅,而公孫瓚自己也早早被封為都亭侯,後來因擊破黃巾軍被封為薊侯。

相比公孫瓚,劉備的道路則坎坷得多。他沒有家族勢力可以依靠,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逐漸發展自己的隊伍。有了富商的資助,他才擁有了自己的基本隊伍,在東漢末年的戰爭中嶄露頭角。由於起步太低,劉備取得的成就與公孫瓚根本無法相比。

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在劉備多次遇到危難的時候,他首先想起的就是公孫瓚。而公孫瓚對劉備也十分器重,多次對劉備伸出了無私的援助之手。在被敵人打敗後,劉備投奔了公孫瓚。公孫瓚讓他擔任別部司馬,和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袁紹。

在劉備作戰有功之後,公孫瓚又讓劉備代理平原令,後來擔任了平原相。在公孫瓚的幫助下,劉備得到了發展的機會。在這段時間裡,劉備建立了一千多人自己的隊伍,還收編了大批烏丸雜胡騎和幾千饑民。憑藉著這支力量,劉備有了開創自己事業的資本。

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當曹操攻打徐州,徐州的陶謙派人向田楷求援的時候,那一天終於到來了。在救援徐州的過程中,劉備的品行、能力深得陶謙的青睞。於是在陶謙去世後,將徐州讓給了劉備。劉備也因此離開了公孫瓚的陣營,成為擁有徐州的一方諸侯。

二、劉備離開公孫瓚的原因。

我們從劉備成長的過程,可以看到公孫瓚對他的巨大幫助。正是在公孫瓚的庇護下,劉備才得以休養生息,發展壯大自己的力量。也正是在公孫瓚的提拔下,劉備成為有職權的官吏。那麼公孫瓚對劉備的恩義如此深厚,劉備為何還要棄公孫瓚而去呢?

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首先,劉備是一個擁有自己理想的梟雄。劉備有著漢室宗親的名分,面對當時的亂世,他清楚地擁有自己的理想。在他年少時,就指著住房旁的大桑樹說,自己將來肯定要乘坐皇帝專屬的羽葆蓋車。劉備以劉邦、劉秀為自己的榜樣,企圖建立自己的王朝。

正因為有著自己的政治理想,劉備才表現得與眾不同。他從起兵那一天起,就一直在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奮鬥。他來投靠公孫瓚,是想要得到公孫瓚的幫助,而不是放棄自己的理想,屈居人下。因此,一旦條件成熟,劉備就要離開公孫瓚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其次,劉備並不是公孫瓚的部下,他處於半獨立狀態。當時劉備來投奔公孫瓚,是因為被敵人擊破,無處容身。但是劉備在公孫瓚的陣營中,一直以半獨立的狀態存在著。這與公孫瓚對劉備的幫助態度有關,也與劉備這支軍隊的性質有關。

劉備和公孫瓚的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袁紹的時候,他的軍隊並不是公孫瓚的配屬給他的軍隊。劉備的軍隊主力,是他在東漢末年戰爭中聚集起來的。在此後,他收羅烏丸雜胡騎和饑民,壯大自己的實力。這支軍隊只聽從劉備的號令,並不聽從公孫瓚的指揮。

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由於擁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劉備和公孫瓚的關係並不是從屬的性質,更像是一種合作的性質。公孫瓚為劉備提供庇護的場所,提供糧餉,劉備則率領自己的軍隊服從公孫瓚的調遣,配合公孫瓚的主力作戰。這樣,一旦劉備決定離去,公孫瓚也沒有辦法加以阻攔。

第三,陶謙讓給的徐州,是劉備事業的新起點。在救援徐州的戰鬥中,劉備的品行、能力得到了陶謙的欣賞。為了拉攏劉備,陶謙送給劉備四千丹楊的精兵。有了這支軍隊的加入,劉備的實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已經不需要依託公孫瓚就可以生存下去。這就為劉備脫離公孫瓚陣營創造了條件。

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在當時,陶謙面對咄咄逼人的曹操,已經感到無力抵抗。為了自己和徐州的安全,他把希望寄託在了劉備的身上。在陶謙的百般挽留下,讓劉備對自己的前途有了新的選擇。繼續在公孫瓚那裡寄人籬下,還是留在徐州獨立發展實力,對於劉備來說,這個答案不難選擇。

因此,劉備脫離公孫瓚留在了徐州。不久之後陶謙因病去世,將徐州讓給了劉備。從此劉備成長為割據一方的諸侯,為下一步開創他的事業奠定了基礎。正是因為擁有了徐州,使得劉備的事業登上一個新的臺階,使他成為公認有資格爭奪天下的梟雄。

公孫瓚待劉備如兄弟,收留幫助劉備,為何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他?

結語:

在劉備創業的道路上,他的同學公孫瓚對他的幫助很大。和劉備有著共同語言的公孫瓚,並不因為劉備的家境寒微而歧視他。在劉備最困難的時候,他向劉備伸出了無私的援助之手。他不但收留劉備和他的部下,還對他委以重任。但是劉備最終還是離開了公孫瓚。

這是因為劉備是一個胸懷遠大抱負的人,他來投奔公孫瓚,只是為了得到喘息之機,並不是放棄理想,屈居人下。因此,劉備和他的軍隊處於半獨立的狀態,不聽從公孫瓚的編組。在得到陶謙資助的兵力,離去的條件成熟後,再加上陶謙的許諾,劉備最終選擇從公孫瓚陣營離開,去開創自己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