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連山發現“石虎”,當下南方主流的猛獸,從鏡頭前霸氣走過

廣東連山筆架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連山的西南部,地處北迴歸線北面,區內自然資源豐富,天然闊葉林保護完好,是廣東省乃至全國野生動植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

自2020年3月開展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工作以來,就已經陸陸續續拍下了多種野生動物活動的身影。

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林狸、白鷳、黑喉噪鶥、仙八色鶇等;也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黃嘴慄啄木鳥、赤麂。野生動物們的頻頻入境,側面說明了當地的生態情況。

廣東連山發現“石虎”,當下南方主流的猛獸,從鏡頭前霸氣走過

在拍到的21種珍稀野生動物裡面,其中有一種吸引了我的關注,那就是人們常說的“石虎”,它從鏡頭前霸氣走過,眼神堅定直視前方,雖然體型像貓,但亦擁有虎的威嚴。

在南方普遍缺乏大型食肉動物的前提下,石虎儼然成了當下南方的主流猛獸。

甚至在深圳這樣的一線大城市裡面,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跟小浣熊、貉等動物一樣,石虎是少數能夠適應人類生活區域的野生動物之一。

廣東連山發現“石虎”,當下南方主流的猛獸,從鏡頭前霸氣走過

石虎即豹貓,在我國分佈很廣泛

石虎是我國南方一些地區的民間叫法,其實它的學名叫豹貓,也有一些地方喜歡稱它為“狸子”、“抓雞虎”、“麻狸”等等,屬於我國12種野生貓科動物裡面的小型貓科代表。

在我國的貓科動物裡面,

石虎的分佈範圍是比較廣泛的一類,在我國多省份裡面均有發現

,雖然主要分佈在南方,但它的適應能力很強,分佈範圍不僅僅限於南方,在北方許多地區也一樣可以觀察到它們的蹤跡。

廣東連山發現“石虎”,當下南方主流的猛獸,從鏡頭前霸氣走過

從外形上看,生活在廣東連山的石虎毛色基調主要為淡褐色或淺黃色,上面有類似於豹子一樣的斑紋,因長得像古代銅錢,所以它們也古代也被稱為“錢貓”。

生活在北方地區的石虎,毛色基調則多以灰褐色為主,這是為適應當地環境而產生的不同適應性變化。多數貓科動物都是採取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的,能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偽裝,更有利於它們的狩獵。

石虎身上最大的特徵在於它的內眼角處,從鼻部到內眼角有一條白色條紋

,憑藉這個特徵,多數時候能將它們從一眾小型貓科動物裡面區分開來。

廣東連山發現“石虎”,當下南方主流的猛獸,從鏡頭前霸氣走過

體型和家貓相仿,但比家貓兇猛

石虎的體型比較小,約為0。55-3。8千克,頭體長36-66釐米,跟一隻家貓差不多,但是看上去比家貓更纖細,四肢的比例更長。這種身體結構,使得石虎的活動能力和捕食能力都要比家貓強許多。

石虎一般棲身在山地林區、灌木叢裡面,它們也會出現在一些村寨周圍或者城市郊野,

主要以各種小動物為食,尤其是老鼠、飛鼠、松鼠等小型齧齒類動物,是它們的最愛

除了捕食野生動物之外,石虎也會進入村寨盜食家禽,所以民間才會有“抓雞虎”的叫法。

廣東連山發現“石虎”,當下南方主流的猛獸,從鏡頭前霸氣走過

它們的活動規律具有夜行性,白天一般在樹洞、岩石下、土洞等具有庇護性質的場所下休息,到了黃昏至晨間這段時間,會變得更為活躍,常常趁著夜色捕食獵物。

石虎是全能型的獵手,既能上樹捕食松鼠、小鳥,也能下水捉魚

,它們有很強的攀爬能力,也擅長游泳,所以棲息地內包括魚、鳥、昆蟲、兩棲類等眾多的小動物,都是它的盤中餐。

石虎常在水源附近出沒,因為大多數獵物都需要喝水,在水源地伏擊,狩獵成功率更高。

廣東連山發現“石虎”,當下南方主流的猛獸,從鏡頭前霸氣走過

曾被大量捕殺,而今得到較好地保護

石虎曾廣泛分佈於我國境內,種群數量大,可以說是非常多的一種野生動物。它們的皮毛漂亮,且順滑手感佳,加上保暖效能好,所以在以前,石虎的皮毛是我國傳統的外貿出口裘皮之一,石虎因此而被大量獵殺。

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間,從每年都能從全國收上20-25萬張的皮毛,預估當時我國的石虎種群數量應該在100萬隻以上。

由於被大量捕殺,加上棲息地喪失,70年代過後,它們的數量開始大量減少,在華東某些省份裡面,甚至成了瀕危物種。

廣東連山發現“石虎”,當下南方主流的猛獸,從鏡頭前霸氣走過

隨著國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加大,以及動物保護意識逐漸深入人心,

目前盜獵石虎的現象已經很少了,它們在我國也得到了很好地保護

,比如在深圳,人們為了保護它們,甚至還專門修建了一座天橋。

在連線深圳大鵬新區和南澳的坪西公路上,有一座高架橋,南接七娘山,北接排牙山-筆架山-田心山,連通了大鵬半島南北向,這座橋被茂密的植被覆蓋,可供野生動物在上面行走,將原本被道路分割成兩片的棲息地,重新連通了起來,增加了不同種群石虎的交流機會,也減少了“路殺”對它們的威脅。

廣東連山發現“石虎”,當下南方主流的猛獸,從鏡頭前霸氣走過

石虎是當下南方主流的野生猛獸,甚至成了不少城市的生態名片,它們對於維持生態平衡,控制小型哺乳動物數量有著重要的作用。

同時石虎在一些城市公園和溼地的出現,也讓人們探討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靈感,相信在未來,更多像它們一樣的野生動物,可以與人類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