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黃皓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諸葛亮為什麼不除掉他以絕後患?

蜀漢後期,有個出名的奸宦名叫黃皓,他很會揣度人心,阿諛獻媚,蠱惑了後主劉禪,專權亂政,權傾朝野,為忠良之士所不恥。

但黃皓雖然受到劉禪信任,卻並不是在劉禪一繼位時就出頭了。他的上位得益於一個人的死,以及另一個人的掌權。

怎麼回事呢?

宦官黃皓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諸葛亮為什麼不除掉他以絕後患?

是這樣,侍中董允早就看出黃皓不是什麼好人,屢次想收拾他,都被劉禪所阻止。但董允從來不給黃皓什麼好臉色看,時常嚴厲地勸諫劉禪不要親近黃皓,並多次藉故責備黃皓,壓制他的升遷之路。

據說黃皓十分懼怕董允,看到他就如老鼠遇到貓,始終不敢為非作歹。因而董允在世之日,黃皓的官位一直不過黃門丞,職小位卑,縱有劉禪的寵愛,也翻不了什麼大的風浪。

但246年董允去世,陳祗接替他擔任侍中,黃皓的好日子就來了。

陳祗是孤兒,外公是大司徒許靖的兄長,從小在許靖家長大,深受許家政治氛圍的影響,20多歲時傳揚出才名,被朝廷任命為選曹郎。他還懂得多種技藝,有一些旁門左道的特長,這給他的綜合素質加了分。

宦官黃皓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諸葛亮為什麼不除掉他以絕後患?

蜀漢名臣費禕對他極為欣賞,才會讓他破格成為侍中。這裡說明一下,侍中在秦漢時只是散職,漢武帝之後地位提升,等級超過侍郎,到魏晉以後,侍中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

說這個是想表明,侍中是個握有實權的高官。而陳祗又是個特別會做官的人,他認識到,要想保住目前的地位並往上爬升,必須在皇帝身邊有自己人,如此方能保證皇帝熟識自己,並且不被他人陷害。

沒錯,陳祗選的“自己人”就是黃皓。兩人一個在內一個在外,史書上的記載是“互為表裡”,在陳祗的默許甚至推薦下,黃皓開始有機會參與政事。

朝中有人好做官,皇帝身邊有人就更好做官了。陳祗對黃皓表現出的善意,讓劉禪很是開心。以前董允總找黃皓的麻煩,劉禪頗為煩惱,他就寵信個太監而已,侍中大人幹嘛總是指手畫腳?

宦官黃皓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諸葛亮為什麼不除掉他以絕後患?

現在好了,新任侍中陳祗與黃皓和平共處,不再有事沒事說黃皓的壞話,劉禪覺得很輕鬆,並且認為陳祗真是個知情識趣的聰明人。因而251年尚書令呂乂去世,劉禪就讓陳祗兼任尚書令,並加為鎮軍將軍。

這樣一來,陳祗的權力就越來越大了。雖然大將軍姜維的職位在陳祗之上,但因他長年在外征戰,不怎麼過問朝中之事,陳祗是蜀漢當時實際上的朝中第一人,權勢高過姜維。

陳祗深知這一切是怎麼來的,非常注意維護跟黃皓的關係,黃皓也因此插手了更多的政務,為之後干預政事、操弄權柄打下了基礎。

不過這裡得說句公道話,陳祗雖然和黃皓交好,被當時的人們看不起,又比較有心機,但他實質上並沒什麼惡行,對黃皓也起到一定程度的節制作用。還極為支援北伐,和姜維沒什麼太大的矛盾。

宦官黃皓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諸葛亮為什麼不除掉他以絕後患?

可是,258年陳祗病死了。劉禪極為悲痛,追諡他為“忠侯”。此後,已經逐漸進入政治中心的黃皓真正專秉朝政,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他囂張到什麼程度呢?舉幾個例子。

劉禪的異母弟魯王劉永,和黃皓關係惡劣,對他很是憎惡。黃皓掌權後,經常在劉禪面前詆譭劉永,導致劉禪對其漸漸疏遠,多年不召見他,兄弟倆跟陌生人似的。

還有姜維,回朝後發現黃皓已失了臣子的本分,遍結黨羽,肆無忌憚的擅攝朝政,便啟奏劉禪將其處死,但劉禪不願,讓黃皓給姜維賠罪。姜維擔心遭到黃皓的報復,竟不敢留在成都,自請到沓中屯田。

宦官黃皓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諸葛亮為什麼不除掉他以絕後患?

身為大將軍、握有軍權的姜維都如此,其他大臣更不用說。要麼依附黃皓,要麼成為他的敵人被他打擊誣陷。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戰死綿竹之前,悲憤地留下兩個遺憾,其中之一是未能剷除黃皓。以他的出身以及在蜀漢的資歷,想殺黃皓都做不到,可見黃皓已成為蜀漢的大毒瘤。

看到這裡,可能有朋友不解,黃皓既然是這麼個大禍害,當初諸葛亮怎麼不除掉他呢?

原因很簡單,那時的黃皓只是個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還沒表現出什麼野心,也沒敢做啥壞事,服侍好劉禪就是他最大的人生目標。哪怕劉禪有點偏愛他,諸葛亮也用不著對付一個小太監,有失身份。

宦官黃皓如何一步步權傾朝野,諸葛亮為什麼不除掉他以絕後患?

何況殺雞焉用牛刀,董允在世時就能制住黃皓,假如黃皓敢在諸葛亮活著時作亂,根本不需要諸葛亮親自出手,自有人料理,分分鐘的事兒。

但客觀來說,蜀漢的滅亡並不是黃皓造成的,而是大勢所趨。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