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自古以來徽州都吸引著大批的文人騷客,除了遍佈天下,有“徽駱駝”、“績溪牛”、“一代儒商”等美譽的徽商,和山光水色、美不勝收的瑰麗風景,徽雕作為徽州一個富有特定生命意義的藝術形式,也備受中外遊客的喜歡和青睞。

徽雕,產生於宋元,興盛於明清,按照所使用的材料來分,有木雕、磚雕、石雕、竹雕。因為竹雕一般不在建築上使用,範圍有限,所以徽州古建築雕刻中的木雕、磚雕、石雕,通常被稱為三雕。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古人云:“無刻不成屋,有刻斯為貴”。在如水墨畫般的徽派建築上,都不同程度地附有徽州三雕藝術,這是中華民族地域文化的積澱,是古代工匠們的智慧與心血的結晶。徽州三雕以歙縣、黟縣、婺源縣最為典型,儲存也相對較好。主要用於民居、祠堂、廟宇、園林等建築的裝飾,以及古式傢俱、屏聯、筆筒、果盤等工藝雕刻。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徽州三雕之一的石雕。徽州地處萬山之中,石材資源豐富,徽州石雕主要取材來源於青黑色的黟縣青和褐色的茶園石。黟縣青又名“黟縣清水石”,被民間稱之為世界兩大“活石”之一,黟縣山上多產青石,即“黟縣青”大理石,這種青石處於高山,飽經雲霧沐浴,質地堅硬而細膩,經歷幾百年風雨侵蝕仍栩栩如生。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徽州石雕藝術十分精美,因題材受雕刻材料本身限制,不及木雕與磚雕複雜,主要是動植物形象、博古紋樣,至於人物故事與山水則較為少見。石雕的製作程式包括石料加工、起稿、打荒、打糙、掏挖空當、打細等環節,傳統工具主要有鏨子、楔、扁鏨、刻刀、錘、斧、剁斧、哈子、剁子、磨頭等。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學藝在法,而其妙在人。古徽州的厚重文化薰陶,“雕不驚人誓不休”的吃苦耐勞幹勁,加之天資聰穎、勤學善悟、視角獨到,出身徽雕世家的胡小石,經過20多年的實踐探索磨礪,首創性地把傳統三雕工藝精髓加以提煉、糅合,將之體現在其兼具文化與藝術價值的新派徽雕作品中,並以全新的形式演繹和展示了傳統民間藝術的魅力風采和語言特點。在胡小石的刻刀下,小石徽雕融合了徽州三雕中木雕的精細,石雕的雅緻,磚雕的粗骨,成為徽雕藝術的創新藝術之一。他的作品刀法嫻熟、線條流暢,彷彿注入了生氣和神韻,讓人們對徽州文化有了全新的感性認識。“小石徽雕”字號(品牌)被認定為“安徽老字號”。他的作品以創新的設計、傑出的工藝、鮮明的文化特徵和獨特的傳統美學價值,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傑出手工藝” 徽章認證,具有較高的藝術收藏價值。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徽州石雕,刀與石碰撞出的藝術,已成為凝固徽州文化的唯美符號。胡小石不僅擅長牌坊石雕,他設計創作的作品還有屏風、畫筒、筆筒、照壁等等,日前都已正式入駐徽品會商城,每一件作品都透著文化味兒,值得珍藏。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

徽品會——融合特色食品、名茶名酒、文化藝術三大領域,彙集“資訊、商務、文化、交流”四大服務平臺。

刀尖上流動的藝術——徽州三雕之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