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黃河影響最大的六次改道,其中一次決口致1200多萬人受災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而故事中所指的“水”實際上就是古黃河。歷史上的黃河長時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譽為中華文化的搖籃,也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黃河下游(包括中游孟津以下河段)頻繁的決口氾濫成災,也使黃河被稱為“中國的憂患”。從有史冊記載的黃河決口氾濫約有1593次,較大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6-7次,1938年的黃河奪淮,更是造成豫東、皖北和蘇北大片土地被淹沒,受災人口1250萬,死亡89萬。黃河決口氾濫成災,深受災害的仍是百姓,因此,古代王朝對於治理黃河可謂高度重視,甚至專門設定有河道總督的高官治理水患災害。那麼,你知道這條被稱為中華文化的搖籃和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到底有什麼故事嗎?歷史上她有幾次河道變遷?今天,縱橫國史粗略梳理一番,帶你走進黃河。

古代黃河影響最大的六次改道,其中一次決口致1200多萬人受災

歷史上,黃河有6次影響較大的改道,清初學者胡渭在《禹貢錐指》中提出黃河有“五大徙”,算上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共“六大徙”。按改道後河流走向可以歸結為四個時期:先秦至西漢北流時期、東漢唐北宋東流時期、南宋南流時期和近代東流時期。

第一次大徙:春秋戰國至西漢末年。該時期黃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稱“大河故瀆”。該時期有一特點,即黃河經歷了從無堤到有堤,從地下河到地上河,從無堤可決到頻繁決溢,並出現第一次重大改道,河道開始從方位最北到河道開始南移這樣的一個過程。據研究稱,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的宿胥口決口是黃河第一次文字記載的決口改道。此時期主要是滱水、漳水等水東匯成河,並從今天津及以南入渤海,而《漢書·地理志》記載河道走向為:古宿胥扣—今濮陽西南—今館陶縣東北—臨清南—德州東南—東光東—孟村北—黃驊西南入海。

古代黃河影響最大的六次改道,其中一次決口致1200多萬人受災

第二次大徙:東漢至唐末。東漢王莽改制建立新朝,公元11年,黃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東)以上決口,喝水氾濫至河清郡以東數郡,據說王莽因為河決東流使其祖墳不受威脅而主張不堵口,致水災延續近60年,至公元69年王景領導治河,固定了一條從長壽津自西漢大河古道別出,經今黃河和馬頰河之間至今利津入海,從而形成黃河第二次大改道。王景治水後,黃河相對穩定了600多年。

古代黃河影響最大的六次改道,其中一次決口致1200多萬人受災

第三次大徙:唐末至北宋末。唐末開始,黃河下游逐漸淤高,至11世紀初,在今山東商河、惠民、濱州市縣境內,黃河又“高民屋殆逾丈”。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黃河決堤改道,成為第三次大徙改道,形成北流與東流並存的局面。北流經今滏陽河與南運河之間,下游合御河(今南運河)、界河(今海河)至今天津入海;1060年,又分出一流經西漢大河古道、篤馬河(今馬頰河)入海,稱二股河。

古代黃河影響最大的六次改道,其中一次決口致1200多萬人受災

第四次大徙:南宋時期。南宋建炎二年,宋王朝為組織金兵南下,人為決河,導致黃河“由泗入淮”,從此黃河離開傳統的北流和東流,進入南流時期,在此後的700多年中,黃河以東南流入淮為常。但此時仍有數支分流。1194年,黃河在武陽決口,河入山東鉅野、鄆城分兩支:北由北清河入利津入海,南由泗水入淮入海。

第五大徙:金元至明嘉靖時期。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10月,黃河在原武、陽武、中牟、延津、開封、祥符、杞縣、陳留、通許、太康、鄢陵、扶溝等15處決口,主要形成3股,其中一股由中牟境內折而南流,經尉氏、鄢陵、扶溝等第,由穎水入淮;一股開封境內折而南流,經通許、太康等第,由渦入淮。此次黃河決堤改道稱之為第五次大徙。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以後,黃河“南流故道始盡塞”,經潘季馴治理,河道基本固定下來,即今天地圖上的廢黃河。

古代黃河影響最大的六次改道,其中一次決口致1200多萬人受災

第六大徙:清咸豐時期,或者說近代東流時期。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決銅瓦廂,分三支穿張秋運河,經小鹽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入海。黃河由此結束了700多年的由淮入海歷史,開始東流由渤海灣入海,也便是今天的黃河了。

需要指出的是,從1948年以前的3000多年裡,黃河各個時期在東流、北流、南流上往往有反覆的。至於黃河改道及其變遷,原因不是一兩句話可以說完,我們大致可認為有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自然因素如水土流失、降水等環境氣候等,人為因素如刀耕火種、森林砍伐、戰爭決堤、人為築壩堵截等,具體就不作分析,但需要說的是,黃河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也是祖國的母親河,需要大家保護。

古代黃河影響最大的六次改道,其中一次決口致1200多萬人受災

今天縱橫國史就談到此,有不對地方請指正,我們一定虛心學習改進。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