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眾多的品牌中,是不是都可以叫中期茶?

什麼是中期茶?如何去定義?普洱茶眾多的品牌中,是不是都可以叫中期茶?

首先說說中期茶是如何來的,中期茶這個代名詞也是這幾年開始熱起來了,最早的時候也沒有叫中期茶的說法,最早的時候不少人把中期茶定義為小廠,參差不齊的產品,可以說把中期茶的身份貶低的很嚴重,最重要的大家都不懂中期茶,不瞭解什麼才是中期茶,不少不良商家便為了牟利多數賣些偽劣雜牌的茶品稱做中期茶,從而誤導了一群消費者,至今也有不少茶友入坑的,現在也還沒發覺過來,手裡大多數都是後期的產品。

中期茶最早的由來是2010年左右期間的,最早的時候由香港從事茶行業者帶動,那是基本2000左右的產品稱為“中生代普洱”後面由中生代普洱演叫為“中期茶”叫起來順口方便。

中期茶有著自己的週期性,好比如最早的時候叫中生代普洱,那是所指的是八十年代後,兩千年之前的,在現今以中期茶定義的話,那個時代指的現在我們稱為老茶了,其實道理很簡單,萬變不變其宗。

普洱茶眾多的品牌中,是不是都可以叫中期茶?

說說怎麼去定義中期茶

中期茶所指普洱茶出產年限達到10年之久至15年之間的普洱茶如現今是2018年11月7日,那麼2008年之前的產品可稱為中期茶,即、2000年-2008年、可統稱中期茶,當然也有人為文2000年不是老茶了嗎?在今天這樣問是完全正確的,2003年之前都可稱為老茶了。

中期茶有哪些特點

近十年普洱茶原料每年都呈現出一個較大的增長,這兩年普洱茶新茶的成品市場偏冷,但是原料價格並沒有出現較大的回落。市場上很多新茶的價格已經接近中期茶,甚至比中期茶高,中期茶的高性價就顯而易見了。

中期茶的粉絲群體都是專業的茶客,有多年的品飲經驗和成熟的普洱茶評審邏輯,不會隨便改變口感,只會一直繼續追求極致,併為之買單。他們會偶爾品鑑新茶或者老茶,但是主要消費產品依舊是中期茶。

中期茶經過一定年份的陳化,其茶品特點和口感路線已經基本穩定,品飲價值高,常喝身體受得了,口感消費者容易接受,價錢實惠,完全可以根據個人愛好很直觀的選擇品飲與收藏。另外,中期茶經過數年陳化,倉儲好與不好都很直觀,很多在新茶時期沒有暴露出來的問題都更容易呈現,新手上路更有保證。

普洱茶眾多的品牌中,是不是都可以叫中期茶?

中期茶未來的趨勢

中期茶經歷了十多年的存放,口感滋味方面得到很大提升,隨時間推移,越陳越香的特性越發明顯。

2007年下半年到2009年是普洱茶毛料的低谷期,這段時間的普洱茶消耗也極少,經過多年的陳化,這些產品會逐一進入市場,優質且價格便宜的中期茶也會放量交易,越來越多的茶商將會參與到中期茶的銷售中來。隨著加入中期茶經營的商家的增多,中期茶的流通和交易也越來越快,中期茶的市場已經不再是之前的只有少數茶莊能夠嘗試的局面。

中期茶的綜合品質與口感已進入適飲期

受港臺茶文化的影響,國內消費者對“越陳越香”耳濡目染,追求普洱茶的品質已經上升到一種精神層面,就像美酒佳釀與陳年老醋,藏養時間越長,品質越上乘。

中期茶對於一些老茶客來說,也許年份還不算很長,但對於龐大的中產階層來說,卻有著很高的價效比和品質陳化基礎。

眾所周知,每年雲南普洱茶原料都呈現出一個較大的增長,尤其古樹茶,名山名寨茶等產品的價格更是一路飆升。有關資料顯示,今年茶葉比去年價格增長了10%至15%,並且都認為這還是屬於正常的上漲範圍。

這樣來看,新茶的價格大部分是居高不下,超過每年中期茶漲幅,而中期茶的價格行情並不比新茶高多少。

高舉價效比大旗的中期茶交易繁榮了,消費者才能方便地購買到價格實惠的茶品,已經具備品飲特徵的中期茶,能帶來更大的的普洱茶消費者基數,消費者對於普洱茶才有更深入的瞭解。

普洱茶眾多的品牌中,是不是都可以叫中期茶?

中期茶逐步成為市場消費熱點

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的是理性的迴歸。近些年來普洱耳茶終端需求也呈多元化,新茶消費格局也在發生“由藏到飲”的變化,這也為中期茶受追捧打下了很好的群眾基礎。

“存茶,養茶,這個10-15年的過程,本質就是心性的磨練”一位老茶友坦言,好的中期茶確實來之不易,需要經過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這種堅持需要時時刻刻防止受潮,保障茶倉安全,防止意外發生等等,不然,這十多年的等待,就白費了,這種堅持不懈,帶來的回報,則是一泡厚重的普洱。這種在時間中修行,也是它最大的魅力所在。

正是中期茶的市場價值、品飲價值、品質陳化已趨於穩定等,才讓它更具持久的生命力,而不是網紅式的成功產品。相信,隨著普洱茶被市場更廣泛的接受,受眾面的擴大,茶友消費水平的提高,中期茶的消費還將迎來新的增長週期,讓我們拭目以待。

點選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幹貨

如何激發市場活力?中期茶,該你出力的時候到了

“中期茶”盛行的兩大原因

中期茶為什麼現在這麼火,是因為兩個原因:

首先是,市場需要在老茶與新茶之間找個陳化的過渡期。2003以來,普洱茶界形成了老茶與新茶兩個截然不同的市場,前者屬於不可複製的稀缺性資源,日益向極少數人享用的奢侈品市場挺進,而且水太深,真偽難辨,被忽悠的係數高,即便兜裡有幾個銀子的許多也不願意當冤大頭。於是沒有老茶資源的茶商轉而去追求新茶,廠家也以推新茶為榮,鼓勵商家賣新茶,吸引投資客收藏新茶,於是新茶交易成為了行業最主流的交易模式,其規模遠比老茶市場為大。但普洱茶畢竟具有越陳越香這一核心屬性,隨著2003年到2009年之間生產的大量新茶,逐漸變成陳期5到10餘年的茶,也就是十年左右的茶,從而在老茶與新茶之間出現了一個時間的空檔。按照傳統的說法,三四年之內的茶歸為新茶,老茶是指陳期二三十年以上的茶,而十年左右的茶有明顯的轉化,但還不夠成熟,歸入新茶與老茶都不合適。這樣到了2008年,茶界一些有識之士就對十年左右的茶進行命名,從而出現了“中生代普洱茶”與“中期茶”的不同叫法。

其次是,2003年到2009年倉儲的茶葉要大規模上市交易的需要。這標誌著行業主流交易模式的重大變遷。在2003年之前,普洱茶生產出來,雲南的廠家留一些庫存,大量的茶葉是存放在香港專業茶商的倉庫裡,擺放三四年再大量上市交易,也就是說新茶賣一部分,以賣三四年的年份茶為主。這種交易模式的形成是因為,香港人喜歡喝陳茶,新茶賣不起價,普洱茶要擺個三四年才值錢。2003年以後,由於年份茶資源掌握在港臺人手裡,以廣東與雲南為代表的普洱茶新勢力,就去追捧新茶,開啟了新茶收藏市場熱。投資新茶的熱潮有兩撥:第一撥是2003年到2007年的大盤時代,只要是普洱茶都不愁賣;第二撥是2009年到2014年的小盤時代,也就是投資古樹茶、品牌茶的熱潮。到了2014年,隨著古樹茶、品牌茶價格衝高回落,中期茶在迅速崛起,這意味著行業主流交易模式告別了為期十年的新茶投資熱,轉向了新茶與年份茶交易並重的全新格局。

為什麼是並重,這是因為2009年以來行業進入了專業化、精細化、中高階化、個性化的發展時期,尤其是山頭茶市場的出現,標誌著當年做出來的新茶就可以非常好喝,現在許多消費者是新茶與年份茶換著喝,感受不同山頭新韻與老韻的豐富變化。這樣一來,廠家與商家一方面大力推新茶,另一方注重倉儲建設,構建中期茶乃至老茶交易平臺。

根據中期茶的倉儲地點不同,可以分為雲南倉、廣東倉、港倉等等。不同的倉儲環境,會有不一樣的溼度、溫度。另外,一些人為的因素,也有可能導致茶的質量下降。在品茶時,如果發現茶的倉味很重,這茶就沒有儲存好。倉味是普洱茶在儲存時,在潮溼、不通風的環境中,受潮了,吸收了異味,導致了茶的香氣被異味覆蓋了。衝出來的茶,喉韻不好,有鎖喉、澀麻等難受的感覺。對於倉味,解決方法是,把茶放在通風良好、乾燥的地方,讓倉味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