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國足,稱雄亞洲十戰九勝

舊中國是一個又窮又弱的時代,被西方人蔑視地稱為“東亞病夫”,百姓的吃穿都是問題,更不用說是體育運動。絕大部分百姓每天都是為了生存而奔波,哪裡有閒情逸致去搞體育呢,所以當時的中國,各項體育運動都是很差了,被稱為“東亞病夫”可能也有這個原因吧。但是他們唯獨對中國的足球不敢小瞧。

民國時期的國足,稱雄亞洲十戰九勝

中國的大門被列強的堅船利炮開啟後,現代足球運動也被帶進了中國。洋人起初在上海租界內建立了足球隊,當時的中國人看洋人踢球也只是湊熱鬧。後來,一群追求時髦的中國人乾脆自己也上場踢起了球。

民國時期的國足,稱雄亞洲十戰九勝

據說,最早的中國球隊,洋人也害怕,怕的不是中國人的球技,而是頭上的辮子,辮子一甩打在臉上就是一道血痕。到了民國時期,中國足球才真正靠實力成了亞洲霸主。

1913年,中國足球隊第一次參加國家比賽——遠東運動會(相當於如今的亞運會),並取得了亞軍這一好成績。在隨後的21年間,一共舉辦了9屆遠東運動會,中國足球隊橫掃亞洲,連續9屆冠軍,在亞洲無人能敵。

民國時期的國足,稱雄亞洲十戰九勝

李惠堂和獎盃

一個優秀的球隊,肯定有優秀的隊員,在這優秀的隊員中總會有一顆閃耀的明星,那就是李惠堂。李惠堂球藝精湛,技術全面,得到人們的廣泛稱頌。民間曾傳言“看戲要看梅蘭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要知道梅蘭芳在當時的名氣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民國時期的國足,稱雄亞洲十戰九勝

1936年,李惠堂率領中國足球隊參加柏林奧運會,面對身體素質明顯強與自己的英國隊,中國對愣是堅持不懈以0:0結束上半場比賽。由於這支球隊的經費有限,隊員們甚至連飯都吃不飽,更不要說營養不良了,在下半場比賽中隊員們明顯體力不支,但還是拼盡全力,最終以0:2輸給英國。

儘管中國隊輸給了英國,但是卻得到了場上球迷和各家報紙的一致好評,輸了球但是不輸氣勢,中國隊雖敗猶榮。李惠堂在後來也曾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其餘幾個球王為巴西的貝利、德國的貝肯鮑爾、阿根廷的迪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