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簡·愛》中只看到了愛情,那你沒有看懂這本名著

夏洛蒂·勃朗特出生在英國一個小村莊,父親是一個教堂主任,母親是一個家庭婦女。雖然父親一年有200英鎊的薪水,但是全家2個大人,6個孩子,都靠他一個人養,未免有些捉襟見肘。在夏洛蒂5歲時,母親就患病去世了。

母親去世後,夏洛蒂的姨媽過來幫忙,給他們一家洗衣做飯,照顧幼小的孩子。

隨著夏洛蒂和其他4個姐妹的長大,父親開始考慮5個女兒的未來。因為在當時,女性要麼依賴丈夫生活,要麼自己工作。然而,像夏洛蒂這樣的中產家庭,想要嫁個有錢人很難。英國和我們中國一樣,也講究門當戶對。所以,夏洛蒂只能靠自己。但是,18世紀女性的職業選擇很少,無非就是工廠打工、醫院護士、保姆、老師這幾個職業。

夏洛蒂的父親自然不願意女兒們去做辛苦而低等的工作,所以姐妹5個只有老師這個選擇,要麼去學校,要麼就是家庭老師。

家庭老師的要求很高,所以父親把姐妹5個送去了學校學習知識。不幸的是,夏洛蒂的兩個姐姐在環境惡劣的學校染上了感冒,後來發展成肺結核,不幸去世。這讓父親很受打擊,只能接回倖存的夏洛蒂姐妹三人,回家後,由父親和姨媽給家裡的四個孩子進行家庭教育。從小耳濡目染的生活,讓夏洛蒂姐妹三人愛上了閱讀和寫作。

姐妹三人長大後,都如願以償做了老師。但是不管是學校老師還是家庭教師,都讓夏洛蒂感受不到工作的樂趣,特別是給富人做家庭教師,讓夏洛蒂感覺自己是他們的低人一等的傭人。後來,因為父親的眼疾和姨媽的去世,讓夏洛蒂重新開始寫小說,她一邊照顧做手術的父親,一邊創作了自傳體小說《簡·愛》。

如果你在《簡·愛》中只看到了愛情,那你沒有看懂這本名著

《簡·愛》出版後,3個月就賣完了2500本,接連加印了兩次,更是得到了當時文學界大咖的賞識和一致好評。但是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簡·愛》火了後,有很多批判的聲音也隨之出現。

那《簡·愛》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為何有人欣賞有人批判?

《簡·愛》這本小說講述的是父母雙亡的女孩簡·愛,投靠了舅母。但是舅母不僅虐待她,還把她送去了洛伍德學校。簡·愛在那裡做了6年學生,2年老師,她不甘這樣平淡的生活,她想走出去。後來,她自己應聘到了富人愛德華·羅切斯特家的家庭教師。在相處中,簡·愛和愛德華相愛了,他們準備結婚。但是在結婚當天,簡·愛得知愛德華有一個瘋了的妻子。她走了,她受不了別人的看法,更無法忍受這樣畸形的婚姻。後來,簡·愛一路艱難前行,找到了親人並繼承了叔叔的遺產。當她面對傳教士聖約翰的追求時,她明白自己心裡放不下愛德華。她回去找了愛德華,當得知愛德華的家被燒燬、瘋了的妻子也去世後,她選擇留下。她不嫌棄那個失明的、殘疾的愛德華,和他結了婚,從此過著幸福的生活。

這本書是李繼宏翻譯的,他曾翻譯過《追風箏的人》、《月亮和六便士》、《小王子》、《燦爛千陽》等著作。

李繼宏曾在《東方早報》任職,2007年,他開始從事翻譯寫作工作,他已翻譯過幾十種圖書作品。不僅有文學類的,還有經管、社科、宗教、哲學等。

得益於李繼宏淵博的學識,我們可以在《簡愛》這本書裡,不僅能看到一個堅強獨立的女性,而且能更多地瞭解到作者夏洛蒂勃朗特的成長經歷以及《簡愛》這本書背後的故事。

這本書不僅僅給我們展現了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而是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人格平等、婚戀自由和財務獨立的女性。

如果你在《簡·愛》中只看到了愛情,那你沒有看懂這本名著

一,面對不公平和暴力,簡·愛奮起反抗,代表了夏洛蒂追求人格平等

兒時的簡·愛寄人籬下,在舅媽家的生活雖然說餓不死凍不壞,但是經常會受到表兄妹們的欺負。因為簡·愛長得不漂亮,又生性活潑好動,還不善於拍馬屁,所以舅媽也不喜歡簡·愛,經常把她當傭人看待。

舅媽家的傭人都認為,簡·愛面對舅媽的收留,不應該如此淘氣無禮,而是應該討好和感激,甚至要對舅媽感恩戴德。但是簡·愛卻認為,自己雖然貧窮,雖然沒有父母,但是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平等的,而不是憑相貌和財富區分。

曾國藩認為,所謂的平等就是人格的平等,一個人不管多麼貧賤,心裡也要記住,自己與別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簡·愛就是這樣,她不甘於屈服於財富,不甘於屈服於暴力。她始終覺得,自己應該和表兄妹們是平等的。她在乎的不是漂亮的華服、精緻的食物,她只需要尊重和平等。

但是,舅媽和表兄妹,甚至是傭人,都認為簡·愛的想法很可笑,她生來就是下賤的,哪怕表哥欺負她,她也不應該反抗的,而是應該默默的承受這一切。

如果你在《簡·愛》中只看到了愛情,那你沒有看懂這本名著

夏洛蒂在富人家教書時,她也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他們看不起她的家庭、認為她長得不好看、沒有華麗的衣服和首飾。換做別人,為了生活,也許就忍了。但是,夏洛蒂沒有,她覺得既然別人不尊重她,彼此之間無法平等交流,那這份工作也就毫無意義了。

在《古希臘羅馬講演錄》這本書中,斯多亞派就提出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人人平等的原則。在世界理性面前,每個人的個體的特點是微不足道的,人的感性、外在的東西是微不足道的。

也就是說,

一個人的樣貌、財富、權利、地位等等,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的身外之物,不能因為這些東西而去侮辱和詆譭別人。

夏洛蒂作為當時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就能夠領悟到這點,實在是難得,放在現在來看,夏洛蒂的思想還是不過時的。

二,簡·愛和愛德華的相愛,代表了夏洛蒂追求婚戀自由

當簡·愛發現自己愛上愛德華時,她沒有主動表白,她害怕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是的,在舅媽家面對欺負時,簡·愛沒有退縮。在洛伍德學校時,面對不公平和欺壓,簡·愛沒有退縮。現在,面對愛情,簡·愛卻退縮了,她怕這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

當愛德華帶來的那些貴族女子奚落簡·愛時,她逃離了,她始終和他們是格格不入的。她甚至勸說自己放棄愛德華,畢竟他們之間相差太多了,那個英格拉姆小姐才是愛德華般配的妻子,而她,只不過是一個貧窮的家庭教師。但是,當愛德華讓她去愛爾蘭工作時,她卻萬分不捨。她終於明白,自己已經深深愛上了愛德華,但她還是決定離開,她不想看到他們恩愛的樣子,這對她來說,太殘忍。

但是當愛德華讓她留下來時,簡·愛生氣了。後來,在愛德華的再三承諾下,簡·愛終於相信,愛德華愛的是她!幸福來得太突然了,這世間最美好的愛情,莫過於自己暗戀的人正好也喜歡自己。

如果你在《簡·愛》中只看到了愛情,那你沒有看懂這本名著

不得不說,一個卑微的家庭教師和一個貴族男人相愛,在現在看來,也足夠讓人驚訝。何況是當時18世紀的英國,這讓《簡·愛》這本書受到了很多人的批判。甚至有人稱,作者是情婦,所以才會寫出這樣的文章,還說男主人是不可能會愛上家庭教師的,下等階級想要飛上枝頭做鳳凰是痴心妄想。這讓夏洛蒂氣憤不已,得知汙衊她的人是一個貴族女子伊麗莎白。

其實,夏洛蒂自己曾愛上了她所在學校的校長,一個已婚男人。但是,校長對於夏洛蒂的追求,並沒有任何迴應,所以這段感情後來也就不了了之。在夏洛蒂心中,她認為在愛情中,是不分貴賤的,愛了就是愛了,不愛就是不愛,每個人都有婚戀自由。所以,她把這種美好的願望寄託於小說中,讓簡·愛和愛德華相愛了。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古代的婚戀,也是需要門當戶對的。最著名的要屬白居易和他的初戀湘靈,白居易考取功名後,想娶湘靈為妻。可是,白居易的母親卻認為,白居易是高高在上的官,要什麼樣的女子沒有,為何要娶一個貧窮的賣唱女子,不管白居易如何說,始終沒有答應。後來,白居易娶了別人,而湘靈卻終身未嫁。

甚至在21世紀的現在,貧窮女子想成為有錢人家的妻子,必然要有一些過人之處的,否則免談。所以說,婚戀自由,在大多數人看來,就是痴人說夢話。

如果你在《簡·愛》中只看到了愛情,那你沒有看懂這本名著

三,簡·愛最後嫁給愛德華,自帶嫁妝,代表了夏洛蒂追求財務獨立

愛德華很有錢,但是他和所有的有錢人一樣,很擔心別人是因為錢而和他結婚。比如那個英格拉姆小姐,還沒有嫁給他,就已經想好了如何裝修他的家了。那簡·愛呢?她雖然說不愛金錢,但是貧窮的她面對愛德華時,是自卑的。從她對她說的這段話可以看出:

“你認為,就因為我貧窮、低微、不美、矮小,就既沒有靈魂,也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跟你一樣有靈魂,也完全一樣有一顆心!要是上帝曾賦予我一點美貌、大量財富的話,我也會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

這段話也是夏洛蒂的心聲,所以她在小說中,並沒有讓簡·愛嫁給有錢的愛德華。而是在愛德華遭遇了家庭變故,簡·愛經過一系列的磨難並繼承了叔叔的遺產,變成了有錢人後。夏洛蒂才安排他們再次見面,結為夫妻。

有錢後的簡·愛才是那個獨立、自信、看透一切的通透女子,她經歷了挫折、困難,又找到了親人、繼承了遺產,此時的簡·愛已經成長,她也更明白愛情的真諦。

她也明白,愛一個人,不要去管其他人的看法,而是應該遵從自己的內心。所以,她回去找愛德華了。回去後,她才知道愛德華的家毀了、瘋妻去世了、愛德華殘疾了。

這是簡·愛的一次真正的蛻變和轉折,更是她擁有財富後,對金錢的淡然。

這就像《歐也妮·葛朗臺》中歐也妮,正是因為她不缺錢,甚至不知金錢為何物,所以才會愛的那麼純真,愛的那麼真。甚至最後,連分手,都可以那麼瀟灑和自信!

這也是夏洛蒂想要告訴所有女子的:

一個女人,只有財務獨立了,才會有自由和獨立,才會有尋求真愛的勇氣。如果連溫飽都滿足不了,又何來的談情說愛呢?

寫在最後

如果你是女人,那一定要看看這本《簡·愛》,如果你有女兒,也請她一定要看看這本《簡·愛》,向簡·愛學習。

當我們面對困難和欺壓時,該如何做?

當面對欺壓和冷暴力時,我們應該如何自我救贖?

當我們面對愛情時,應該如何在愛情保持冷靜?

當面對追求者的誘惑時,該如何拒絕?

《簡·愛》中有你想要的答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