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因為你已經忙到沒有時間成長了

“我已經從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發展成996式的中國好員工了,為什麼連續三年領導都沒給我升職加薪呢?”

早上前同事一大早就給我訴苦了。

我的這位前同事真心是我和幾個前公司的同事都一致認為最努力的人,她一個人撐起了整個業務部門的資料分析工作、負責外聯供應商、及時與總部反饋解決各種業務問題,還兼負公司的人力資源工作。

我跟她共事了兩年,從來沒有見過她準時下班的,偶爾我要加班,跟她聊了一下才知道她很少在晚上八點前下班回家,因為公司交給她的工作太多了。

但是我的前公司是一家媒體運營公司,從這位前同事的工作內容看來,無論再怎樣完美地做好她的本職工作,這些工作內容只是屬於業務的支撐性質,對於達成業務需求並沒有決定性作用。

而且她每週的大量時間都花在工作的這些瑣事上,根本沒時間去學習新的業務知識和行業發展趨勢,所以發展和提高空間確實不大。

這讓我想起知名自媒體老師粥左羅在他的公眾號文章:《廢掉一個人最隱蔽的方式,是讓他沒時間成長》中強調:

“你必須有時間成長,而不是無休止的工作。”

是的,雖然我們每個職場中人都已經是成年人了,但其實我們能從規範教育中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相當有限,加上現今社會發展太快,要契合市場的需求做出爆款產品甚至把自己打造成爆款,單靠努力是不行的。

今天看了粥左羅老師的新書《學會成長》,粥左羅老師在《學會成長》的前言說了一項調查:2019年末,我國16歲至59歲(含不滿60歲)勞動年齡人口約為8。96億。不論你身處哪個行業,從業者可能都是數以百萬、千萬計。

光看數字,無論從來哪個行業,要跟那麼多人競爭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學會成長》粥左羅老師在開頭提到他很喜歡的一部拳擊電影《百萬美元寶貝》中的一句臺詞:“拳擊是一種不自然的運動,因為拳擊中的每樣東西都是逆向的。你要迎著疼痛而上,而不是像有理智的人那樣躲避。”

粥左羅老師則認為,成長也是一種不自然的“運動”,它是反人性的,你要逆著人性去行動,而不是跟隨第一反應去躲避。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因為你已經忙到沒有時間成長了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因為你已經忙到沒有時間成長了

現在讓我們跟著書中的節奏一起看看逆著人性去行動的三種成長方式吧。

01| 學會成長的第一步是找準人生的選題

“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孫子兵法》

這句話的意思是,勝利的軍隊總是先創造獲勝的條件,而後才尋求同敵人決戰的機會。

相信很多朋友和我一樣都害怕做選擇題。

我是那種害怕選錯而放棄考慮選項的人,例如我早在去年已經發現前公司有很多存在問題,不但管理層決策力弱、公司業務老舊,重點是公司針對每個新型業務形態的拓展都只是鼓動員工去運用自己的資源開展,但每當我們拿著拓展業務計劃書去申請運營經費,公司領導就只會拖延,繼而不了了之。

但為什麼我一直沒有離職呢?我害怕選擇。

因為眼前沒有看到更好的選擇,而且前公司給我的待遇也不錯,在工作不太忙的前提下我還多賺了時間看書。

但不做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嗎?

未必,不做選擇有時候只是不敢面對現實而已。

那為什麼很多人在很多至關重要的選擇上態度那麼隨意呢?

粥左羅在《學會成長》中強調:“選擇具有唯一性、排他性、不可逆性,因為時光不能倒流,經歷不能收回。選擇的這種特性要求你:你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應該是你能選擇的最好的那一個,你所放棄的都不如你所選擇的。”

他還強調要我們記住一句話:“不合適就是不合適,真正合適的不會讓你有半點糾結。”

確實是這樣,但凡我們聽到別人抱怨自己沒法作不出最佳選擇的時候,從他們口中的選項,我們都能聽到優缺點,這也正是他們的糾結所在。

像我之前一直不敢離職,是因為我還沒看到更好的選擇。

《學會成長》書中也提到,對於選擇通常有下面三種情況:

“第一,所謂選擇,就是在你能做的選擇裡進行篩選。

第二,人在任何時候、在任何事上都是有選擇的。

第三,不做選擇也是眾多選擇中的一種。”

這讓我想起最新一期《演員請就位2》第二階段選角方式,是讓演員按照自己第一階段的評分為先後順序去選擇第二階段所要演繹的角色。

在第二輪表演展開的時候,不少被淘汰的演員會抱怨自己在前一輪評分太低,到了第二輪沒有選擇的餘地,或許很多戲目、角色都只能撿別人挑剩的。

但是被動選擇也有翻盤的可能,在節目中我們也看到好幾位演員在第一輪遭遇差評後,第二輪在導演的點撥下演技得到質的飛躍。

所以其實被動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因為你可以選擇自我放棄或者努力翻盤扭轉劣勢。

正如雷軍說過的:“一個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實本質上不在於你有多強,而在於你要順勢而為,於萬仞之上推千鈞之石。”

粥左羅老師也在《學會成長》書中強調:“做選擇時一定不要怕麻煩,越是至關重要的選擇,越需要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但這些付出也是值得的。隨意選擇的人生,不值得一過。”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因為你已經忙到沒有時間成長了

02| 學會成長第二步是要製造變數

“成本思維:一切皆有價效比,最聰明的人不只看錢。”—《學會成長》

最近雙十一,各大平臺都在搞各種促銷、分錢、玩遊戲賺金幣紅包的活動。每天都能收到各種親戚朋友的轉發連結,他們的話術都基本是一致的:“請幫我點一下。”

開始的時候我不知道這些連結點了可以幹嘛的,後面問了表妹,她說:“這個平臺的每天都有領取金幣的遊戲,只要轉發給別人幫忙點,或者邀請他們一起玩,都可以一起分錢,或者贏取購物優惠紅包。”

我繼續問,那要玩多久?可以賺多少錢?

表妹說,一般從十月底開始到雙十一當天,大概兩週吧,運氣好的話可以有幾十塊錢並且拿到很多購物優惠的。

我聽完有點吐血的感覺,我們的時間就那麼不值錢嗎?每天要找那麼多人幫忙一起點,最後才分那幾十塊錢,還是運氣才有這個錢,運氣一般的話可能只有幾塊錢。

《學會成長》書中也說了,“錢不是唯一的成本,時間、決策、情感、機會、信任、心情等,都是成本。”

像這樣拿一點小甜頭出來撬動全民關注的玩法,商家和平臺已經不是第一年這樣操作了,當然比起平日的正常銷售,為了雙十一他們確實是讓利了也給出平時一般不會有的折扣。

但商家不賺錢嗎?肯定不會啊,只是賺得多或少而已,而且可以趁機清掉大量庫存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我們每個人都有購物的需要,趁這些大促銷活動低價購得平日所需也為自己省下一筆錢,但凡事適可而止吧。如果為了省錢、買便宜的東西甚至爭取更多的平臺補助而把自己的時間精力都耗進去,實在太不值得了。

人生的藝術是取捨的藝術。取捨這兩個字中,舍比取難得多。舍之所以難,就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不懂沉沒成本。學習沉沒成本,就是為了更好地“學會放棄”。

不過換個角度,我們可以從這些平臺大促的玩法學會更多讓自己快速成長的方法。

那就是學會製造變量了。像平臺這些大促,我們當然能想到利益最大方是平臺,其次是商家,最後才會是消費者。但為什麼消費者還是樂此不疲地參與呢?因為我們有購物的需求啊。

微信創始人張小龍說,“當一個平臺只是追求自身商業利益最大化的時候,它是短視的、不長久的;當一個平臺可以造福於人的時候,它才是有生命力的。”

粥左羅老師也說過:“一個人想要成長得快,發展得好,一是不要傷害別人,二是要學會刻意地做利他的事。弱者互相傷害,而強者互相扶持,做彼此的成長槓桿,共生共贏。利他,本身也是一種自信。”

變數思維的本質是一種競爭策略。多數人害怕競爭,因為競爭意味著搶奪,搶奪是一種讓人不舒適的狀態。但真正實現爆發式成長的人,都從最殘酷的競爭中走出來的。這還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競爭可以極大地激發人的鬥志。

所以我們能看到,雙十一線上購物狂歡節已經不再是淘寶一家獨大了,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甚至各大直播平臺都使盡渾身解數來爭奪全民購物狂歡的一席之地。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因為你已經忙到沒有時間成長了

03| 學會成長最重要的一步是開始行動並且持續行動

“所謂成事,就是用魯莽定律開局,用迭代思維持續行動。”—《學會成長》

脫不花說過:“人生總有很多左右為難的事,如果你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那麼,不要反覆推演,立即去做。莽撞的人反而更容易贏。因為如果不做,這件事就永遠是停在腦中的’假想’,由於沒有真實的反饋,誘惑會越來越大,最終肯定會讓你後悔。而去做,就進入了一個嘗試、反饋、修正、推進的迴圈,最終至少有一半的機率能做成、不後悔。”

馬雲當年開創網際網路市場之初,他自己不懂網際網路技術,公司也只有一名設計網頁的員工。

1995年4月,中國第一家網際網路商業公司杭州海博電腦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員工是馬雲、馬雲夫人張瑛和何一兵。

1995年5月,中國黃頁正式上線,馬雲開始從身邊的朋友做生意。此時,離中國能上Internet還有3個月。

直到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網站才正式上線。

而且在阿里巴巴創立初期,錢也不多,50萬,是18個人東拼西湊湊起來的,這18個人就是最早期的“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了。而當時這50萬,已經是他們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這50萬,馬雲卻喊出了這樣的宣言: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名前十位!

創業初期,他們這“18羅漢”每人每月只能拿500元的工資,對於平時公司的辦公費用也是能省即省的,今年年初的那一部“感謝有你,一路陪伴“的阿里巴巴16週年回顧短片不僅看哭了無數阿里人,也看哭了無數還奮鬥在半路的後浪們。

阿里巴巴創業之初六個月都沒有接到一張訂單,因為那時候人們根本不相信網際網路購物。但就是因為持續行動,堅持自己選擇的這條路能走下去,最後他們成功了。

馬雲就像脫不花說的,從來不在做與不做之間糾結,他從來就是想到就去做的人。而且像馬雲這樣執著、不達目標不罷休的人,無論做什麼,最終註定是一定要成功的。

得到app產品經理梁寧老師也說過:“你不厭其煩的地方就是你的天賦所在。”

如果朝九晚五安穩的工作不是你不厭其煩的地方,那你就得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並且堅持下去,這才是學會成長、跳出自己給自己畫的圈的關鍵一步。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因為你已經忙到沒有時間成長了

寫在最後:

馬雲說過:“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乾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

時代發展之快,其實是不由我們思考太多的。

但現實雖然殘酷,時間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合理利用時間,有空多研讀前人的經驗總結,理性規劃適合自己的成長路線,才是學會成長的關鍵之路。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因為你已經忙到沒有時間成長了

參考書目:《學會成長》

圖片來源:網際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