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深度好文)

利——(深度好文)

利——(深度好文)

《史記》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人到中年,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喚醒一個人的,是利;讓人睡不著的,還是利。

愚者在利中,迷失自己;智者在利中,成就自己。

利是傷人的劍,也是渡人的船,一面照見自己,一面照見人生。

庸者唯利

春秋時期,政治家范蠡的二兒子因為殺人,被楚國囚禁。

范蠡想保住二兒子的性命,便將一車黃金交給長子,叮囑他一定要送給楚國的莊生。

莊生收下黃金,便去面見楚王,“近來觀星,發現天象對楚國不利,現在應推行仁政。”楚王聽莊生如此說,便決定大赦天下。

范蠡的長子聽聞了這個訊息,心想:“既然楚王要大赦天下,我又何必把黃金送予他人?”於是他找到莊生,取走了黃金。

莊生認為此人唯利是圖,過河拆橋,便再次面見楚王,“城中百姓紛紛議論,大王大赦天下,並不是為了推行仁政,而是想釋放富商范蠡的兒子。”

楚王聽後十分生氣,“我堂堂君王,怎會因為一個富商而大赦天下?”於是下令殺掉了范蠡的次子,第二天再大赦天下。

《菜根譚》裡說:“飢則附,飽則沴,燠則趨,寒則棄。”

利是一杆秤,能掂量出人心的厚薄,人情的冷暖。

平庸的人,有利可圖時,便巴結奉承;無利可用時,即翻臉無情。

在他們眼中,事情不分黑白,人心不分善惡,唯有利益才是衡量一切的標準。

利——(深度好文)

愚者貪利

從前,有個人見到一家鞋店的鞋子全都免費,便心花怒放地挑了一雙標價500元的鞋子。

老闆瞧見後,告訴他:“只要你三天不說話,這雙鞋就免費送給你。”

他樂呵呵地穿著鞋子回到家,不管妻子問什麼,他就是不開口說話。

妻子以為他生病了,找了好幾個大夫,都無濟於事。

第三天,鞋店老闆自稱有祖傳秘方,可治疑難雜症,被妻子請到了家裡。

老闆見到他,低聲說:“三天已到,你可以開口說話了。”

他開心地告訴妻子:“我三天沒說話,賺了500元!”

妻子不解地問:“什麼500元?剛剛那個醫生收了我1000元診金,說可以治好你的病,果真不假。”

《管子》中說:“高飛之鳥,死於貪食;深潭之魚,死於香餌。”

生而為人,逐利是天性,但貪利是選擇。

要知道,利字旁邊一把刀,稍有不慎,便會成為利益的奴僕,沒了底線,丟了本心,自食其果。

真正聰明的人,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智者取利

春秋時期,齊桓公當政之初,齊國國力衰弱,魯梁兩國對齊國虎視眈眈。

丞相管仲向齊桓公獻計,要求齊國上下都穿綈料的衣服,因為魯梁的國民擅長織作綈料。

此後,齊國便開始從魯梁兩國高價大量買入綈料。

魯梁的百姓看到有利可圖,便荒廢了農業,大量織綈。

齊國一面繼續購買綈料,一面大力發展農業,囤積糧食。

待時機成熟後,齊國突然下令,要求百姓改穿帛料衣服,且宣佈不再與魯梁兩國通商。

十個月後,魯梁兩國的糧食供不應求,百姓們飢腸轆轆,而此時再去耕種,時間已經來不及了。

齊國見勢,便以每石上千錢的價格賣出糧食,而國內每石只需十錢。

三年後,魯梁兩國國力虧空,不得不臣服於齊國。

孫子曰:“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智者取利,卻不困於利。

他們能透過利益,看到背後隱藏的利害關係,從而趨利避害,成就自己。

而愚者為表象所迷,滿足於利益帶來的好處,最終付出慘痛的代價。

說到底,利益終究是身外之物,唯有看輕它,才能看清它,然後為己所用。

達者讓利

曾國藩年輕時以為,用道義就能留住人心,結果最開始投奔他的人,都轉投到胡林翼的麾下。

曾國藩不解,便去詢問幕僚趙烈文,趙烈文說:“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財,不走何待?”

曾國藩恍然大悟,此後便削減自己的開支,厚待下屬。

當時,普通士兵一個月五兩銀子的俸祿,是朝廷正規軍的三倍;中級軍官一年的俸祿接近一千八百兩,相當於正規軍高階軍官的水平。

不僅如此,他還常常把戰功讓給將士們,給他們加官晉爵。

之後每次招兵,招一千來一萬,許多高階將領都轉投到他的軍隊。

得益於此,曾國藩的湘軍戰鬥力大增,多次替朝廷平定叛亂,立下赫赫戰功,終成為清末第一名臣。

《禮記》中說:“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世間萬物,有舍才有得,利益尤其如此。

總想把利益攥在自己手裡,看似佔了便宜,實則失了人心。

真正有格局的人,明白成己先成人,達己先達人。

唯有一顆“兼濟天下”的心,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