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教育投訴:先成為“匠心青年”,再去成為“斜槓青年”

社會在變化,思想在解放,時代的浪潮洶湧而至,洪流裹挾之下的每個人都無法獨善其身。職場變動、35歲職場焦慮、內卷日趨嚴重,“不確定”更是成為一種常態,成年人的安全感,似乎並不是一份穩定的工作就可以滿足的。同時,迅猛發展的網際網路掀起了資訊化浪潮,不僅提高了人們的見識,還提供了許多可以大顯身手的平臺。教育、娛樂、藝術等服務業的興起滿足了年輕人多元化的興趣,大家的選擇越來越多,不再只是為了謀生,開始不斷嘗試感興趣的工作。因此,斜槓青年“橫空出世”。

升學教育投訴:先成為“匠心青年”,再去成為“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指那些幹過各種不同工作,有許多亮麗頭銜的人。他們不僅是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還是原畫師、配音師等職業,多才多藝,涉獵廣泛。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曾做過一個調查,52。3%的受訪青年確認身邊有“斜槓青年”,56。7%的受訪青年認為“斜槓青年”可以高效利用時間,充實生活。

但有人認為,很多“斜槓青年”其實是在玩票,覺得斜槓思想的存在,實際上缺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個人要想在一個領域有所成就,就必須耐心深耕。甚至為了獲得周圍人羨慕的小眼神,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盲目去跟從斜槓的步伐,導致“撿了芝麻丟西瓜”,既沒有在新職業形成較大競爭力,也荒廢了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就是副業搞不成,反倒把主業耽擱了。

升學教育投訴:先成為“匠心青年”,再去成為“斜槓青年”

依小編看,“斜槓”人生,看似魚與熊掌兼得,實則並不簡單。有人盲目跟著別人的步伐,淺嘗輒止,最後既沒有打磨主業的核心競爭力,也沒能在“斜槓”身份中獲得更多的提升,反而活生生的詮釋了何為“行走著的焦慮炸彈”。本質上而言,真正成功的斜槓人生不需要多重身份,而是看清楚自己的優勢後做出的綜合判斷。我們可以觀察下,不難發現,那些成功的“斜槓達人”並不是盲目跨界,而是在某個領域鑽研到一定深度,再發展到有關聯的職業,憑藉已精通的技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所以,斜槓可推崇,但並不應該跟風,還是需要我們從個人能力去出發。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在能力學歷等條件還不達標的情況下,可以透過升學教育持續學習等方式先去精進自己,而後再去進行多樣化的嘗試。也就是說,當一個“斜槓青年”之前,應先成為一個“匠心青年”,先擁有一技之長,才能打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