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 為何至今沒有造車計劃?

幾天前,小米確定造車的訊息引爆網路,之所以今年的訊息如此受人關注,一方面是因為,小米掌門人雷軍曾經與2015年表示,三四年內不會涉及造車,另一方面,互聯高科技公司屢屢跨界造車,恐怕是因為大部分網友以及業內人士都已經斷定,小米發展至今也該涉足汽車製造了。

本該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 為何至今沒有造車計劃?

其實,自打2014年開始,關於小米造車的訊息幾乎每年都有曝出,但小米對此類訊息幾乎不予迴應,而今年,小米則明確表態:“集團一直關注電動汽車生態的發展,並就相關行業態勢進行持續評估及研究。集團就電動汽車製造業務的研究還沒有到正式立項階段”。

本該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 為何至今沒有造車計劃?

其實,細細品之,小米這番迴應,除了明確本次虛假傳言之外,可見在未來發展中依舊有造車計劃。所以口風鬆動,也是因2014年以來,網際網路公司跨界造車至今已如大浪淘沙,到了2020年,

蔚來

、理想和

小鵬

,以及

特斯拉

均呈現出不俗的上升勢頭,整體市場趨於明朗。此外,2020年下半年,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更是傳聞不斷,阿里、蘋果和百度相繼披露自己的造車計劃,另外華為也有訊息曝出準備進軍汽車界,因此,作為元老級別的小米公司,自然不可能完全不做籌謀。

本該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 為何至今沒有造車計劃?

小米至今沒有實質性動作,你以為是因為小米百分百外行人的身份嗎?其實並不是,2015年和2016年,雷軍分別投資了蔚來和小鵬,除了這兩家主機廠,車載智慧公司也不乏小米的身影,由此可見,小米化身成為主機廠或許也只是時間問題,畢竟近些年,小米在車界動作不斷,也算是提前做好了鋪墊。

本該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 為何至今沒有造車計劃?

那麼,以現在的環境來說,小米造車真正的難點在哪呢?

AM車鏡認為首先第一點,錢!小米雖然不缺錢,但真正躋身主機廠行列,仍然需要掂量,一方面,國內智慧手機出貨量逼近天花板,小增幅甚至停滯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流節奏,雖然,目前小米已經躋身智慧手機制造商前三行列,但市場潛力已挖掘殆盡,盈利空間也已缺乏彈性。

反觀新能源汽車,目前呈現的趨勢是高速增長,國家層面已明確要求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要佔據新車總銷量的20%,而2020年,國內汽車總銷量為2530萬輛,考慮到近年來新車市場的同比降幅明顯,2025年保守估計也在2500萬輛左右的水平,那麼,新能源車型將在2025年達到500萬輛。

本該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 為何至今沒有造車計劃?

另一方面,造車的燒錢程度難以想象,造車是一關,產能是一關,產品是一關,銷售是一關,環環不能出錯,環環需要投入,無論是自主造車還是代工生產,投入都不小,目前看來,看似最省錢的模式還是與傳統車企合作,如果小米下場,大機率將採取這樣的模式,但即便如此,投入依舊深不見底。

本該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 為何至今沒有造車計劃?

再來看小米的模式,以手機為例,小米堅持“毛利潤率不高於5%”的定價策略,正因如此,小米才得以以低端機型策略殺入戰場,並迅速取得成功,目前小米正往高階化轉型推進,但在2020年,其淨利潤率也只有5。7%,僅為蘋果的四分之一強。那麼,小米造車未來的利潤空間或將因此受限。

本該第一個吃螃蟹的小米 為何至今沒有造車計劃?

所以AM車鏡認為,未來盈利將成為小米跨界汽車後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作為支柱的智慧手機制造,雖發展穩定但天花板已現,短期內以手機養汽車是必經之路,而越過投入、生產、產能等地獄後,又能否跟得上新能源市場的大踏步節奏也是問題,這或許是小米還在觀望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