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維齊非齊”現象

孟子說:“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這話乍一聽似乎有點繞腦,細品又覺得是那麼回事。直譯就是腦力勞動的人領導別人,幹體力活的被人領導,被人領導的又養活別人,領導人的人又靠別人養活。直白地說就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係。

反觀社會階層及我們周圍人的生活層次看大致也是這麼個情況。“天下之通義也”連亞聖孟子都認為這是人人盡知的道理,或者說,從人類脫離矇昧以後的社會實踐來看,所謂文明的社會似乎都有上下等級差別,而且好像只有如此方能進行管理、和平共處一樣,當然我們姑且稱之為和諧。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繼孔孟之後儒家另一位大師級的人物——荀子 ,荀卿曰:“少事長,賤事貴,不肖事賢,乃天下之通義也”。從荀子的話語中能讀出其觀點和孟子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謂殊途同歸;小侍老,貧賤侍富貴,無能的侍奉有能的,依然有等級之差,卑下與尊貴之別。用荀子的話說這就是社會的“維齊非齊”現象。

“維齊非齊”現象,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是一種不平等制度下的平等或者說以平等的方式達到不平等;舉個例子,這很容易讓我們想到上輩人的吃大鍋飯情景,聰明的和愚笨的拴在一起,能幹的和偷懶的放在一處,很明顯這種平均主義思想不能持久,道理很簡單,聰明人不樂意唄!這種帶有絕對平均主義色彩思想的,在先秦諸子學派中據說主要有那麼兩家,農家和墨家。農家主張自食其力,不管庶民還是君王,要自力更生,這怎麼可能?有點烏托邦的味道。墨家也是反對上層集團的任何特權,主張“非樂”與“節用”。但我們知道他們的出發點是限制特權,但在社會中是極不現實的。

綜上所述,無論孟子或是荀子,大概思想是允許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在社會上能起到帶頭作用。換句話說,荀子的這種“維齊非齊”的倫理,其實我們現在也在沿用,那就是給社會底層的人提供一條可以透過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質來改變社會地位的途徑。有言為證,荀子在《王制》篇中說:“雖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不能屬於禮義,則歸之庶人;雖庶人之子孫也,積文學,正身行,能屬禮義,則歸之卿相士大夫”。說通俗點,等級是可以變動的。

說到社會的階層,我想到一個學者的話,他說判斷一個人在社會中屬於什麼等級,大致有三個指標: 權力、財富和聲望。而且這三個指標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又是可以互相轉換的。有的有權力不一定有財富,有財富的未必有權,或者說二者兼有又缺少了聲望,而有聲望的又沒權、沒錢。前面我們說了,它們有時是可以轉化的。因此上說,荀子的“維齊非齊”現象恰恰代表了社會高度文明象徵,不單單過去有,隨著社會的日益進步,它會一直存在。

總結一下,儘管如此,人還是要努力的去活出自己不是?

論“維齊非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