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麵粉是個好東西,能做出豐富多樣的美食出來,甭管是中國的包子饅頭大餅油條餃子餛飩麵條,還是白老外們吃的麵包披薩漢堡包,都是小麥面做出來的。目前咱們使用最多的主食就是大米和白麵,大米主要還是粒食,煮米飯煮粥包粽子都是整粒米,磨成粉加工的米糕並不是普及程度很高的食物,而麵粉就不一樣啦,麥粒磨成粉加水可以塑造成任意造型。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各種餡餅兒還有餃子餛飩這些麵食製作起來稍微費事兒,成本也相對高一點,頓頓都吃這些我完全沒意見,可是條件不允許呀。咱們最長吃的麵食還是大餅饅頭這種實心麵食,一丁點兒餡兒和調料都沒有的麵食。饅頭是蒸出來的口感比較軟和,大餅是鐵鍋烙餅烙出來的,大餅兩面比較硬,牙口不怎麼好的老年人和孩子最好不要吃,一個容易導致假牙脫落還一個容易把牙床帶歪了,小孩子換牙時候一定要注意飲食,牙齒長歪了會影響顏值,咱們說一句不怎麼好聽的實在話:顏值也是生產力。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饅頭倒是軟和,可是有的人不喜歡吃太軟的東西,即便是吃軟飯的人有的還會軟飯硬吃,那麼有沒有什麼麵食比饅頭硬比大餅軟呢?當然有啦,有一種麵食叫鍋貼饅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有的地方直接就把鍋貼饅頭稱作鍋貼,現在我們說的鍋貼是指跟煎餃差不多的一種麵食。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名字叫鍋貼的麵食也不止這兩種,以前船上漁民們有一道家常飯菜叫小魚鍋貼,之所以有這麼多面食口感造型不同但是名字都一樣,那是因為鍋貼兩個字本身就是一個烹飪方式,把面貼在鍋上。我們今天講的這種麵食就叫鍋貼饅頭。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做鍋貼饅頭跟大餅饅頭比起來出力都差不多,基本上不存在誰比誰省力氣這回事。不過做鍋貼饅頭的技術門檻比蒸饅頭和烙餅要高。鍋貼饅頭是半蒸半烙,這也是鍋貼饅頭口感介於饅頭大餅之間的原因。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做鍋貼饅頭和麵要比饅頭稍微緊實一點,現在幾乎各個麵食店都是用和麵機和麵,這樣做既能節省一個人力還能保證和麵品質穩定,和麵之後就是擀麵,機器不僅能和麵還順帶擀麵,將面擀好之後取出來揪出一個個小麵糰子,再將這些小麵糰挫成智慧手機長度黃瓜粗細的條狀麵糰靜置一會兒。準備一口大鐵鍋刷乾淨放爐子上炕幹水分再用刷子往鍋上刷油,乾熱的大鐵鍋吸收食用油變得鋥亮。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再用一個鐵框放入鍋中,這個鐵框是十釐米寬度的鐵皮鋦成圓形框,鐵框放進去之後就是倒熱水,熱水的深度達到鐵框的一半即可。下面就是將條狀麵糰一個個貼到鐵鍋裡,一個個麵糰一定要緊挨著,麵糰貼到鍋裡另一隻手要護住等麵糰與鐵鍋粘粘到一起時候即可鬆手繼續貼麵糰。麵糰是生面鍋上有油且受熱所以很容易貼到一起不掉下來。那個鐵圈圈的作用就是防止麵糰掉下去泡水,鍋裡貼滿大概是四十來個麵糰,貼完了就蓋上鍋蓋半蒸半烙。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鍋裡面的水差不多燒乾就揭開鍋蓋,至於多久能燒乾嘛,餅店老闆肯定是有數的,他不用調鬧鐘不用看時間都能把握好烙餅時間。揭開鍋蓋取走鐵圈圈用鍋鏟子去撬動鍋貼饅頭,撬起一片就順著鍋沿鏟一圈將一整鍋的鍋貼饅頭整個剷下來放到另外一個盆子裡晾涼,這時候就是一邊晾涼一邊賣啦。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餅店做特色麵食,一口鍋能做四十多個,七旬老大爺說他從小好這口

鍋貼饅頭跟鐵鍋接觸的那面是脆脆的,吃起來軟硬適中。有的人喜歡吃冷的鍋貼饅頭有的人喜歡吃熱乎的鍋貼饅頭,冷熱溫度不同口感也不一樣。鍋貼饅頭這些年一直在漲價,以前五毛錢一根後來一塊錢一根,現在是五塊錢四根。有一位七十來歲老爺爺每天都來這裡買鍋貼饅頭,老爺爺說他從小就愛吃這個,鍋貼饅頭要吃就是剛出鍋帶著熱氣的,這時候只需要稍微晾一會兒就咬下去,脆的那一面嘎嘣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