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包著營養與親情

餃子,包著營養與親情

俗話說: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

確實,餃子好吃,很多人都喜歡吃餃子。

如果想吃的話,我們可以天天吃。

餃子,包著營養與親情

餃子最開始的時候叫“嬌耳”,還有“扁食”“餃餌”“粉角”等叫法。餃子來源於我國古代的“角子”,是從餛飩逐步演變來的。別小看小小的餃子,距今卻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

創意餃子 吃出新意

包餃子的兩大主料,一是餃子皮,二是餃子餡。

大多數情況下,餃子皮是用麵粉+水做的,也有用米粉的。傳統的餃子皮就是麵粉的原色,現在有所創新,用蔬菜汁和麵可做出五顏六色的皮,看著賞心悅目。

傳統的餃子餡以肉餡為主,那是因為之前生活水平有限,逢年過節當然要吃得油膩一點,打打牙祭。現在的餃子餡有葷有素,有甜有鹹,琳琅滿目,應有盡有,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餡料除了經典的豬肉、牛肉、羊肉,還有魚、蝦、蟹黃、海參等海鮮,白菜、豆腐、西紅柿、雞蛋等不一而足。

在除夕春節包餃子時,大家還會把糖、花生、硬幣等包到餡裡,吃到糖寓意生活甜美,吃到花生寓意健康,吃到硬幣寓意財運不斷。好寓意、好兆頭,驚喜連連。

餃子皮、餡兒都有了,接下來的程式就是包啦。在以往逢年過節時,包餃子是家裡非常有儀式感的一件大事。把案板、擀麵杖、麵粉、蓋簾等必需品拿出來準備好,就可以開工了。只見家庭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一片片圓圓的餃子皮在擀麵杖的擀壓下如雪片飛出,這邊包餃子的也不甘示弱,手法熟練地捏擠出一個個漂亮的餃子。大家說說笑笑,不一會兒的功夫,小巧玲瓏的餃子就整整齊齊地擺滿了蓋簾。包餃子是個和諧、溫馨的過程,既烘托了節日的氣氛,又激發了人們的食慾。

餃子,包著營養與親情

做到這幾點 健康吃餃子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大家吃餃子除了節日應景、品嚐美味,也應吃得更健康。那麼,怎麼包餃子、吃餃子才有益健康呢?

合理膳食可以促進健康。食物多樣是實踐合理膳食最基本的原則。《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實現食物多樣,每天至少要吃12種食物,每週吃25種食物。餃子皮是用麵粉做的,屬於糧穀類;餃子餡兒可以包羅永珍,蔬菜、肉、蛋、海鮮等,都可以包進來;調餃子餡時可以加油、鹽……只要搭配合理,小小的餃子就可以輕鬆實現食物多樣。

當然,如果搭配得不合理,不會包餃子、吃餃子,就有可能帶來一些健康問題。關於健康吃餃子的建議有以下幾點:

包,自己動手

有時間的話,還是應該自己動手包餃子,尤其是全家人一起動手,吃出美味、吃出親情,而且更加營養、安全。當然,市場上各種速凍水餃也是應有盡有,購買方便,也可節省時間,但還是少了自己動手包餃子帶來的融融暖意和親情。

肉,適量為宜

不少人喜歡吃“一兜肉丸”的餃子,就圖那一口香。我們平常吃的肉已經不少了,包餃子還是儘量多放蔬菜、少放肉,或者直接做成素餡餃子。做餡時用的肉不要太肥,有時間的話可以自己動手剁餡,乒乒乓乓地才有節日氣氛。

油,點到為止

許多人調餃子餡時,覺得只放肉香味不夠,還要另加好多油。口味要講究,健康也要注意,我們吃的油已經過量了,油多容易影響健康,所以應該點到為止。

菜,留住營養

由於蔬菜中含的水分比較多,用蔬菜做餡時怕餡太稀,大家都習慣把蔬菜中的水分擠出去倒掉再拌餡,這樣等於把其中的營養素也給倒掉了。菜需要擠水的話,最好把擠出來的水分用來打肉餡,以免營養白白流失。

鹽,儘量少放

油多了,口感會有點膩,多加鹽或醬油,口感會變好,可鹽吃多了,血壓就會升高。所以,油適量,鹽也要儘量少放。

吃,煮著最好

餃子可以煮、蒸、煎、炸等。用煮或蒸的方法,餃子中的營養流失較少,也符合中國飲食文化的內涵。

(來源: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