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菜的四大地方風味(下)

南京菜中的河蝦菜品也很著名,特別是現代南京廚師用蝦製成的各種形象菜品,如鳳尾蝦、宮燈大玉等。而且,尤其善用河蝦製成茸泥(南京俗稱為蝦締,可分為硬締、軟締、嫩締),再造型製出形態各異、風味獨特的菜品,如形象逼真的桂花蝦餅、蘋果蝦、炸蝦球等。

蘇錫菜主要以蘇州、無錫兩地組成,擅烹製河鮮、湖蟹、蔬菜等,菜點注重造型,菜品清新多姿,講究火候,善於調味,口味略甜。蘇錫地區的烹調早在2500多前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很高的造詣。《風土誌》載“吳王闔閭女,驕恣,嘗與王爭魚炙,怨恚而死”。為爭吃燒魚,竟鬱怨而死。吳王還築魚城以養魚,置冰室以藏膳饈。《姑蘇志》記有:“吳地產魚,吳人善治食品,其來久矣。”

隋唐以來大運河開通,姑蘇客商雲集,船宴盛行。吳郡進獻隋煬帝的蜜蟹,“貼以金龍鳳花鳥,為食品第一”。五代時的“玲瓏牡丹蚱”,唐時民間取荷葉包食品以增香味,白居易就詩云:“就荷葉上包魚蚱”。據《虎丘山志》載,唐敬宗寶曆元年(825年)白居易任蘇州刺史,興修水村,建“白公堤”,乘船宴遊虎丘從官府走向民間,使蘇州船點進一步發展。蘇錫一帶,河湖密佈,盛產魚蝦,蘇州之西又臨太湖,三萬六千頃茫茫太湖盛產銀魚等淡水產品,這使得蘇錫菜餚以水產魚饌為主的風味特色在唐宋時期基本形成。宋代隨著政治中心的南移,蘇州飲食業興旺發達,當時蘇州官辦酒樓就有花月、麗景、跨街、清風、黃鶴等。

蘇菜的四大地方風味(下)

明清時期江南經濟進一步發展,周履靖在蘇州人韓奕所撰的《易牙遺意》一書的序言中說,他按《易牙遺意》中的方法做出的菜“不鞔胃,淡不槁舌”,與今日蘇州菜肥而不膩、清而不淡的風格一脈相通。清康熙、乾隆時期蘇州飲食業十分繁榮,乾隆年間常輝所撰的《蘭舫筆記》中說“天下飲食衣服之侈未有如蘇州者”。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在蘇州停駐。清《清稗類鈔》中指出的十處“餚饌各有特色者”便有蘇州,足見當時蘇州烹飪之發達。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吃在蘇州,穿在杭州”,“一出門來兩座橋”的蘇州,“蘇州美,無錫富”,太湖之濱的名城無錫也是著名的旅遊和美食聖地。蘇錫一帶歷來都因其風景秀麗為諸多文人雅士、官宦商賈的流連忘返之地,如今更是全國重點旅遊城市之一,因而蘇錫菜點在國內外的聲譽與日俱增。

蘇錫名菜中的蓴菜餘塘魚片、清燴鱸魚片、四鰓鱸魚湯菜等都深受歡迎。太湖蓴菜,人稱“江東第一妙品”,鮮美、滑嫩、清香,常用來做湯菜或炒菜,“尤宜蓴魚羹”(《吳郡志》)。

在我國曆史上有“蓴鱸之思”的著名故事,據《晉書·張翰傳》記,蘇州人張翰(字李鷹)在洛陽當官,“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蓴羹、鱸魚膾,曰:‘人生貴適志,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自此,“蓴鱸之思”成了思鄉之詞。蓴菜塘魚片、四鰓鱸魚湯等菜不僅菜餚精美,還因與思鄉有聯絡而深受港澳、臺、海外僑胞等顧客的歡迎。

蘇錫傳統名菜還有清乾隆時已有的櫻桃肉;由傳說變為名菜的叫化雞;無錫的典型功夫菜雞茸蛋、梁溪脆鱔;用太湖名產銀魚製作的香松銀魚;無燈船上的必備之船菜——白湯大鯽魚等。

徐海菜指自徐州沿東隴海路至連雲港一帶地方風味菜(連雲港古稱海州,故這一區域稱為徐海)。地處蘇北的徐州、連雲港一帶,北鄰山東。秦漢時期,徐州一帶的反秦主要人物劉邦、項羽及後稱為漢三傑的張良、蕭何、韓信等人物在此聚眾收兵,一時商販雲集,市肆飲食振興。

《漢書》記有:“漢穎川尹暹為徐州刺史,以小銅釜甄,一日十炊。”當時已有“龍鳳宴”、“八盤王簋”等。近年來徐州出土的漢畫像中,有關烹飪方面的不少,如有烹飪原料雞、魚、兔、雁、鹿等;有庖人憑案宰牲、燒火做菜等場面。唐宋時韓愈曾任徐州通判,自制燒魚後稱為“愈炙魚”;自稱“老饕”的蘇東坡在徐州任州牧之職二年,他的四道菜被稱為“東坡四珍”。明代食療菜在徐州廣泛出現,當時徐州有一家易牙菜館是為易牙當年落腳徐州而得名,據傳該菜館有四種風味,流傳於世的菜,即養心鴨子、四諦丸子、杏仁豆腐、三正雞。

徐海風味以鮮鹹為主,五味兼蓄,併兼有齊魯風味。名菜有霸王別姬、沛公狗肉、彭城魚丸等。

未完待續……

這裡是你的移動文學圖書館:有小說、散文、詩詞,還有歷史典故,更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寫作技巧方法等。本號是一個傳播傳承純文學的平臺,拒絕網路爽文“小說”!

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兒!關注本號,一起來讀書養性、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