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前言:

說起古代朝廷機構,尤其是政治機構,那可真讓人頭疼不已,從秦朝開始到最後的明清,基本上每個朝代都有所保留但又所有改變。秦漢時期為典型的三公九卿制,到了魏晉南北朝開始逐漸向三省六部制過渡,唐宋則以兩府製為主,明清又變成了內閣制。

《管子·禁藏》:“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淵之下,無所不入焉”

,各個朝廷的政治機構雖然一變再變,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永遠都圍繞著中央集權,所有制度的改變也都離不開維護君主利益這一核心思想。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翰林院遺址)

不過在此期間有一箇中央機構卻可以說是十分神奇,它由唐玄宗設立,在明朝發揮到極致,在文人墨客眼中它更像是金子一般的存在,這就是翰林院。只要能透過考試進入這裡,以後的人生將會風光無限。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不同尋常的機構,裡面的官員卻最多隻能官居五品,甚至都不如地方州府官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它在歷史上又有著怎樣的重要地位呢?

皇帝決策“智囊團”,朝廷官員“儲備庫”

歷史上有這麼一句話來評價明代翰林院,那就是“翰林之勝,前代絕無也”,

從制度上來說,最初的翰林院是一個朝廷的考議制度,也是一個詳正文書和諮議政事的地方,做的事情大多是一些輔助皇帝處理政事的工作,簡單來講就像現在的秘書職位,但這一切在明代開始逐漸發生轉變。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翰林院內部)

古代“勞模”朱元璋

“古代皇帝千千萬,勞模第一朱元璋”,雖然這句話更多作為一種調侃,但也不得不說朱元璋工作起來那可真的是有著不要命的精神。

在明代之前,朝廷是有著這麼一個重要職位的,那就是丞相,皇帝拿不定主意,丞相出謀劃策,久而久之他便會得到一部分皇帝的權力,幫他一起管理整個國家。從表面來看這本是下臣替皇帝管理的關係,但往深了來講,它還存在著一個分權制衡的原理。

能做到丞相這一職位的人,腦子都不會太笨,面對有能力的皇帝,他們的才華能被很好地發揮出來,但遇到水平一般的,就很有可能出現皇帝反被丞相制約的局面。

這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我們的曹操,曹丞相了。在當時那個風起雲湧的年代,他不僅憑藉聰明才智成功擠進政局,更是在漢獻帝時期“挾天子以令諸侯”,把年僅十五歲的皇帝當成自己的傀儡。雖被人尊稱一聲“丞相”,但卻做著天子應該做的事情,不僅如此,在他逝世之後還被後人追封了“太祖武皇帝”的稱號。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曹操畫像)

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數不勝數,而朱元璋對此更是心知肚明,那為避免此類情形再次發生,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直接廢除丞相。

沒有丞相幫助處理政事,那所有的事情就只能自己親力親為,但好在朱元璋身體倍兒棒,吃嘛兒嘛兒香,幹起事兒來也任勞任怨,據史料記載,朱元璋僅在洪武十七年的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這八天裡面,就收到了一千六百多份公文,總計三千三百多件事,平均下來每天就要看兩百個公文,處理四百多件事情,可見他的工作量是多麼龐大。但就算這樣,他還是毫無怨言的一直工作到退休。

不過事可以自己來幹,但腦子卻很難一直高負荷運轉,由於沒有了丞相給他出謀劃策,翰林院便開始被重用起來,成為皇帝的新“智囊團”。

這一方面是因為翰林院學士都是透過科舉層層考試進到這裡,文化水平很有保障,另一方面,翰林學士們的官職都不是太高,大多為六品、七品之類,最多也就五品。人多再加上官職較低,就很難像丞相那般做到獨攬大權。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朱元璋畫像)

進入翰林,未來可期

翰林院除了被當做皇帝“智囊團”以外,在官員選拔方面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明史·職官志》記載:“通計明一代宰輔一百七十餘人,由翰林者十之九。”透過這句話我們就不難看出,明代的翰林

院可以說就是朝廷官員的“儲備庫”。

簡單來說翰林學士們首先需要透過篩選進入,然後給予一個較小的職位,在裡面鍛鍊,甚至多個職位輪換學習,還有上級官員親自帶領,等你熟練了,再正式給你分配適合的位置。

對於翰林院在明代這一作用的增加,錢穆先生可謂是十分欣賞,並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對其大為誇讚,在他看來,全國各大學子透過基礎知識考察之後進到這裡,不但可以進一步進修讀書,同時還可以學到不少政治方面知識,一旦國家需要,直接就能從這裡挑選出合適的人才使用,可以說是十分有效。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翰林院牌匾)

不僅僅是官員,明代很多大學問家、書法家等也都出身翰林,他們也許最終沒有做到大官,就只是五品官員、六品官員,但從百姓角度來看,在當時那個時期,能當一個五品官員都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了,

只要考入翰林,且不犯嚴重錯誤,那就意味著你後半生都可以舒舒服服的一直生活下去。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明代開始,科舉考試呈現大熱趨勢,全國上下只要讀了點書的,就沒有不參加考試的,不過有的人有真才實學,而有的人則可能許多年都難以考中,但不管是誰,他們都希望透過科舉來改變自己一生,那想要透過科舉進入翰林院到底有多困難呢?

寒窗苦讀,只為高中狀元

在明朝剛剛建立之初,很多人認為朱元璋會在政治制度上完全沿用元朝的形式,畢竟他幾乎照搬了所有前朝機構設定,中書省、左右相、下設六部等等,但有一件事卻出乎他們意料,那就是對讀書人的重用。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1、科舉制迎來春天

我們都知道科舉制度最初並不是由明朝建立,而是在唐朝就有,只不過唐宋時期的科舉制對百姓實在不太友好,每年錄取名額少得可憐,許多人看著這個招錄數字根本連想試一試的衝動都沒有。

然而到了明代洪武三年,朝廷突然決定實行擴招,這下子所有人都瘋狂了。

中國古代官大於商,商人的地位是十分低下的,對那些有抱負的人來說誰不想有個即具備發展前景同時又十分體面的工作呢?但能做官的畢竟只佔少數,而科舉擴招的訊息卻激起了所有想做官人的想法。

可以說在當時,有不少人放棄了自己原有的工作,選擇以讀書為業,就只為參加科舉,也正是這一舉措,為之後明朝文官勢力打下了十分堅實的基礎。

2、高中狀元,茹苦含辛

在如今的影視劇裡,不管是真是假,是否有歷史依據,彷彿考一個狀元看起來都並不是一件什麼了不得的難事,但在現實當中,想要在明朝考中一個狀元,那可真的是難上加難。想要深入瞭解,我們就先來看看明朝科舉制度到底是個怎麼樣的情況。

在當時,科舉考試大體可以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院試、鄉試和會試。

你得先過了院試,才能參加鄉試,通過了鄉試才能參加會試,而僅僅院試其實就能篩掉一大批人。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科舉考試放榜)

參加院試的考生在當時被統一稱為童生,但童生可不代表全部都是孩童,可能一個七八十歲的老人來參加考試,一問也是童生。透過這層考試的,他們將得到一個新的稱號——秀才。

秀才其實也很難考,院試考完一般會分六個等級,這裡面只有一、二等級才被稱為秀才,也才有資格參加鄉試,而其他人就只是陪跑,身份依舊童生。但不管怎麼說當上秀才也有不少好處,最起碼在別人看來,你已經是個知識分子了,並且還可以免除個人徭役,見到縣長甚至不用下跪,但這離當官還是差著十萬八千里遠。

下一步,鄉試。其實鄉試並不是在鄉里考試,它已經由省一級來進行統一組織,最重要的是,鄉試並不是年年都有,而是三年一次,且考試名額有限。如果你真的能參加上,還完美透過考試,那恭喜你又進一步,並獲得了舉人稱號。

舉人與秀才相比那

可是完全不同,只要你是舉人,那就證明你已經有資格去做官了!不過遺憾的是,只是有可能,不代表一定能,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對於朝廷來說,官員雖多,但位置十分有限,比如今年有十個人考取舉人,但卻沒有一個官位出現空缺,那這十個人就只能原地待命,等什麼時候出現空位,他們工作才能有所著落。

但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邁出了重要一步,前途十分光明,說到這裡,想必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在《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會高興到發瘋了吧。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范進中舉漫畫)

獲得舉人身份的考生們,就可以來到第三個層級,準備參加會試,而這也說明你真正走出了家鄉,正式向京城進發,能參加會試的人數就已經不算很多了,他們是來自各個省份的精英,然而在這場考試中,卻只有三百位能脫穎而出成為貢生,對沒錯,就是貢生,不是進士。

我們通常所說的進士其實並不是透過會試選拔出來的,而是殿試,這場考試將會由皇帝以面對面的方式親自提問,貢生們則在下面低著頭,戰戰兢兢地回答問題,聽候命運安排。

殿試考試結束,成績將會由皇帝和眾大臣共同打出,並分為三甲,第一甲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榜眼和探花,也就是本場考試前三名。二甲三甲人數不定,但都會被稱作進士,不同的是,一甲叫做進士及第,其他叫做進士出身。

這其中只有前三名的狀元、榜眼、探花能直接進入翰林院成為一名官階六品、七品的小官,做一做編撰之類的工作,當然二甲人員也有機會,只不過要透過再次選拔,有才可能進入裡面。

可見,想透過科舉進入翰林院可真的是比登天還難。

3、讀書人的最高榮譽

你可能會認為,在科舉考試當中,狀元就已經是最厲害的人物了吧?但其實並不是,在當時的讀書人眼中有這麼一個身份擁有無上光榮,就連狀元都要避讓三分,這就是“連中三元”!

首先我們先解釋什麼叫“元”,我們知道在最後一場殿試裡面,第一名被我們稱作狀元,但其實在之前兩場考試中,第一名同樣擁有不一樣的稱呼。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科舉制考試現場)

如果你參加鄉試並獲得第一,那你不僅會成為舉人,更會被稱作“解元”,這就是第一元,之後你去參加會試,同樣獲得了第一,這時你不僅叫做貢生,還將獲得稱號“會元”,如果你在此基礎上還十分幸運的獲得了“狀元”,那你將會受到所有讀書人的崇拜,因為你就是“連中三元”。

你可能會覺得這實在太難了,歷史上真的有“連中三元”之人麼?

史書上記載,在明朝將近三百年的歷史當中,獲“連中三元”的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商輅,他於明朝正統年間考取狀元,並在明朝歷史上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不過透過其他歷史資料我們可以知道,獲得“連中三元”的人,除了商輅其實還有一人,那就是在洪武年間考取狀元的黃觀。

可能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這是因為他在之後為官之時被永樂所忌,並最終將其名字劃掉,這才變成了只有一人。

雖然透過科舉我們可以很好地將人才集中到翰林院這個地方,但久而久之,這種制度存在的問題便開始逐漸暴露出來。

最初,在京城當中,名門望族和皇族分支勢力十分強大,但隨著科舉的不斷進行,文人們越聚越多,這便逐漸形成了一股科舉勢力,也就是明朝著名且特殊的文官群體。他們雖然官職不算很高,但勢力卻不容小覷,上可以直接威脅皇帝,下可以直接統治百姓。

並且在他們自身內部也是有著十分明確的等級劃分,所有官員,十分看重出身,如果你是一個舉人出身的從四品官員,哪怕對方官職都比你低,那你也沒法參加進士們的會議。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此外,在一群進士裡面,他們還會區分自己是何時考中進士,不管官居幾品,只要年份靠前,輩分就越大,自然越受尊重。

最後便是比較名次,看你這個進士是三甲中的哪一甲,二甲三甲雖都不能直接進入翰林院,但二甲在三甲面前依舊更能抬得起頭。

萬事有勝必有衰,翰林院的權利在內閣出現的同時,就開始逐漸衰退,那內閣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它與翰林院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內閣首輔,官逼帝王

雖然朱元璋在最初廢除宰相這一行為之時,確實是想在一定程度上將君主權力集中,不受外人干涉,為此他自己可以一天一夜幹活不吃飯不睡覺,可他的子孫也能像他一樣麼?此外他犯得最大一個錯誤就是無視規則,歷朝歷代沒有哪個皇帝不知道宰相分權,但又有幾個真的廢除?不是他們不想廢,而是沒法廢。

朱元璋本來想著自己的這一套制度能流傳千年,造福千秋萬代,但沒想到在下一任皇帝這裡,便出現了端倪。

朱棣本想像父親那樣,兢兢業業一心處理朝政,但不是他不上心,更不是他偷懶,而是自己真的做不到,這可怎麼辦?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明朝內閣官員畫像)

就這樣,朝廷中一些較有名望的大學士們便被朱棣集中起來,成立了一個團體,他們與翰林院相互配合,幫皇帝處理政務,而這就是內閣的最初形態。只不過隨著時間的發展,內閣權利越來越大,翰林院權利越來越小,最終變成了一個普通的文秘學術機構。

不過他們權利雖然變小了,但卻有了不一樣的作用。

首先就是資歷,在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也就是說,想要進入內閣,你不是從翰林院走出來了,基本就不可能,你只有拿到了這張通行證,才能去到前方更大的舞臺。

另一方面,在內閣出現之後,大部分情況下,內閣職權較高之人都會去翰林院擔任“校長”之職,並在此期間隱秘的為自己尋找未來合作伙伴。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這就要與內閣的選人制度扯上關係了。

一個人想要進入內閣這個核心部門,除了是翰林院出身之外,還需要朝中大臣推薦,而這由誰推薦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如果我們仔細翻閱史書就會發現,很多內閣成員與當時放入內閣首輔,都是翰林院時期的師生關係,而這一層又一層的關係網,也讓內閣勢力變得越來越大,最終出現了不少權比天大,甚至將皇帝把玩在掌中的內閣首輔,例如高拱、張居正。

可見,此時的翰林院不僅僅是一個為皇帝選官的“儲備庫”,更是一個為內閣提供人脈的“儲備庫”了。

翰林院作為明代官員“儲備庫”,透過科舉考入到底有多困難?

(翰林院遺址)

小結

翰林院在明朝可以說是體驗了鼎盛,但也經歷了衰落,作為一個不同尋常的文職機構,它為皇上、為朝廷、為內閣源源不斷輸送人才,成為培養高階官員的場所,雖然其自身沒有很多實權,但對於朝廷卻又不可或缺,裡面的翰林院學士官階雖然不高,但發展前途卻又是一片光明,想必這就是它自身的獨特之處吧。

參考文獻:

《正說明朝十六帝》

《明史紀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