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丨恩施:戰貧過後“振興時”

路好了,水足了,產業興了

恩施:戰貧過後“振興時”(上篇)

半月談記者 譚元斌

春夏時節,半月談記者先後走訪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0餘個偏遠村莊,深切感受到脫貧攻堅戰給這個共和國最年輕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帶來的深刻變化。戰貧結出的累累碩果,寫在群眾的臉上,溢在群眾的話裡,映在群眾的生活中。

半月談丨恩施:戰貧過後“振興時”

恩施市屯堡鄉田鳳坪村絕壁引水工程 楊順丕 攝

水泥路通到家門口

走進恩施州利川市謀道鎮中壩村,整潔的通村道路迎面而來。這裡曾經只有一條破爛不堪的村級公路,通行條件極差。“當年20多公里公路都是老百姓自己出工靠人力挖的。”中壩村黨支部書記冉順祥告訴半月談記者。

在脫貧攻堅中,中壩村硬化村組級公路26公里,新修產業路1。3公里,到組硬化路達到100%,全村1200多人的出行和物資運輸難題徹底解決。

太陽河鄉茅湖淌村曾是恩施市出了名的深度貧困村,山大人稀,基礎設施十分落後。村民開三輪農用車出行,隨車帶著鋤頭、木棒和鐵錘,走一路,修一路。

短短5年時間,茅湖淌村累計硬化道路68公里,修建砂石路5公里,大部分農戶實現“到家門、上車門”,“出門三輪車、雨天靠筒靴”成為歷史。“我走了一輩子泥巴路,沒想到這荒郊野嶺的也通公路了!”茅湖淌村貓兒洲組村民張龍平說。

據統計,2015年以來,恩施州累計完成交通扶貧專案投資130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8萬公里,實現了所有鄉鎮、建制村和規模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所有縣鄉道和通客運班車村道安防工程全覆蓋,行政村通客運班車率達100%。

“天落水”有了自來水

恩施州為典型喀斯特地貌,山體存水能力差,“吃水難”曾是很多偏遠村莊面臨的“共性問題”。

恩施市紅土鄉天落水村缺水由來已久,全村3000餘人靠天吃水,從而有了“天落水”這個村名。2018年6月,天落水村安全飲水工程啟動。從水源地鷹嘴巖引水至村內,需要穿過1200米高的懸崖峭壁和地勢險峻的起伏密林。引水管道全長約15千米,在三十六彎等絕壁地段,公路不通,全靠騾馬和人力運送管材。

單根管材長4米,重30多公斤,幾十名工人加4匹騾馬,耗時3個多月才將管材搬運完畢。經過1年多時間的施工,引水工程終於完成。“現在政策好,吃水的問題解決了,我們都覺得生活有奔頭。”嚐盡吃水之苦的天落水村馬路口組村民董遠生說。

茅湖淌村500多戶農戶相對集中地分佈在平均海拔1100米的大山中。長久以來,村民們靠收集雨水保障生活。

經過深入勘察,終於在15公里外的寶塔巖村找到了優質水源。2019年,茅湖淌村新修3座水廠、13口小水窖,僅鋪設的主管道就長達20餘千米,村民們再也不發愁了。

據統計,2015年以來,恩施州農村飲水安全專案建設總投資15。5億元,建成農村飲水工程12879處,新建集中供水工程4490處、分散供水工程8407處,累計解決了147。4萬農村居民的安全飲水問題。

在家能致富

3月初,在茅湖淌村秋谷坪組村民鄒開富的院子裡,鄒開富3年前種下100畝大黃開挖,他特地請來4個零工對大黃進行粗加工。

“這個要是種得好,一畝地能掙好幾千。”鄒開富說,100畝大黃和20餘頭在欄生豬承載著他的致富夢。去年,鄒開富賣了40多頭生豬,收入達20多萬元。

茅湖淌村除了發展大黃等中藥材之外,還是一個養豬大村。存欄在千頭以上的大戶有4戶,存欄在百頭以上的有幾十戶,養豬成為該村第一大產業。

村裡發生鉅變,原來搬走的30多戶人家陸續搬回來10多家,家家建起新房,發展起農家樂、民宿等產業。

中壩村55歲的村民王天瓊在蘇州打工10餘年。由於家中老人身體大不如前,8歲的孫子也需要人照顧,今年過完年,王天瓊留守在家,到村裡專業合作社打零工,每天有近百元收入。

“既能掙錢,又能照顧一家老小,一舉兩得!”和王天瓊一樣到村裡專業合作社打零工的共有五六十人,多為六七十歲的老人,組成了一支“老年生產隊”。

據統計,恩施州加強市場主體培育,建立完善“每個貧困村明確一個主導產業、對接2個合作組織、聯結1個龍頭企業、帶動若干貧困戶”的“121+X”產業扶貧模式,全州共建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84家,“六有”合作社2031家、“六有”家庭農場842個,特色產業帶貧率達到94。6%,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貧率達到75%。

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

3月,恩施州宣恩縣沙道溝鎮白水河村易遷安置點村民張遠忠種植的桃林開了花。

“我原來住在白水河村六組的山上,路網不通,日常生活極不方便,更別說搞產業……”講起以前的苦日子,張遠忠直搖頭。2018年搬遷之後,張遠忠鉚足一股勁,在安置點周邊承包土地發展白桃產業,如今騎著摩托車去田間打理桃樹已成常態。

“這個易地扶貧搬遷搞得太好了,我們一家5口住在安置房,一年有一兩萬元的收入,兒子在外面打拼也很放心。”張遠忠說。

“深山峽谷偏遠戶,交通不便難致富。定點安置遷新居,人平兩萬來投入……”白水河村易遷安置點文化廣場上,喇叭裡傳來易遷居民自編的快板。

在恩施州建始縣花坪鎮漆潦村,招商引進的農業公司投資建設農業產業科技示範園,租賃農民土地近400畝,透過用工帶動附近安置點易遷戶月人均增收2000餘元。

在建始縣龍坪鄉楂樹坪村易遷安置點,招商引進的建築公司實行“公司+易遷戶”經營模式,易遷戶提供安置房,公司出資集中打造民宿,易遷戶既可在家當“老闆”,又可到公司務工,月工資約4000元。

據統計,恩施州易地搬遷扶貧累計投入資金138億元,建成集中安置點1425個,累計搬遷7。28萬戶24。3萬人,實現建設任務、搬遷入住、拆舊復墾、搬遷貧困人口脫貧率、有勞動能力搬遷家庭就業率5個100%目標。

精氣神有了,新動能足了

恩施:戰貧過後“振興時”(下篇)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恩施州在脫貧攻堅戰中培養了好乾部,建立了好機制,催生了新業態,為鄉村振興蓄積了能量。

兩千“尖刀班”駐村啃硬骨頭

2018年初,隨著脫貧攻堅進入關鍵階段,恩施州統籌整合駐村幹部、包村幹部、村“兩委”幹部,組建了2438個戰貧“尖刀班”,全力“攻城拔寨”,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工商銀行湖北省分行幹部吳健支援恩施州脫貧攻堅,到來鳳縣翔鳳鎮檀木灣村駐村5年,主動放棄單位輪換,堅守前線,為扶貧私家車跑了近16萬公里。

恩施市屯堡鄉田鳳坪村“尖刀班”成員羅方宇、楊文清帶領村民尋找水源,身先士卒,下絕壁、鑽巖洞,終於在洞內一公里深處發現清泉,一項絕壁引水工程,徹底解決了村內183戶、780人的缺水難題。

為找到滿意水源,恩施市太陽河鄉茅湖淌村“尖刀班”,先後6次進山勘察,足跡踏遍每個山頭。

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等單位駐村幹部組成的建始縣茅田鄉雪巖頂村“尖刀班”,多渠道籌集資金數千萬元,修建水泥路38公里,鋪設水管近40千米。多年努力,平均海拔1500米的雪巖頂村基礎設施大改善,搖身一變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

村組織“緊螺絲、固底板、上發條”

恩施州強化黨建引領,以“尖刀班”為依託提升村級組織戰鬥力。

恩施州鶴峰縣鄔陽鄉三園村“尖刀班”開展“114”幫學提能工程,由駐村幹部一對一幫扶村幹部“學理論、學技能、學方法、學規矩”。在村裡開辦的電腦“學習班”,村幹部學打字、表格製作、檔案編寫、規範化會議記錄、會議主持,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透過學習理論知識和與群眾打交道、為群眾服務的工作方法,以及清正廉潔規矩,村幹部的思想認識、能力素質得到系統性提升。

雪巖頂村“尖刀班”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強化幹部隊伍建設。“尖刀班”摸底發現,全村只有22名黨員,定補村幹部只有村支書1人,黨員幹部新生力量嚴重不足。經過考查,高敏、餘芳等學歷較高的年輕人被吸納到村“兩委”,由駐村幹部結對“傳幫帶”,接受磨練和考驗。

召喚能人返鄉,選拔用好能人,這是恩施州探索出的有益經驗。利川市謀道鎮中壩村黨支部書記冉順祥、茅湖淌村黨支部書記鄭家軍都是返鄉能人,冉順祥曾任重慶市酉陽縣人武部政委、酉陽縣委常委,鄭家軍曾在外經商多年,走上村支書的崗位後,他們善作善成,帶領班子大展拳腳,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樹新風、開思路、強幹勁

地處湖北、湖南和重慶三省市交界的來鳳縣百福司鎮興安村,是“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駐村幹部剛進村時,村民們不信任、不配合:“我們幾十年沒有解決的問題,你們幾個外人能解決?”

面對冷眼,“尖刀班”一班人毫不動搖,一次又一次上門講解扶貧政策。幾年過去,眼見村裡一天天改變,村民的心暖了,駐村幹部成了他們的親人。

“走,打牌去!”這曾是宣恩縣沙道溝鎮白水河村村民楊秀平的口頭禪。白水河村14個村民小組散落在山樑的褶皺裡,貧窮導致很多村民消極懈怠、不思進取。

半月談丨恩施:戰貧過後“振興時”

遊客在來鳳縣翔鳳鎮檀木灣村鬱金香基地遊玩拍照 杜玉婷 攝

白水河村“尖刀班”一手抓生態產業發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村裡有了軍鼓樂和舞龍兩個表演隊,隊員們平時在廣場排演,接到活了就外出表演。年底一算,兩支表演隊,人均掙了將近5000元。“走,跳舞去!”作為軍鼓樂隊隊員,楊秀平的口頭禪變了。

傳承鄉風文明,啟用內生動力。恩施州2300多個行政村全面修訂村規民約,普遍成立紅白理事會、鄉風文明理事會,廣泛開展各類“最美”評選,移風易俗工作“綱舉目張”,實現常態化、制度化。

半月談丨恩施:戰貧過後“振興時”

來鳳縣翔鳳鎮檀木灣村油菜花花海 杜玉婷 攝

新業態釋放新動能

宣恩縣椒園鎮黃坪村因梨而美,因梨而富,黃金梨每年給黃坪村帶來超過千萬元的產值。村裡年遊客接待量超過20萬人次,已有18家農家樂、2家民宿。“以前外出打工的有700多人,現在300多人回來了。”村黨支部書記姚元翔說。

雪巖頂村獨特的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慢生活體驗備受遊客青睞。村裡已投入運營的6家民宿農家樂成立了協會,推動規範化管理。村民劉輝軍從國道邊搬回村裡開辦全村第一家農家樂,年純收入逾10萬元。

檀木灣村集中發展油菜套種硒葵基地300畝,還建起遊步道、桃園、柑橘園和鬱金香園,每到週末,遊人如織。在村民房屋牆體上創作的一系列栩栩如生、富有土家文化氣息的3D壁畫,成為“網紅打卡點”。

在宣恩縣李家河鎮板栗園村,大學畢業生周振元返鄉創業“觸網”賣山貨,種植洋荷、百合、芋頭等農特產品200餘畝,入駐多個電商平臺。2020年,實現銷售額1000多萬元。

在宣恩縣李家河鎮川大河村,“柚王”黃萬明直播帶貨,網民可以線上“認養”,提前包下整樹白柚,並透過影片系統“監督”開花、施肥、剪枝、結果、採摘等過程,確保吃上綠色“放心柚”。黃坪村的黃金梨,也可以網上下單承包梨樹一年的梨。

在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公佈的100個2020年度“全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進步村”中,恩施州有16個。村級集體經濟不再是“空殼”,村級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有了重要支撐。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