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市現率)估值法

“估值”是如何計算的?

當談到企業“估值”,通常來說PC=支付對價/淨利潤。倒過來看:淨利潤/支付對價=“利息”。

例如:企業每年產生100萬利潤,我們支付2億估值,演算法是存在銀行2億現金,每年利息5%,拿到1000萬。PE實際上就是利息的概念。其實藥店是一個辛苦的行業,現在遇到了一個難得的機遇,因為資本近乎於瘋狂,50倍的PE是什麼概念?如果靠分紅50年才能收回投資成本地,如果靠上市2015年-2017年,A股上市公司PE從50倍到30倍左右。資本怎麼掙錢?我個人的觀點是風口過後就是理性的狀態,視窗期轉瞬即逝,這兩年當資本想明白了這兩條邏輯,50倍才能收回成本,抓住這個風口期非常難得。從現在這個行業的現狀來看,醫藥分開和紅利都非常有限,對於一些毛利的衝擊和營運體系的管理期有一定的挑戰,所以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辦法渡過這個陣痛期,這個美好就不能享受到。

1+1+1=融合

基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做的“1+1+1”的整合,這裡面有一定的共性,第一個“1”是資金、第二個“1”是管理、第三個“1”是人心,1+1+1=融合。零售行業是必須做規模的一個行業,我們認為一心堂太小,和其他零售業的同行相比,實在不值一提,因為零售業未來一定會變成一個低毛利的行業。我們現在享受的是一個過程,有一些政策的支援,我們可以做到30點的毛利,但是它並不是一個30點毛利的生意,它是20個點的毛利生意,我們要有一個足夠大的規模,以客戶為導向的方向去做,這樣才能渡過這個陣痛期。

為什麼規模至關重要?我們認為零售業要度過它的生存期才能變成常態化的營運模式;藥店要轉變成以客戶為主導的經營模式比較困難,所以規模非常重要。規模靠什麼來?靠資金。很多企業說融資一個億不夠,十個億也不夠。

藥店培養出管理型的人才鳳毛麟角。第一、需要人數多;第二,管理是一個體系化的工程,不是一兩個人能做的事情;第三,人心,選擇合作伙伴也是一個雙向的選擇的過程,更多的是別人選擇我們,我們以對企業負責、對銷售額負責這樣的初衷來和合作夥伴談合作,對方可以選擇退出企業的經營,也可以選擇為企業做事情,我們只有本著“需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的合作態度才能把人心凝聚在一起。我們對已經進來的銷售額負責,這不是靠管理得來的銷售額,而是靠壟斷出來的銷售額,讓大家在這個城市裡做生意會越來越容易,並且還要做到資金足夠的充分;還有體系化地輸出,讓人心凝聚在一起才能真正做到融合。

上市不是終點是起點

其實退出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很多製造業的公司把上市公司作為終點,作為一個負責任企業,業績始終應該是一個穩定的增長。例如,企業每年5%的複合增長,其實並不高,如果要堅持10年,每年都有20%或者30%的複合增長才有意義。企業上市只是一個起點,而不是退出。另外企業如果做得好的話,我們永不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