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需要怎麼注意,治療蕁麻疹只需這6點,遠離永不復發!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面板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髮癢的情形,如果沒有停止接觸過敏原並加以治療,出疹發癢的情形就會加劇。

蕁麻疹需要怎麼注意,治療蕁麻疹只需這6點,遠離永不復發!

1.注意飲食,避免誘因。蕁麻疹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係,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新增劑的罐頭、醃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於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腖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2.注意衛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溼燥火及蟲毒之類,要避之有時。使生活規律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面板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橡皮手套、染髮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應予避免。患寒冷性蕁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場,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3.注意藥物因素引起的過敏。在臨床中,有些藥物可以引起蕁麻疹,如青黴素、四環素、氯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藥物、多粘黴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等等。

4.積極治療原有疾病。蕁麻疹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面板表現。能導致蕁麻疹的疾病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就有:寄生蟲感染像腸蛔蟲、蟯蟲等;細菌性感染像齲齒、齒槽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癬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經紊亂,甚至體內潛在的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5.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係。

6.採用益生菌預防。補充人體抗過敏益生菌來調整過敏體質,透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對食物、花粉、冷熱等刺激導致的蕁麻疹的治療有著顯著的療效。

蕁麻疹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日常的調養也要注意幾個原則: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 6。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蔔、香蕉、蘋果、橘子、蘿蔔、綠豆、意仁等。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以上這些都有助於體內自然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機制。

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風疙瘩、風疹塊,是一種常見的面板病。蕁麻疹是由於各種因素致使面板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而造成區域性水腫性的損害,典型表現是區域性或全身出現大小不等的風團,劇癢難忍,撓抓後皮疹增多,夜晚多發,持續數小時後消退。可能伴隨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

治療蕁麻疹應以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蕁麻疹的發病原因很複雜,如用傳統的控制方法和治療,如激素、抗組胺類,消炎類藥物治療,一時見輕,但過一段病情又會加重,對孩子身體影響也很大,長期服用對肝腎造成更大損傷。外用一般會選用激素類軟膏,如地塞米松軟膏、膚輕鬆等,雖然能很快控制面板過敏症狀,但是一停用,過敏症狀就會復發,長期使用激素類軟膏會使面板失去正常防禦和自我保護能力,最終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目前的治療蕁麻疹主要包括去除誘發因素、調整自身過敏體質,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敏亦康改善過敏症狀,調整過敏體質,縮短蕁麻疹治療週期。

最新科學新發現抗過敏益生菌對治療各類小兒蕁麻疹有奇效。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透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對白介素(IL-12)的分泌調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抗過敏益生菌菌株組成的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