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能最佳化科研思維的能力

20年前,我因為被課題進展,經費申請等問題困擾,內心多煩惱。煩惱之餘閱讀到了禪學著作,當時被禪學智慧深深吸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一個詞是“正念”。禪學大師們強調做事要用正念,我認為做科研尤其需要運用正念的理念來思考。

01

什麼是正念呢?我當時的理解是:

首先,正念是正確的感覺。用正念思考就是感覺有種正確的感覺,也許不能用理性證明其正確性,但是能夠感受到正確的滋味。

其次,正念是端正的感覺。我們看人喜歡看到儀態端莊,正念正是儀態端莊的一部分,端正給人的感覺也是正念所發出的資訊。

還有,正念是穩重的感覺。有了正念似乎就沒有輕飄飄的困惑,而是一種腳踏實地的體驗,有一種凝重感。再次,正念是平和的感覺。有了正念不再有慌亂的感覺,而是平靜和平的,充滿了自信。

此外,正念是一種平衡的精神狀態。正念不是一個虛的概念,而是可以實際感覺到的心理平衡狀態。用上面的狀態去思考問題,我相信會有很好的結果。但是這種感覺描述的還不夠,正如佛經中為了闡述一個思想,正面闡述往往說不清,那麼就用否定式的定義,所謂否定式定義就是告訴你什麼是不對的,當你明白了那些不對的,自然就能理解什麼是對的。如何思考正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描述。

02

就我個人曾經的經歷和經驗來說,下面的幾種思考方式實不可取的,有害的,甚至是錯誤的。

1

)一舉成名的思想

我們做科研的時候,在很多情況下,不自覺的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我要做一個好工作,發一篇好文章。這個目標自然不是什麼壞事,壞就壞在我們在思考學術問題的時候時不時的鑽進我們的大腦,把正在思考的問題攪渾了,讓我們失去了方向。經常是剛剛有了初步的進展,就開始幻想如果做成了什麼結果,結果會如何如何。最終的結果基本上就是得到了一個或者幾個中等的結果,當初的那種幻想還是不能實現。過幾年會發現,自己當初的設想其實沒有錯,但是就是被那些惡劣的幻想給破壞了,假如沒有那些幻想,也許能夠走得更遠一點,說不定也就真的實現了所謂的夢想。很多做的很好的人也就是比普通人走得稍微遠一點,對,就是遠一點。這一點正是難於達到的。

2

)迎合的思想

我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尤其是選擇課題的方向,選擇課題的技術路線的時候,經常容易想想我們的課題會受歡迎嗎,我們的技術路線是熱門的嗎,我們的工具是不是新潮流。這是每一個年輕人都會做的事,但是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不好的,可能會發表一些文章,但是也就止步於文章。因為在我們的思想中有了迎合大眾口味的思想,就限制了其他很多種可能性,我們就不能真正的得到更好的解決方案。所謂精思獨辯還是強調不要媚俗,不要迎合,這在思考的時候需要儘量避免,一旦陷入就基本沒有什麼大的機會。實際上我們活在某一個圈子裡,很容易受到集體意識的綁架,思路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開闊,因此也就很難獲得很好的機會。

3

)自卑的思想

在求學階段,在剛入道的時候,都會碰到自信心的問題。在大多數時候,我們是不自信的。某一個課題我們不敢碰,某一個想法不敢往下走,因為某某大牛曾經做過,某某文章曾經討論過。這些讓我們給自己排上了一系列的籬笆,那我們的思想就少了若干條可能走下去的路。愛因斯坦在思考的時候,物理學界的人在慶祝物理學大廈的宏偉,他甚至都不是圈子裡面的人。正因為不是圈子裡面的人,他才有機會獨立的思考,不管什麼問題,只要是客觀遇到的都要思考,不管什麼路線,只要合理的,就可以嘗試,不管什麼工具,只要有用,就可以採用。這是真正的獨立。自卑的人是沒有獨立性的,永遠被別人牽著鼻子走。這是最有害的想法。

4

)一畝三分地的思想

我們可能會在某一個時間發現或者發明一個小工具,一個小理論,那麼我們就很容易陷入不斷地耕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的怪圈。具體表現就是,不斷地試圖美化自己的工具或者發現,不斷地推廣自己的工具。這些在商業上是好的,但是對於科學研究,其實不好。有一個說法,那就是說成功在六個月後就會成為成功的障礙。我們做了點工作是好事,但是我們侷限在我們已有的工作上就是個錯誤。因為那些有意義的工作做出來之前沒有一畝三分地,所以才做出來,而現在有了一畝三分地,這就限制了我們思想的自由。客觀的評價自己過去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工作註定就是教學的作用,傳播的作用,練習的作用。沒有必要非要給自己的科研成果不斷地嘗試美化。

5

)大躍進的思想

科學發現是有其基本規律的,有些是不能超越的。好比物理學中的光速的不可超越性,雖然還不能就此斷定真的不可超越,但是顯然即便可以超越,也非很容易的事情。我們自身的基礎,智力,修養決定了我們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只能達到有限的高度,那就不能給自己設定一個超高的目標。這種超高的目標有時候會像吸毒一樣不斷地給自我以刺激,可能會在短暫的時間內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副作用是驚人的。因為目標超高,就會經常採用高風險的路,這跟金庸武俠中經常描述的走火入魔的感覺是類似的。速成,超高,都不是好的方式,絕對是錯誤的方式。

6

)盲目反對思想

逆向思維對於科學創新是有意義的,但是有時候我們為了凸顯我們的特性,刻意的去反對某些現成的成果,這也是有很大風險的。實際上,存在的東西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當然也很可能都存在不好的,或者不合理的一面,但是完全徹底的否定本身就是錯誤的。佛經說,錯誤的反面也是錯誤就是這個道理。我們最好能客觀的評價已有的結果,吸取其合理的一面,改進其不合理的一面,一味的否定也可能會自絕於學術殿堂。如何思考,剛剛有些感悟,但是遠遠沒有結束。但是這是個值得深究的問題,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才可能走得更穩更快更好,我們的科研體驗才更符合我們的追求。用正念思考是個新的體會和嘗試,用正念來克服各種潛意識中隱藏著的不良傾向,也許就能將自己引向真正正確的方向。讀書有悟,撰文以自勉。

03

關於“正念能最佳化科研思維的能力”的例子在世界上很多,例如,19世紀的法國數學家亨利·龐加萊寫道:“我想專心研究一些算術問題,可惜進展不大。我感到很沮喪,所以到海邊待了幾天。”一天清晨,龐加萊在海邊的懸崖上散步,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不定三元二次型的算術變換等價於非歐幾何變換。”

再如,生活在18-19世紀的數學家卡爾·高斯為證明一個定理花了4年時間,但毫無結果。有一天,答案卻像閃電一樣從天而降。連高斯本人都無法說清,4年的刻苦研究和突然出現的靈感之間究竟存在什麼樣的聯絡。

作者本人也是如此,在人生的研究和工作中得益於禪學中的正念。近20年來,我不僅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正念生活,還把正念“禪療”運用於各種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甚至包括精神分裂症在內的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療,集中體現在著作

“禪療四部曲”(分別為《過禪意人生》《做自己的旁觀者》《喚醒自愈力》《與自己和解》)

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