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綠便,除了積食受驚,還有這些原因……

中醫書友會第2915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醫人成長

I

導讀

:接觸此文前,在我自己的認識中,認為綠便情況可見於脾胃虛弱導致的消化不良,以及驚嚇。讀罷此文才知道原來綠便一病從辨證來說有虛證,實證,寒證,熱證,也有虛實挾雜證和寒熱錯雜證。(編輯/閆奇峰)

嬰幼兒綠便辨治點滴

作者/蘇寶銀

嬰幼兒綠便,屬祖國醫學的“洩瀉”範疇,此病四季皆可發生,而以夏秋為多,半歲左右者較為常見。以大便次數增多,糞便稀薄,色綠帶有不消化乳食及粘液為特徵。

從病因上本病可分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以溼邪為主,結合風,寒,暑,熱等外邪;內傷者,責之於脾胃,肝,大腸,小腸,從辨證來說有虛證,實證,寒證,熱證,也有虛實挾雜證和寒熱錯雜證。但體質有強弱,病邪有輕重,發病有長短。

因此,臨證時病情錯綜複雜,一旦治療不及時或誤治,則長期不愈,給治療帶來很多困難,故必須緊緊抓住辨證求因和審因論治的原則,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熱則洩之,若見寒熱錯雜或虛實互見局面則寒溫並治、或攻補兼施。

本病常見證型及辨治如下:

一、寒邪直中

張景嶽曰“夫洩瀉之本,無不由脾胃。蓋胃為水穀之海,而脾主運化”。小兒脾胃薄弱,乃因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況且年幼不能自調寒暖、易外感邪氣,又不知自節飢飽,更易內傷飲食,傷脾胃之陽,中焦陽氣被遏,腐熟水谷失司,水谷不分即可引起本病。

主症:腹冷痛、腸鳴、大便色綠、惡寒肢冷、舌淡苔白、指紋青。

治則:調和脾胃,溫中止瀉。

方藥:益黃散加減。公丁香、訶子肉、砂仁、木香、青皮、陳皮、白朮、茯苓、雞內金、炮姜、炙甘草等。

二、溼熱蘊結

乃因宿食化熱,溼熱交搏,小便不利,熱結旁流,暴注下迫。

主症:腹痛即瀉,色綠微黃惡臭,每日達十餘次,伴煩啼不寧,嘔吐煩渴喜飲(熱重)或渴而不欲飲(溼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苔黃膩,指紋深紫。

治則:清熱化溼。

方藥:葛根芩連湯合六一散化裁。葛根、黃芩、胡黃連、滑石、藿香、佩蘭、車前子、厚朴、陳皮、神曲、甘草。

三、肝旺脾弱

《片玉心書》曰“小兒純陽之體,陰陽不可偏傷……大抵脾胃常不足,有餘肝氣須防”可見小兒具有“肝常有餘,脾常不足”的特點,春木肝旺、中焦受克、運化常失司。

主症:煩燥哭鬧、腹痛即瀉,大便稀薄、色青綠、腹脹腸鳴、噯氣食少,伴發熱、舌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緩。

治則:洩肝健脾。

方藥:痛瀉要方合四逆散化裁。陳皮、白芍、防風、白朮、柴胡、枳殼、木香、胡黃連、車前子、甘草。

四、驚恐

因於驚恐、乳食不化、清濁不分、瀉下生矣。

主症:大便色綠如苔蘚、挾泡沫、睡不安、腹痛多啼、而青、指紋青。

治則:安神鎮驚。

方藥:益脾鎮驚散。黨參、茯苓、白朮、鉤藤、硃砂、炙甘草。

五、寒熱挾雜

脾胃臟腑相連,溼土同氣;陽旺之軀,溼邪多從熱化,歸於陽明,陽明有熱,易傷陰津,往往積熱化火。陰盛之體溼邪多從寒化,聚於太陰,太陰陰土每見寒凝,濁滯,脾胃素弱,誤下,升降之機逆亂,寒熱錯雜之邪幹格中焦,形成腑熱髒寒,上實下虛,上下格拒之局。

主症:瀉清稀便,每日達十餘次,色綠挾粘液或不消化奶瓣,小便清長,面色略黃,四肢不溫,煩躁哭叫,嘔吐,肛門發紅,苔薄白,舌尖紅,指紋青略紫。

治則:寒溫並治,苦降辛開,消結補虛。

方藥:半夏瀉心湯化裁。半夏、胡連、白朮、黨參、乾薑、葛根、木香、砂仁、車前子、麥芽、神曲等。

六、脾胃虛弱

張景嶽曰“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溼,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致合汙下降而瀉利作矣。”脾屬土,而惡溼,脾陽不足不能溫運水谷,致水溼滯留,形成此證。

主症:大便溏薄,色綠挾粘液,腸鳴漉漉、肚膨而脹、虎紋隱伏不露,伴納呆、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脈緩而弱。

治則:健脾益胃。

方藥:參苓白朮散化裁。黨參、茯苓、白朮、扁豆、陳皮、苡仁、山藥、麥芽、姜半夏、木香、砂仁、車前子。

【病案舉隅】

某男,5個月,生後月餘受風積乳而病洩瀉,時而綠便,每日達8-9次,久服中西藥物不效,反覆纏綿二月,四肢作涼,舌淡苔白,虎口紋伏,色淡紅而不顯。此乃久瀉中寒,脾陽不足,予以調和脾胃,溫中止瀉,方選益黃散加減:公丁香1。5g,訶子肉4g,砂仁3g,木香3g,青皮3g,陳皮3g,茯苓6g,白朮3g,雞內金6g,大棗2枚,炮姜3g。服藥二帖後綠便已止,其症均減,擬以附子理中湯化裁鞏固療效。

嬰幼兒綠便治療時要注意小兒易寒、易熱、易虛、易實的病理生理特點,尤其切忌暴飲暴食,否則重傷脾胃。臨證用藥要考慮《醫宗必讀》提出的四個不可原則:“補虛不可純用甘溫,太甘則生溼;清熱不可純用苦寒,太苦則傷脾;兜澀不可太早,恐留滯餘邪;淡滲不可太多,恐津傷陽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