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素是怎麼形成的

我們人體的甲狀腺功能會隨著年齡、性別、精神和身體應激狀況以及周圍環境的變化而有很大差異。在胎兒頭三個月發育所需的甲狀腺激素是由母體供給的,三個月以後開始自己合成甲狀腺激素,但因血清蛋白較低,T4濃度偏低,直至妊娠28周後逐漸上升,出生時可達正常水平;出生後幾天內甲狀腺功能呈生理性亢進狀態,以後逐漸降至正常;青春期人的甲狀腺功能活動達到最高峰,50歲以後逐漸降低。

甲狀腺素是怎麼形成的

正常人的甲狀腺每天分泌約80~100微克的甲狀腺激素,其分泌量所以能保持相對恆定,主要是透過下丘腦的促甲狀腺釋放激素、垂體的促甲狀腺激素和甲狀腺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

甲狀腺素的形成

1、合成:甲狀腺激素主要有甲狀腺素,又稱甲碘甲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T3)兩種,它們都是酪氨酸碘化物。

(1)、甲狀腺腺泡聚碘:由腸吸收的碘,以I-的形式存在於血液中,逆著電化學梯度,以主動運輸的方式運轉進入甲狀腺上皮細胞內。在甲狀腺上皮細胞基底膜上,可能存在I-轉運蛋白,它依賴Na+-K+-ATP酶活動提供的能量來完成I-的主動轉運。

(2)、碘的活化:攝入腺泡上皮細胞的I-,在過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活化,I-的活化, 是碘得以取代酪氨酸殘基上的氫原子的先決條件。如先天缺乏過氧化酶,I-不能活化,將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發生障礙。

(3)、酪氨酸碘化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在腺泡上皮細胞粗麵內質網的核糖體上,可形成一種由四條肽鏈組成的大分子糖蛋白,即甲狀腺球蛋白(TG),其有3%酪氨酸殘基。碘化過程就發生在甲狀腺球蛋白酪氨酸殘基上,10%酪氨酸殘基可被碘化。

甲狀腺球蛋白酪氨酸上的氫原子可被碘原子取代或碘化,首先生成一碘酪氨酸殘基(MIT)和二碘酪氨酸殘基(DIT),然後兩個分子的DIT耦聯生成四碘甲腺原氨酸(T4):一個分子的MIT與一個分子的DIT發生耦聯,形成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

上述酪氨酸的碘化和碘化酪氨酸的耦聯作用,都是在甲狀腺球蛋白的分子上進行的,所以甲狀腺球蛋白的分子上既含有酪氨酸、碘化酪氨酸,也含有MIT、DIT和T3及T4。

2、貯存:在甲狀腺球蛋白上形成的甲狀腺激素,在腺泡腔內以膠質的形式貯存。甲狀腺激素的貯存有兩個特點:一是貯存於細胞外;二是貯存的量很大,可供機體利用50~120天。

甲狀腺素是怎麼形成的

3、釋放:在促甲狀腺激素的作用下,透過濾泡上皮細胞頂端微絨毛以胞吞的方式將腺泡腔內的T3、T4、MIT、DIT、TG吞入細胞內,並與溶酶體結合,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將T3、T4、MIT、DIT分離下來,甲狀腺球蛋白分子較大,不易進入血液,MIT和DIT的分子雖然較小,但很快受脫碘酶的作用而脫碘,脫下來的碘大部分儲存在甲狀腺內。T3、T4釋放入血。甲狀腺分泌的激素主要是T4約佔總量的90%,T3分泌量小但生物活性是T4的5倍。

4、運輸:T4與T3釋放入血之後,以兩種形式在血液中運輸,一種是與血漿蛋白結合,另一種則呈遊離狀態,兩者之間可相互轉化,維持動態平衡。遊離的甲狀腺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少,卻發揮著生理作用。結合型的甲狀腺激素沒有生物活性。

甲狀腺激素對人體起著至關重要大的作用,是人體不可缺少的激素,會影響人體的免疫力以及其他的身體狀況,所以平時一低昂要保護好自己的甲狀腺,如果有什麼不好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