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知|癌細胞真的可以被“餓死”嗎?

健康新知|癌細胞真的可以被“餓死”嗎?

【“餓死癌細胞”為什麼不靠譜?從科學研究角度,帶你瞭解真相】

經常有患者問:是不是應該改變飲食結構,採用生酮飲食,或者全素飲食,爭取“餓死”癌細胞?答案是癌細胞,不是不能餓死,而是很難餓死。

最常見的說法,是因為癌細胞特別喜歡吃糖,如果患者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的話,體內的癌細胞就會因缺乏能量而被餓死。比如,網上有一種著名的方法叫“生酮飲食”,它提倡高脂肪,低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說白了,就是不吃飯,多吃肥肉。很多患者嘗試後都堅持不了,因為這種搭配吃得實在太難受了。

一、生酮飲食或者全素飲食真的有用麼?

首先,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篇嚴謹的對照研究證明,使用生酮飲食或全素飲食能延長患者生存期,或者控制腫瘤進展。

然後,從理論上來說,透過控制飲食來餓死癌細胞也不靠譜。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癌細胞適應性非常強!癌細胞其進化特點之一,就是當環境變化的時候,它們比正常細胞更有可能適應,而生存下來。

二、癌細胞愛吃糖麼?當然愛。

但是不吃糖就能餓死癌細胞麼?不靠譜。事實是,癌細胞愛吃糖,但沒有糖也死不了。

很多研究證明,由於癌細胞生長太快,血管供應跟不上,癌細胞很早就學會了不依賴葡萄糖。當葡萄糖不足的時候,很多癌細胞會改換口味,開始吃別的東西,比如谷氨醯胺(Glutamine)。事實上,很多癌細胞即使有葡萄糖,也更喜歡用谷氨醯胺。

三、餓死癌細胞真的可能嗎?

餓死癌細胞,也不是不可能。但關鍵是如果真這樣做,在餓死癌細胞之前,對能量需求非常大,但適應性更差的其它正常器官,比如腦,心臟,肌肉已經不行了。

事實上,對於腦細胞,除了極端情況,葡萄糖是唯一能量來源。每一天,大腦需要消耗大約100克的葡萄糖,佔了全身葡萄糖消耗的60%。相對腦細胞,癌細胞對吃,遠沒有那麼挑剔,所以比正常細胞更能扛。

四、免疫細胞也很愛吃糖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體內對抗癌細胞最重要的戰士:免疫細胞,也非常需要能量,包括葡萄糖。

就在上個月,《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顛覆性的論文,他們發現,有些腫瘤裡面最愛吃“糖(碳水化合物)”的,不是癌細胞,而是一些免疫細胞!

這個研究的結論還需要進一步驗證,但至少提醒我們,如果過度控制營養和飲食,同時餓死一些癌細胞和免疫細胞,真的很難講是好事,還是壞事。

雖然“餓死癌細胞”的說法已經幾十年了,但到目前為止,依然沒有哪怕一個嚴格的臨床對照試驗,顯示過度控制飲食對患者生存率有幫助。因此目前不值得提倡和推廣。

五、患者要均衡飲食

最近不少臨床專家都呼籲,要重視中國患者營養不良的問題。一些患者,為了餓死癌細胞,不吃主食或者高熱量食物,導致嚴重營養不良,看起來極度消瘦,也沒啥精神。根據目前對免疫和癌症關係的理解,這肯定會降低免疫力,對抗癌反而不力。這些患者犧牲了生活質量,但沒換來生存時間的延長。

目前主流的臨床營養師,是鼓勵患者均衡飲食。在熱量很容易獲取的情況下,適當少吃肉和主食,多吃菜和水果,是沒問題的。如果能保證每天正常的卡路里需求,吃素也可以。但要記住,為了餓死癌細胞而走極端,只是個美好的願望,很可能適得其反,千萬千萬要慎重。

新知來源:騰訊新聞知識官

@菠蘿因子

“餓死癌細胞”為什麼不靠譜?從科學研究角度,帶你瞭解真相

【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需要分情況看待】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vid”:“d3246eposae”,“img”:“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ls/0/13538099336_640480/0”,“desc”:“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

新知來源:騰訊新聞知識官

@微創外科雙5槍

【想知道自己的腎好不好?簡單,看這3點!】

一、看尿液顏色

健康的腎臟排出的尿液是清澈而少泡沫的,顏色是淡黃色或黃色的。如果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就要警惕並儘早到醫院就診:

1。肉眼血尿

肉眼血尿可見尿液呈現紅色、粉紅色、濃茶色或醬油色。

2。泡沫尿

尿液排出後呈現泡沫多,綿密細小如啤酒,經久不消散。

二、看是否水腫

腎臟是人體代謝水分的重要器官,腎臟不健康,很容易出現水腫的情況。容易發生水腫的部位:眼瞼、腳踝腰骶部。如果晨起上述部位出現“凹陷性水腫”就是按壓後鬆開,水腫的凹陷數秒內未恢復的現象,要警惕腎臟可能出現問題了。

三、看血壓

健康的腎臟水鈉代謝正常,可以幫助人體維持穩定的血壓。如果腎臟出現了問題,常會出現異常升高的現象。

護腎定期要做4項檢查,最好每年進行一次:

1。尿常規檢查

檢查尿液簡單又經濟,是發現腎臟問題的首要檢測專案之一,大多數腎臟問題可以在尿液中表現出異常。

2。尿微量白蛋白/肝肌酐比值

也是發現腎臟問題的首要檢測專案之一。很多腎臟疾病會更早地表現出它的異常,如高血壓、糖尿病或肥胖導致的腎臟病。

3。泌尿系統B超

操作簡單、無創,是常規檢測方法之一,能直接觀察腎臟的大小、輪廓、位置及內部結構。檢查可以提早發現腎囊腫、腎臟腫瘤、腎結石和腎積水等疾病。

4。腎功能檢查

透過抽血的方式檢測血液中腎臟功能相關的生化指標,可以直觀的反映出腎臟功能是否存在問題。根據膳食指南推薦,每日鹽分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

日常護腎做到這4點

1。吃淡點

飲食中的鹽分95%由腎臟代謝,攝入太多鹽分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導致血壓升高,從而誘發腎臟疾病。

2。不暴飲暴食

吃太多蛋白質,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負擔。大量飲酒很容易出現高尿酸血癥、高血脂等代謝疾病,誘發腎臟疾病。

3。不憋尿

尿液在膀胱中瀦留時間過長,可能導致細菌繁殖,感染尿路。頻繁的泌尿系統炎症,可能會逆行蔓延到腎,影響腎臟功能。

4。喝夠水

健康的成年人,可以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大約一次性紙杯的7~8杯水。長時間喝水太少,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腎結石。

如果有水腫、心力衰竭及腎衰竭等情況,需要遵從醫生的指示。

新知來源:騰訊新聞知識官

貓大夫醫學科普

想知道自己的腎好不好?簡單,看這3點!

【乙肝病毒DNA低於參考值,代表體內沒有乙肝病毒嗎?醫生告訴你】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HBV DNA低於參考值,代表體內沒有乙肝病毒嗎?醫生告訴你”,“vid”:“o3246mf076d”,“img”:“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ls/0/13539815440_640480/0”,“desc”:“HBV DNA低於參考值,代表體內沒有乙肝病毒嗎?醫生告訴你”})

新知來源:騰訊新聞知識官

@感染科龍醫生

【健康飲食加運動,身體為什麼反而變得更脆弱了?】

一、所謂健康飲食其實是營養不良

有人說:很注意健康生活,戒掉高油高鹽的食物,減少吃肉,至少兩頓吃全谷雜糧,而且每天都有氧運動一個小時,加上肌肉運動半個小時。但感覺身體好像是越來越差了,抵抗力也不行了。

大部分情況下,是因為營養跟不上。自以為是「吃得健康」,其實每天才攝入一千五六百千卡的熱量,還達不到輕體力活動女性的標準,等於是天天吃減肥餐。而運動量卻過大了,每天又多消耗了四五百千卡的熱量。體重在正常範圍中,根本不需要減重,卻成年累月「少吃多運動」。結果是日子久了,身體過度消耗。

二、運動量要適合自己,不要在疲勞狀態下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普通健康人每週中強度運動 150 分鐘就可以了。每天30分鐘,每週5次,或者每次50分鐘,每週3次。並沒有推薦每個人每天運動兩個小時。即便真的體重過大要減肥,每天運動1~2小時也就可以了。當然,具體到每個人,運動多長時間,多大強度是最合適的,還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些人體能好,食慾好,睡眠足,可以承受很大的運動量;也有些人本來體弱,消化吸收能力跟不上,或者工作勞累,休息不足,還要勉力運動,身體就日益透支,逐漸變弱。

另外不要在疲勞狀態下勉力運動,容易出現各種運動傷害的情況,得不償失。

三、運動強度越大,對血糖控制越有幫助嗎?

可能很多人認為,運動至少會幫助改善血糖控制,強度越高,效果越好。其實不一定。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讓受試者在 4 周時間中,前三週逐漸加量,每週分別做 36 分鐘、90 分鐘、152 分鐘的高強度間歇運動。第四周降低到 52 分鐘。同時,對他們進行血糖監測和葡萄糖耐量試驗,並測定線粒體呼吸功能。

結果發現,第一週和第二週,各項指標有改善;但在第三週反而指標變差,到第四周運動減量,但仍然無法完全恢復到此前的好狀態。不僅線粒體功能下降,而且糖耐量受損。也就是說,過量運動不僅不能改善血糖,甚至還會損害血糖控制能力。

其實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經歷說明存在這樣的情況。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如果沒有循序漸進地運動,而是突然增大運動量,之後往往會出現身體狀況惡化,血糖水平失控的情況。工作過度疲勞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四、運動強度越大越好嗎?不要過度運動,注意補充營養

還有研究資料表明,雖然多吃不運動不利於癌症預防,但少吃加高強度運動,和吃適當的量加高強度運動相比,癌症風險沒有降低,反有輕微提升。所以,餓著肚子高強度運動並不利於疾病預防。

同樣我們可以理解,對減肥的人來說也一樣。過度運動不僅不能瘦身,反而讓身體感覺疲憊,損失肌肉,脂肪分解能力下降。特別是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過度運動可以說是一種「傷身」的生活方式。有些人發現,假期好好睡覺,好好吃飯,身體反而變緊實了。

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運動基礎不同,代謝能力不同。對別人合適的量,不等於對你也合適。所以,一定要聽從身體的聲音,隨時進行調整,不要拘泥於運動手環上的各種數字,狀態不好的時候就暫時休息兩天,不要想天天創出新紀錄。

運動務必要注意循序漸進,靈活調整。運動量和運動強度以晚上睡眠質量提升、第二天感覺精神飽滿為準。運動後要及時補充營養,在飢餓、疲勞、失眠的狀態下,不要過度運動,而是先好好休息,等到精力有所恢復時再開始運動。

如果已經出現了過度運動造成的不良反應,可以去醫院的運動營養門診求診。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應當適度減少運動量,增加營養,養護腸胃,增加休息時間。養護一段時間後,等身體有所恢復,再把運動量維持在一個身體感覺舒服的水平上。

新知來源:騰訊新聞知識官

@範志紅註冊營養師

健康飲食加運動,身體為什麼反而變得更脆弱了?

注意:知識官意見並非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個體疾病治療方案,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