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後,呂不韋總結了八個字,成儒家批評秦國的主要依據

儒家看不起秦國,大約是從荀子入秦求官,而被秦昭襄王拒絕之後才開始的,因為之前,他們對秦國都是心嚮往之的。

商鞅變法後,呂不韋總結了八個字,成儒家批評秦國的主要依據

孔子雖然雖然沒有明說,但孟子的確是打算到秦國去的,《孟子·告子下》當中就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那年秦楚交戰,孟子打算到秦國走走,路上遇到同道中人宋桎,孟子就問了,你打算怎麼遊說秦國呢,估計宋桎也犯了糊塗,居然一點兒也不知道同行是冤家的道理,當下就老老實實的對孟子說了:秦人好利,我打算以利來勸說。

孟子很不滿,直接就斥責他說:秦人本來就好利,你再以利勸說,那天下還能長久嗎,依我看,不如說之以仁。

後來結果怎麼樣,雖然沒人知道,但估計也不怎麼光彩,否則,他們還不大書特書,然而,不管怎麼說,孟子連到秦國的說辭都想好了,哪能是一拍腦袋臨時做出的決定嗎。

商鞅變法後,呂不韋總結了八個字,成儒家批評秦國的主要依據

再有個百多年後,同為儒家聖人的荀子就聽了孟子的話,到秦國說之以仁,打算靠著仁術在秦國實現自己的願望。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啊,秦昭襄王明明白白的拒絕了,不但拒絕,還斥責他說:儒者無益於人之國。

認為他的仁是沒什麼大用的學說,就這麼兜頭一盆涼水,把一門心思想在秦國建功立業的荀子打發回去了,荀子冤嗎,冤,事實上,他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儒家,思想裡面還包含著一點兒法,不然的話,能教出韓非子、李斯這樣的高徒嗎,但,誰讓他說之以仁呢。

純粹是沒半點臉色,完全不曉得看人下菜碟,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自己的方略,從秦國出來之後,荀子就說了,且還是感慨的說:粹而王,駁而霸,無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

商鞅變法後,呂不韋總結了八個字,成儒家批評秦國的主要依據

秦國沒有仁,沒有儒家的仁,所以,他的國運大概不能長久吧,結果大家都知道,荀子蒙對了。

因為對了的緣故,後人就將他的這句話奉為經典,以後就拿這句話來批評秦國,事實上,他們真沒說錯,說秦國沒仁 ,還真有點依據,然而這依據是怎麼產生的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躥回春秋時期,提一提商鞅變法。

前356年開始的商鞅變法,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都不用多說,這都是大的方面,那麼,具體一點呢,所謂廢井田等都是以什麼為依據的。

簡單點來講,析戶,原因據說是因為《商君書》當中提到的:秦戎狄之教,父子無別,同室而居。

商鞅變法

秦還保留戎狄的風俗,老大的歲數,父子兄弟還住在一個房子裡。有人說了,父子兄弟都是男人,住在一個房子裡又能怎地。小的時候自然沒什麼問題,成人之後,娶了媳婦呢?

成了很明顯的男女混居,由此帶來的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都是很讓人頭疼。

這種說法當然有點道理,但,上古,賦稅按戶來收取,從這個層面講,商鞅析戶,令民父子,兄弟同室息者為禁或者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以各種強制的手段析戶,將大家庭分成若干個小家,難道僅僅是為了改善社會風氣嗎,其中的用意,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這樣分開以後,戶數增加,賦稅自然隨之增加,可帶來的問題是,大家庭分開後,經濟獨立核算,就跟現在一樣,兄弟父母從原本一個鍋裡吃飯,變成各吃各的,各過各的小日子,淳樸的民風就開始“重利”,重到什麼程度,呂不韋《呂氏春秋·離俗覽》當中總結了八個字:弟兄相獄,親戚相忍。

商鞅變法後,呂不韋總結了八個字,成儒家批評秦國的主要依據

親戚不像親戚,兄弟不像兄弟,更有甚者,《睡虎地秦墓竹簡》當中說的很明白:借父優鋤,慮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穢語。

兒子不但不幫父母幹活,對父母的態度還很惡劣,把自己的耙子、鋤頭借給父親使用,就像做了什麼大好事似的,臉上露出施恩的眼色,母親借用一下兒媳的簸箕、掃帚,兒媳就要問三問四,言語之間很不客氣。

關係就能生疏到這個地步。

那麼,儒家所謂的仁是什麼意思?《禮記·禮義》當中說的非常清楚: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商鞅變法後,呂不韋總結了八個字,成儒家批評秦國的主要依據

從這個層面講,秦國的確是沒有仁的,不過話說回來,他們面臨的小情況,等是商鞅變法帶來的副作用,可,呂不韋什麼人,秦國國相,你自己個兒都把商鞅變法後,秦國沒仁的情況說那麼嚴重,儒家,被秦國一而再,再而三羞辱的儒家,還跟你客氣什麼,自然就拿呂不韋的那八個字,以及自己的一些見聞,當作批評秦國的主要依據了。

但,話說回來,這種副作用只是秦國有嗎,說實話,自大家庭分成小家庭後,幾千年來,這個副作用就從沒斷過,不過或輕或重而已,所以,將秦國的短命歸結為沒仁,可能有點以偏概全了。

參考文獻:《孟子》、《商君書》、《睡虎地秦墓竹簡》、《中國家庭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