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同盟”,帝國主義的產物,一戰的前奏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三國同盟”三國同盟是那三國呢?他們分別是德、奧、意,也就是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這三個國家。我們為什麼講“三國同盟”,因為三國同盟是一戰的開端。

“三國同盟”,帝國主義的產物,一戰的前奏

在1870年,普法戰爭中,法國戰敗,而德國崛起了。德國為了保住自己在歐洲大陸已經取得的霸權地位,竭力拉攏俄國和奧匈帝國,三國成立了“三皇同盟”,這是為了孤立法國,防止它東山再起。而德國與俄國曾經是昔日的死對頭,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竟然沆瀣一氣,成了政治上共同利益的夥伴。

“三國同盟”,帝國主義的產物,一戰的前奏

但是,德國很快就又發現俄國他也有著巨大的擴張野心。在1877年,俄國對土耳其打了一仗,直逼君土坦丁堡,眼看就要控制巴爾幹和土耳其,稱霸地中海。這使德國認識到,俄國才是它稱霸歐洲大陸的最大障礙。

“三國同盟”,帝國主義的產物,一戰的前奏

在這一背景下,德國、俄國、奧匈帝國的“三皇同盟”迅速瓦解,德國轉而與奧、英等國聯合,以遏制俄國的擴張勢力。在1878年,德、奧、英在柏林召開會議,締結了《柏林條約》,強制讓俄國吐出了許多已經吃到嘴裡的侵略果實,包括縮小在保加利亞的勢力範圍,讓出在土耳其的部分利益等。

同時,德國為了從經濟上打擊俄國,開始限制從俄國進口牲口、糧食。德俄之間的關係迅速惡化。1879年4月,沙皇寫信給德皇說:“德國這樣對待老朋友,兩國恐難免戰。”為了對付俄國,德國拼命拉攏奧匈帝國,並於1879年10月簽訂了《德奧同盟條約》,矛頭既對準俄國,也對準法國。

“三國同盟”,帝國主義的產物,一戰的前奏

不久,德國又利用法國吞併突尼西亞事件,竭力挑唆義大利與法國發生衝突,以此進一步孤立法國。義大利為了對付英、法伸向地中海的勢力,也有意投靠德、奧。這系列的爾虞我詐,相互利用,正是由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一手策劃的。1882年5月,德、奧、意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條約規定,三國中的一國或兩國如遭到另兩個強國(指法、俄)進攻,三國應協同作戰。

“三國同盟”,帝國主義的產物,一戰的前奏

“三國同盟”的建立,正是當時帝國主義矛盾激化的產物,之前我們說了“三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隱患,我們也可以把“三國同盟”的出現看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奏。

“三國同盟”,帝國主義的產物,一戰的前奏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支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