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古代衡量一個國家的強大,首先是看領土疆域的大小,其次是看人口,土地越廣闊,就有越多的人口增長空間,也就更加富庶,國力就越強。

春秋戰國時期的三家分晉,瓜分的是智氏和晉國公室的土地,但並不是平均瓜分的,而是根據勢力分配的,就比如現在的“加權平均”一樣!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趙國、魏國、韓國三家瓜分晉國之後,魏國率先變革,強盛一時,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趙國“胡服騎射”後,成為戰國後期的強國,跟秦國硬扛到了最後。

唯有韓國,一直唯唯諾諾,被大國夾在中間,一副受氣包的樣子,從來沒有揚眉吐氣,硬氣一把!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晉國六卿之中,韓氏崛起的時間最晚,身份最低,獲得的封邑最少

韓趙魏三晉,發展於晉國的六卿制度,六卿中勢力最強的是趙氏,趙衰是晉文公的第一位執政卿,其子趙盾起步更高,成為晉國第一位集軍政合一的正卿。

趙氏雖然比不上晉國最早的狐氏和先氏,但是狐氏、先氏早早地衰敗,退出了晉國卿位的爭奪,趙氏成為晉國最古老,封邑最多的卿族。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而且趙氏也是出任晉國正卿最多的家族,所以趙氏在晉國實力最為強大,晉國十幾個卿族中,有好幾個都是趙氏主導消滅的,強大的範氏、中行氏聯合進攻趙氏,都無法撼動趙氏,可見趙氏的強大。

魏氏的先祖魏犨,與趙衰一樣,都是隨晉文公流亡的“五賢”之一,魏氏從此開始崛起。魏氏春秋時期,只有魏舒擔任過晉國正卿,而且時間也不長。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但是魏氏在三家分晉後,魏文侯魏斯成為晉國最後一位正卿,魏斯迅速採取改革圖強的舉措,使魏國逐漸強大。

魏斯藉助三晉聯合的便利,迅速壯大魏國勢力,魏國一躍超過趙國,成為三晉的大哥。可以說魏國的強大,是借了三晉聯盟的東風。

韓氏雖然出身於晉國公族,經歷獻公誅滅公族之後,公族的實力已經很弱了。韓氏也不是晉文公時期,與趙氏、魏氏、荀氏等一起崛起的貴族。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晉文公時期,韓氏依附趙氏,成為趙氏的家臣,依靠趙氏,韓厥成為晉國的卿士,晉悼公時期,韓厥成為了晉國正卿,其子韓起後來也成為了正卿,韓氏兩代強盛。

但是韓起之後,韓氏再也沒能執政晉國,在此後晉國各卿族相互傾軋兼併愈演愈烈的情況下,韓氏落在了智氏、趙氏、魏氏的後面。

但是韓氏依然是擔任正卿三十多年,僅次於趙氏的家族,三家分晉之前,魏氏不見得就比韓氏強,但魏文侯崛起之後,韓國就成為了三晉的小老弟。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韓國的封地處在強國的夾縫之中,發展空間受限

韓氏最初的封地在韓原,也就是現在陝西韓城,後來韓氏把封地遷到了黃河對面的平陽也就是現在山西臨汾一帶。

三家分晉後,韓國獲得的領土是平陽、上黨、宜陽和陽翟等地區,也就是原先晉國中南部的土地。魏國獲得的是安邑、少梁、鄴城等地,是晉國西南部和東南部的領土。晉國北部的土地全部被趙國收入囊中。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從地形上來看,韓國完全被魏國、趙國、楚國,還有秦國夾在中間,完全沒有發展的戰略空間。在戰國時期,強大的首要條件就是領土擴張,韓國周圍都是強國,完全被擠壓了強大的機會。

以魏國、趙國、秦國強大的經驗來看,魏國的霸權,向西侵佔秦國近千里土地,將秦國壓制到了洛水以西,向西邊吞併義渠土地,建立上郡,而魏國的衰落也是從丟失河西開始的。

趙國的強大更是如此,向東吞併中山,向北吞併代國,向西驅逐樓煩、林胡,建立雁門、雲中,領土擴張將近一倍,因此在古代,領土的面積,才是衡量強弱的根本。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而且韓國瓜分的晉國土地,也都是貧瘠之地,山西有兩大最適合農耕發展的土地,一個是太原為中心的晉中盆地,另一個是以運城為中心的運城盆地,這兩塊土地分別被趙國和魏國納入囊中。

韓國獲得的上黨,是今天長治、晉城的晉東南地區,這些土地山嶺縱橫,並不適合農耕發展,反倒是儲藏了大量的礦產資源。

唯有獲得河南北部的部分土地,勉強足夠養活自己,戰略資源嚴重不足,是韓國強大的頑疾。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申不害對君權的推崇,以及韓國變法追求短期效果性,令韓國無法根本強大

因為秦國實現了最終的統一,所以現在很多文學作品都在神話秦國,以及商鞅變法,鼓吹商鞅變法是法治,其實質都不過是人在治理和執行,既是法治,為何秦朝二世而亡啊!

所以說,商鞅的變法並不比李悝和申不害的變法多麼高階和偉大,秦國能夠統一,與商鞅的重農抑商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如果列國不首鼠兩端,如同對付齊國一樣同心協力,秦國用腦袋去統一啊!

在鼓吹商鞅變法的時候,必須認識的商鞅的重農抑商更是古代中國逐漸被西方趕超的原因,秦國的統一對我國並不是多麼好的事情。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反觀從春秋時期,晉國、齊國兩強的改革,都是工農商並舉,管仲改革、李悝變法、申不害變法,全都是極為重視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假使實現統一的是晉國、齊國,恐怕中國將實現更加偉大的輝煌!

申不害在韓國的兵法,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其一,以“術治”強化君權,加強對官員的監察管理。其二,打擊貴族收繳其府庫用以提升韓國實力,整肅軍隊、收編貴族私兵提升韓國軍隊戰力。

其三,鼓勵百姓開荒種植糧食,提升韓國糧食產量。其四,重視和鼓勵手工業發展,特別是軍械生產,使得韓國的兵器生產冠絕列國,韓國雖弱但列國不敢小覷。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申不害對韓國的變法,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問題,一是受制於韓國的發展空間,韓國無力擴張土地強大自己。二是作為變法的大臣,申不害的品行不如商鞅純正和公平。

商鞅敢於因為秦孝公的太子和兄弟觸犯法律,而進行處罰。而申不害在韓昭侯詢問是否救援趙國時,擔心不合國君心意,而唯唯諾諾,費盡心思。

不過申不害能夠在韓國推行術治變法,也屬於“郎有情,妾有意”,韓國貧弱小國,四戰之地,夾在強國之間。

韓趙魏三家分晉,為何韓國是三晉中最弱小的

韓國需要的就是迅速圖強的辦法,短期激發國家的實力,如果真像商鞅那種躬耕田畝,可能韓昭侯早把他攆跑了。

整體來說,韓國弱小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地利”不足,身處中原四戰之地,周圍全是強國,哪有它的發展空間啊!

不要說是韓國從一開始就先天不足,瓜分晉國時就沒佔到便宜,即使是春秋時期第一個強大的鄭國,在中原這片土地也難以持續強大,最終淪為強國的附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