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起源古公亶父的爭議

對此,作為看客的你,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和意見嗎?歡迎點評哦

最走心的影視人物分析,最獨特的影評劇評交流

周人起源古公亶父的爭議

古公亶父雕塑

周人起源

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

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後代公劉率族人從邰遷到磁。周人早期居於陝西武功一帶,公劉時,周部落則已遷居於豳(今陝西旬邑)。由遊牧部族漸變為農耕為主的城邑。自公劉起,又經九世傳位,到古公亶父為部族首領時,周人受薰育戎侵襲逼迫,不得不遠徙。他們越過漆、沮和梁山,遷至渭河流域岐山以南之周原。“周”字最初寫法是:上田下口,上下合成,後來演變為周字。

周原物產豐富,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農耕條件優越,經濟發展快速。古公亶父造田營舍,建邑築城,國力迅速恢復壯大。遷到周原以後,周與商有了聯絡,為了保障部族安全,古公亶父與中原共主的商朝建立起穩定的同盟關係,卑事商王武乙,於商的保護下積聚力量,並且接受了商朝的文化系統,特別是有關於天命的觀念,周朝建立之後,這套天命觀念經過了周公旦(姬旦)的整理,成為立國的政治法理基礎,進而形成了影響後代王朝數千年“奉天承運”的君權神授概念。

古公亶父之時,周部落已頗具規模。而且有三子,偏愛小兒季歷。長子太伯及次子仲雍為順父意傳位與季歷,自身逃亡荊蠻,與當地本土氏族結合,後為吳國。而根據《竹書紀年》以及民國之後疑古派顧頡剛等人的看法,此時期的周國已經有了“翦商”的想法,吳國的建立則是打算建立西、南兩個戰略方向的結果。

周人起源古公亶父的爭議

古公亶父的爭議

太王亶父又稱“古公”,最早見於詩經《大雅·文王之什·綿》:“古公亶父,來朝走馬。”

《史記·周本紀》載有:“古公亶父復修后稷、公劉之業”;“追尊古公為太王”等語。其後,《吳越春秋·吳太伯傳》、《後漢書·西羌傳》等史籍都因襲其說,“稱太王亶父為古公”。朱熹在《詩集傳》、《四書集註》等著作中一再指出:“古公,太王之本號”。直到現代各種歷史著作,如范文瀾的《中國通史》、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等,在闡述周族的興起時,都大談“古公”的業績。可見這一稱謂源遠流長,根深蒂固。

然而,這一稱呼卻存在爭議。

清人崔述在《豐鎬考信錄》中辨析說:“周自公季以前,未有號為某公者……《書》曰:”古我先生‘,古,猶昔也。’古公亶父‘者,猶言“昔公亶父’也。‘公亶父’相連成文而冠之以‘古’,猶所謂公劉、公非、公叔婁者也。”現代學者孫作雲在所著《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一書中也指出:“‘公亶父’不能稱為‘古公亶父’或‘古公’。《詩經》四字一句,故在‘公亶父”前加一’古‘字,以足其文。司馬遷不察,在《史記。周本紀》中一再曰‘古公亶父’或‘古公’,這是不對的。”

《詩經》中有許多“古”字,都作往昔、古代解。如《小雅·甫田》雲:“自古有年(豐年)”;《大雅·思齊》雲:“古之人無”等。《大雅·綿》中的“古公亶父”之句,“古”字亦應作從前、往古講,而不能解為“公亶父”號為“古公”。《商頌·玄鳥》中,有一個同樣的句式:“古帝命武湯。”這就是說,從前上帝命令武王湯。如果解為商湯時的上帝號為“古帝”,於理不通。

但在《史記》之前,先秦和漢初典籍未有稱太王亶父為“古公”者。如《孟子·梁惠王下》陳述周太王的事蹟雲:“昔者大王居亶”,‘故大王事獯鬻“,不稱其為古公。《呂氏春秋·開春論·審為》篇論說周太王遷居的故事,也毫不提及太王之號“古公”。漢初成書的《尚書大傳》,卷三《略說》中敘述周太王避狄人之事,一連用了六個“太王亶父”而不稱其為古公。可見周太王亶父之別號“古公”,始見於司馬遷的《史記》。根據種種跡象,一些學者判定,太王亶父之號“古公“,是司馬遷誤解《詩·綿》之文所致。

不過,也有學者在努力為“古公”之號的來源尋找根據。錢穆在《周初地理考》一文中,引《水經·汾水注》:“汾水西過長修縣南,又西與古水合。水出臨汾縣故城西黃阜下,東注於汾。”又引董佑誠曰:“臨汾故城在今徐州東北,水在西北古山下。”得出結論說:“臨汾有古山、古水,公亶父本居其地,故稱古公。”

《楚辭·天問》有云:“吳獲迄古,南嶽是止。”聞一多《天問疏證》解釋道:“古即古公亶父之古,本地名,當在沮、漆二水之間。太王自古徙岐,太伯失位,復逃歸古。”由上述論證說明,“古公”之號得自地名“古”;其地一說在山西臨汾縣,一說在陝西沮水、漆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