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母親逃兵災,抱著大孩子卻讓幼子步行,醜漢見後:必有蹊蹺

雞未鳴時,採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採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荊楚歲時記》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在這一天民間有掛艾葉的習俗。艾葉是一味中藥材,有一股獨特的香氣,可以起到驅蚊和防病的作用,是以這項習俗得以保留到現代,依然有很多家庭在端午這一天掛艾葉,以求驅邪祛病,祈禱安康。關於掛艾葉的習俗,其實有一個頗為有趣的民間傳說。

古代一母親逃兵災,抱著大孩子卻讓幼子步行,醜漢見後:必有蹊蹺

說起這個趣聞就不得不先說起一位歷史傳奇人物,“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的黃巢,少有詩才,到了成年卻屢試不中。公元878年,適逢關東大亂,百姓苦不堪言,加之對朝廷早就不滿,於是便集結了一批同道中人揭竿而起,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起義之路。黃巢起義長達數年之久,禍亂了李唐王朝的半壁江山,使得唐國力大衰,最後卻是“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古代一母親逃兵災,抱著大孩子卻讓幼子步行,醜漢見後:必有蹊蹺

公元884年,起義失敗,黃巢身死於泰山。這是一個發生在黃巢起義期間的故事,叛軍開始進攻到中原的時候,黃巢兇殘奸惡的名聲遠播,各地百姓紛紛抱頭逃竄。時值端午佳節,黃巢旗下有一謀士奇醜無比,好在聰明伶俐,為了挽回黃巢在百姓心中的形象遂扮成普通老百姓混入人群中打探訊息,恰逢一母親慌不擇路的逃兵災,懷抱大孩子卻讓幼子步行,醜謀士見後深覺蹊蹺,為何在兵荒馬亂之際顧大不顧小呢?難不成這裡面有何隱情?

謀士遂上前詢問緣由,此婦人不以為他,娓娓道來。原來這個她抱在懷裡緊緊保護著的大孩子並不是她的親生孩子,反而是跟在她身後自己走的小孩子才是她所生。這就更讓人奇怪了,為何保護別人的孩子反而不顧自己的孩子呢,要知道血濃於水,哪有親生父母不顧惜自己孩子的呢。

這其實是一個很窩心的故事,大孩子是此婦人兄嫂的孩子,但其兄長英年早逝,寡嫂獨自艱難撫養孩子可惜不幸的是死於災荒,臨死前含淚託孤,她不能辜負親人的期望,答應了會把兄嫂的孩子撫養成人就一定會做到,是以不惜不顧自己的孩子也要信守承諾。

古代一母親逃兵災,抱著大孩子卻讓幼子步行,醜漢見後:必有蹊蹺

謀士聽後,甚為感動其大義,順便將計就計,告知婦人,其在如此為難之際還能行此大義此情感動天地,無堅不摧,只需在門口懸掛一支艾葉,便可趨利避害,平安避禍。婦人大喜過望,不用顛沛流離的逃亡,立即回家掛上了艾葉,雖也有些將信將疑但比起流亡待在家裡顯而更加安穩一點,遂也呼籲周圍鄰居家家掛艾葉。而黃巢為了扭轉形象,叛軍所過之處凡是掛有艾葉果然放過也不驚擾。

經過此事之後,漸漸就有了端午掛艾葉的習俗。可見黃巢在此一役中也得到了一些民心,其惡人形象也得到了改觀,雖然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對於黃巢而言,其本身起義的原因也不是為了得天下,就像是一個得不到糖果的孩子奮起反抗只是為了給晚唐添堵和搗亂罷了,再則其也不具備君主之才能。

古代一母親逃兵災,抱著大孩子卻讓幼子步行,醜漢見後:必有蹊蹺

後世史書對黃巢的評價大多是負面的,最為駭人的是關於吃人的爭議,相傳在起義失敗前一年裡,用人肉充作軍糧,至於到底吃了多少人吃了多少時間,史書並沒有詳細的記載,也有反對者質疑此說法有過度抹黑黃巢的嫌疑,當然後世之人對黃巢的認知也僅僅依靠史書中的隻言片語,不知全貌可不予評價。言歸正傳,端午掛艾葉的習俗是否源於此故事,無從考究,從良善的角度我們願意相信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也願意相信一個聲名狼藉的叛軍首領也有善良的一面,這也許是人性的複雜又許是閃光之處。

故事傳說,其真實性無可考究,之所以流傳甚廣,經久不衰,更重要的是其中所蘊含的情懷。掛艾葉的故事,不只是人們內心的祈禱,祈禱平安健康,同時也是告訴人們,心存善念,多做忠義之事,也會得到好的福報。我國民間傳說故事數不勝數,無不是在向人們傳遞著美好願景和寓意,古代勞動人民在艱苦生活中總結出的一條又一條生活的智慧,值得後人去探究和學習。

圖片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