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文物 |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三寶之一:毛公鼎

毛公鼎,西周晚期青銅器,因作器者毛公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於陝西岐山(今寶雞市岐山縣)。

毛公鼎出土後,經多次轉手秘藏,抗戰期間,險為日本軍方所奪,抗戰勝利後,民間獻鼎歸公,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它與“

翠玉白菜

”“肉形石”並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三寶。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看見文物 |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三寶之一:毛公鼎

路雪攝

毛公鼎是一件宗廟祭器,通高53。8釐米,口徑47。9釐米,

口沿上有厚實高大的雙耳,頸部的兩道凸弦紋之間飾以精美的重環紋。腹如半球形,足呈馬蹄形,造型渾厚朴實。內壁鑄銘文32行,近500字

,是現存商周兩代七千多件有銘文的銅器中,銘文最長的一件。

鼎內的銘文內容可分成七段,大意是說: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興朝政,乃請叔父毛公為其治理國家內外的大小政務,並飭勤公無私,又令毛公族人擔任禁衛軍,保護王室,最後頒贈厚賜,毛公因而鑄鼎傳示子孫永寶。由內容推測,毛公鼎應鑄於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時,其銘文是可凌駕於《尚書

》的一篇西周真實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貴的文獻,也因此毛公鼎可稱是舉世的瑰寶重器,它對研究中國冶金史、文字史和西周史等均有重要價值,郭沫若稱讚它“

不亞於當時一篇文獻

”。

看見文物 |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三寶之一:毛公鼎

路雪攝

銘文中有陽文網格線,是西周中晚期制銘的習慣,因此除了史料的價值外,毛公鼎在中國古文字學與書法藝術上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該銘書法極其飽滿莊重,充滿了無與倫比的古典美。以至於出土以來,清末書法家們無不為之傾倒。

毛公鼎被歷代視為鐘鼎文(金文)中的經典名作和書法藝術瑰寶。自其問世以來,不斷有人對其進行考釋研究,《招古錄金文》《奇觚室吉金文存》《客齋集古錄》《周金文存》《三代吉金文存》《兩週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等,都作了著錄和研究。

責編:李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