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

千年前的人們不會想到千年後的人們不必天黑就得休息,從北京到廣州可以只用一天,問候好友只需要一分鐘不到。而現今的我們也不會想到千年後的人會發生什麼,時間從未停下它的腳步,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印記。七十年代的人們是什麼樣的呢?今天的這一組照片是七十年代的北京城,如下圖,當時的天安門竟然還有人在賣東西,這放現在是不太可能的事。

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

而當時的天安門也沒有很多人,不過當時也沒有城管會來趕他,看小販優哉遊哉的樣子就知道了。第二張是拍攝於北京東安市場內,這個市場便是現今的新東安市場,因為離東安門比較近因此取了這名。如圖,這可是當時內城最繁華的商業區,人來人往。當時的人們吃的零食沒有現今人這麼多,就是簡簡單單的吃上一塊糖便很開心了。

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

八達嶺上游玩的人們,除去衣服,倒是跟現在大多旅遊景點差不多,都是人頭。八達嶺位於北京西北六十公里處,這是明長城儲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同時還是萬里長城最早向遊人開放最早的一段,不同的是,七十年代的八達嶺相較沒有商業氣息。

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

這是七十年代的北京天壇,只有零星的幾個人在散步,這一段應當是天壇裡邊的丹陛橋。位於祈年殿前,也被稱之為海墁大道,是一座巨大漫長的磚石平臺。丹陛橋由南至北逐漸升高,象徵著皇帝步步高昇,也表示昇天需要經過漫長的道路。古時候,左邊這條道可只有皇帝能走,而中心線的石板道是天帝神靈所走的,被稱之為神道。

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

這張照片是當時北京大學上學的場景,大學生們都坐在教室,許多人都是認真聽講。其實在那個時候,能上大學的人很少,這些上課的大學生都算是很幸運的。站起來的那位不知是否 是在回答問題,還有一些人顯然是注意到了鏡頭,想必這些大學生到如今早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吧。

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

這是崇德學校的女學生在學游泳,要說這所學校可還是一所名校,楊振寧、鄧稼先、梁思成等人都是在這裡畢業的。崇德還是七十年代全北京第一個復課的學校,不僅學生成績優秀,崇德還很注意全面發展。早在七十年代便有出現游泳課、鍵盤樂等課程,看圖中的女學生上游泳課都頗為開心。

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

七十年代北京城的繁華跟現如今的繁華是不一樣的,現如今的北京多是高樓大廈林立,鄰居之間的來往也相對薄淡。而當時的北京相對來說更有人情味,來來往往之間都帶著一股子暖意。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印記,現如今大城市車水馬龍,像這種大多是腳踏車的場景是見不到了。不過這也意味著科技在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

站在街頭執勤的交警,從光線陰影可看出這是大太陽的天氣,交警一絲不苟的站在太陽底下指揮車輛。他們不怕辛苦,為的是人民的安全保證,交通路線的暢通。

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

街邊賣冰棒的小商販,當時的冰棒貨真價實,除了冰就是棍子。據說此時的冰棒只要五分一根,現如今物價上漲,五毛一根的都少見了。當時也不像現在到處都是空凋,有個風扇都是不錯的條件,炎熱的夏天,冰棒就成了極好的消暑聖品。

70年代的北京天安門廣場賣蘿蔔沒城管趕,圖6是學游泳的女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