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筆下可怕的麻木,清朝百姓提著鳥籠看洋人拉來大炮

大家好,我們的信爺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敵軍攻擊,書寫過無數的血史。他們可以用六個士兵,去降服一座有十萬人的城池;他們可以在燒殺搶掠時,用了兩個兵鎮壓了黑壓壓一屋子的中國人……麻木的百姓,舉起手來,不是反抗而是投降。

魯迅筆下可怕的麻木,清朝百姓提著鳥籠看洋人拉來大炮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

魯迅筆下可怕的麻木,清朝百姓提著鳥籠看洋人拉來大炮

事不關己的做派,導致引火燒身

中國惟有國魂是最可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人才真有進步。—— 魯迅

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已經奴役並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民,熊熊烈火逐漸燃燒到中國邊境。

魯迅筆下可怕的麻木,清朝百姓提著鳥籠看洋人拉來大炮

像是吃過苦頭的人明知道保持沉默可以少受罪,豈會再去與清政府硬碰硬?能避就避,事不關己——這也正是百姓將自己推向麻木走向滅亡的節點。

魯迅筆下可怕的麻木,清朝百姓提著鳥籠看洋人拉來大炮

1899年12月的最後一天結束,人民歡呼著新紀元的開啟,等待著一場救贖解放人類。然而現實卻無比的殘酷。

炮響之後沒有贏家

魯迅筆下可怕的麻木,清朝百姓提著鳥籠看洋人拉來大炮

歷史中能完完整整的記載著滿清旗人遛著鳥,與生活艱辛的平常百姓站在一起,對著成群結隊的洋人津津樂道,看著那黑不溜秋的鐵疙瘩,更是喜聞樂見。稀奇的玩意剔除了稅收帶來的巨大壓力,文字獄能阻止文人潑墨揮毫。

魯迅筆下可怕的麻木,清朝百姓提著鳥籠看洋人拉來大炮

人性的泯滅,國家的致命弱點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魯迅《藥》

儘管殺的人是為了驅趕入侵者的革命英雄,他們也能抱懷冷眼相看。全國大大小小的茶館裡,茶客們聚堆窸窸窣窣地議論著這場殺人事件。諷刺的是,統治者掩耳盜鈴似的,大街小巷張貼“莫談國事”。

魯迅筆下可怕的麻木,清朝百姓提著鳥籠看洋人拉來大炮

20世紀初,青年學生,工人們的各種運動,均以血的教訓告終。麻木的中國人還是沒有被喚醒。

麻木的中國人何去何從,無人知曉

抗戰神劇之所以聞名,一是它的內容不合邏輯,二是它的情節讓人啼笑皆非,國人用科幻般的手段去博取和平年代的人感同身受,卻鬧出了笑話。

魯迅筆下可怕的麻木,清朝百姓提著鳥籠看洋人拉來大炮

歷史的真相是洗刷不清的,戰爭的失敗揭示了中國人的病根,幾十萬革命者的死亡換來了中國的新生,但是骨子裡藏著麻木的人依舊會代代相承,他們的未來將何去何從,無人知曉,無人訴說。

文/竹昂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