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被黑得有多慘?政敵編造的黑料太像段子,很多人信以為真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人物亦然,王安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正史中的王安石,為官清廉,剛正不阿,不貪權力,不邇聲色,工作上兢兢業業,為國為民,個人生活上忠貞不渝,與夫人吳氏相敬如賓,一生不納妾、不畜妓,被梁啟超先生譽為夏商周以來史上第一完人。

王安石被黑得有多慘?政敵編造的黑料太像段子,很多人信以為真

宋代邵伯溫《邵氏聞見錄》記載,有一次,皇帝邀群臣釣魚,君臣齊聚,其樂融融,唯有王安石體會不到釣魚樂趣,坐在一旁百無聊賴,竟然把茶几上的魚餌當成零食吃了個精光……吃了……精光……

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在講到王安石時,提了這樣一件事:有人告訴王安石的妻子吳氏,說她的丈夫酷愛鹿肉絲,判斷依據是在同僚宴會上,他對其他菜品均一筷未動,單單把那盤鹿肉絲吃了個分毫不剩。吳夫人問:“鹿肉絲放在什麼位置?”那人說:“剛好在他面前。”吳夫人笑道:“同樣一桌菜,下次你把位置換一下試試。”那人照做,發現王安石仍只吃擺在他面前的一道菜,而對於距離稍遠的鹿肉絲,他連看都未曾看過一眼。

王安石被黑得有多慘?政敵編造的黑料太像段子,很多人信以為真

說起王安石的黑料,熟悉歷史的讀者首先想到的就是他的衛生問題。據說,王安石常年面垢不擦,衣垢不浣,並且一年四季不洗澡。

一次,宋神宗在與群臣討論國家大事時,看見王安石的鬍子裡有一隻蝨子,打趣道:“介甫(王安石,字介甫),你的寵物跑出來了。”引得鬨堂大笑,王安石卻非常不以為意,淡定自若地讓人幫他把蝨子抓出來,有位大臣則趁機在旁調侃道:“這可是面過聖的蝨子,不可殺死。”

王安石被黑得有多慘?政敵編造的黑料太像段子,很多人信以為真

除了衛生習慣,王安石的長相也是有心人的重點攻擊物件,在各種史料中,關於王安石長相的記載五花八門,有的說他“虎頭牛耳”,有的說他“目不停轉,視物如射”,還有的說他“臉孔黢黑,膚理如蛇皮”,就連親舅舅都不喜歡這個醜八怪外甥,見他刻苦學習就挖苦說:“行貨亦欲求售耶?”這裡的“行貨”,在當時的意思類似於現在的“次品”,舅舅這是斷言他不會有出息,不曾想不久后王安石就科舉高中,於是寫了一首詩回敬舅舅說:“世人莫笑老蛇皮,已化龍鱗衣錦歸。傳語進賢饒八舅,如今行貨正當時。”這則真假難辨的小故事,看似解氣,實則是把王安石刻畫成了稍有成就便得意忘形的小人。

王安石被黑得有多慘?政敵編造的黑料太像段子,很多人信以為真

以上這些都還是小兒科,真正的高階黑作品出自王安石的死對頭司馬光。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講了一個故事,說王安石這個人,最是急功近利,他想方設法提高生產,有人就獻計說:“把八百里梁山泊的水放掉,退水還田,用來耕種,一本萬利。”王安石聞言大喜,兩眼放光,問道:“那放掉的水怎麼辦呢?”那人想了想回答:“在梁山泊旁邊,再挖一個八百里水泊,就可以了啊。”在場之人,無不捧腹笑倒。司馬光編的這個段子好笑歸好笑,但手段實在卑劣了點,很多人竟然信以為真。

總之,民間野史和文人筆記中的王安石是一個長相醜陋、形象猥瑣、渾身惡臭、不修邊幅的跳樑小醜,一個好諛喜諂、急功近利的得志小人。

王安石被黑得有多慘?政敵編造的黑料太像段子,很多人信以為真

真實歷史中的王安石,或許並非梁啟超口中的“千古第一完人”,他確實不修邊幅、不拘小節,他言語上確實喜歡高談闊論,改革上確實過於大刀闊斧,選用人才上也確實獨斷專行,把是否支援變法作為用人的最高標準……誠然,王安石有他的問題和缺點,但也絕非野史筆記中那麼不堪,總的來說,王安石仍不愧為一代愛國名臣。

從商鞅到王安石以至於後來的張居正,歷史上凡是鐵腕改革者,大多會受到抨擊和詆譭,因為他們在推行改革過程中,必然會侵犯到貴族官僚和大地主階級的利益,這是他們的必然命運。

但是,也並非所有政敵都這樣無底線抹黑王安石,比如大文豪蘇軾,他也反對變法,他也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但二人卻做到了惺惺相惜,彼此欣賞。與蘇軾統一戰線的黃庭堅對王安石更是非常欣賞和佩服,曾在《跋王荊公禪簡》中評價王安石說:“餘嘗熟觀其風度,真視富貴如浮雲,不溺於財利酒色,一世之偉人也。”

筆者雲:

歷史不是非黑即白,歷史人物也並非忠即奸,即便是反對變法的人,也不該連王安石的才學和德行一同否定,甚至是惡意抹黑。蘇軾與黃庭堅才是真君子,公私分明,就事論事,不把官場恩怨帶到個人生活中去,更不會因為政見不合就編造故事毀人清譽。

參考資料:《邵氏聞見錄》、《涑水記聞》、《荊公詩注》

文中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