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名人的七個綽號,細琢磨才知道罵人

三國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有名的亂世,出現了很多的名人,而且他們在不同的陣營,所以人們也樂於給彼此起綽號,且大多是帶有侮辱性的綽號,目的是起到貶低對手的作用。三國中的這7個名人的綽號,細琢磨下來才知道是罵人的,劉備的綽號氣得劉備暴跳如雷。

三國名人的七個綽號,細琢磨才知道罵人

三國是個亂世,所以諸侯之間的兼併戰爭很頻繁,武將效忠幾個主公也是常見的事,例如張遼,一生跟隨了丁原、董卓、呂布、曹操等多個主公,但絲毫沒有影響他的聲望。劉備也依附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多位梟雄,也沒人因此小看他。從這點看,呂布跟隨過丁原和董卓兩任主公,也不算太過分,但呂布卻因此背上了“三姓家奴”的惡名。

張飛曾辱罵呂布“三姓家奴”,正是指呂布連續兩次改換門庭,但張飛的辱罵之所以能戳到呂布的痛處,是因為呂布每次換門庭,都會認新的主公為義父,這是其他名將都沒有做過的事,而且呂布還為了改換門庭,殺了自己的義父丁原,這讓他成了不忠不孝之人,遭世人鄙夷。

曹彰和孫權的綽號,是根據他們的外貌起的,曹彰的綽號是“黃鬚兒”,因為曹彰長了一臉黃鬍鬚,所以曹操稱他為“黃鬚兒”。孫權生來紫髯碧眼,方頤大口,所以人稱他為“碧眼兒”。

孫權和曹彰外形都不像他們的父親,如果放在今天,兩個黃人夫婦生下一個黑人小孩,肯定會引起家庭事故,至少親子鑑定少不了,但在三國時期,科技不發達,沒辦法鑑定親子關係,所以兒子不像父親,也沒法追究,但從現在的眼光看,曹彰和孫權的綽號,可能涉及上一輩的私德問題。

孫權除了“碧眼兒”外,還有個帶嘲諷意味的綽號孫十萬。孫權是個少年老成的君主,特別會用人,但帶兵打仗能力很差。合肥之戰時,他帶著十萬大軍去攻打曹魏,但卻被張遼用800人給擊潰。同時,張遼還差點衝到孫權身邊,將孫權給生擒。此戰讓張遼威震江東,但卻讓孫權丟了裡子,損失了不少兵馬,還丟了面子,十萬人敗給了八百人,這讓孫權有了孫十萬的綽號。

劉備的綽號也很難聽,劉備是漢室之後,漢獻帝尊稱皇叔,還封劉備為宜城亭侯。史書記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高個子、長胳膊、大耳朵之人。

在我們的觀念中,男性個子高是好事。同時,耳朵大也被人們看作是福相,所以,劉備的外形擁有這兩個特點,也不是壞事,但別人給劉備起個綽號,卻不是好事了,因為人們稱劉備為“大耳賊”,大耳與劉備的外形特點有關,但賊就是純屬罵劉備的話了,這讓劉備聽了難免生氣。

大耳賊雖然難聽,但還是可以接受,比較和他同時代的曹操,被人罵為漢賊,比他的大耳賊更難聽,不過張裕嘲笑劉備是“露涿君”,這就讓劉備有些氣急敗壞,難以接受了,他還將張裕給殺了。

三國名人的七個綽號,細琢磨才知道罵人

劉備以仁義著稱,不喜歡隨便殺人,但張裕因為說他“露涿君”,就被劉備給殺了,可見劉備有點氣急敗壞了。

張裕因為取笑劉備丟了性命,還有一個人也因為給劉備起綽號,丟了性命,這個人就是彭羕。彭羕給馬超的書信中,稱呼劉備為老革,但隨即被馬超給舉報了,老革可以被解讀為老兵,沒有汙衊劉備的意思,但還可以解讀為“皮毛枯瘁之形也;皮去毛曰革。”這就成罵劉備之語了,所以劉備將彭羕給殺了。劉備殺彭羕,還是因為彭羕想和諸葛亮爭奪權力,劉備自然不能容忍他。

自己人嘲諷,劉備可以利用權力將其除掉,但對手嘲諷劉備,劉備就無能為力了,曹丕曾罵劉備:“老虜邊窟,越險深入,曠日持久,內迫罷(疲)弊,外困智力,故見身於雞頭。”劉備都忍受不了老革,自然更忍受不了老虜,但當時劉備夷陵兵敗,一病不起,也沒能力找曹丕報仇。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