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三國時期能上的了檯面的新人,只可惜羅憲在蜀漢出現的太晚了

對於三國這一段時期,人們還是比較熟悉演義中的內容,因此誕生了一個現象,那就是人們經常會覺得到了三國後期人才凋零的厲害。在演義的早期描寫中,各類性格的人物都有著豐富的故事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到了歲數,而再出現的也不過是些無名小輩。

後三國時期能上的了檯面的新人,只可惜羅憲在蜀漢出現的太晚了

這可能是因為作者想早一點完結,才淡化了對三國後期的描寫。但在歷史上,從天下三分到三家歸晉,一直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這些後三國時期所誕生的人物,一樣有著精彩的故事,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裡,依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後三國時期人才型人物。

嚇死司馬師的文鴦

文鴦這個名字聽起來比較陌生,但也有點熟悉。他出生於公元238年的魏國,算是一個實打實的小輩。父親是文欽,因為和曹氏一族算是同鄉,所以在曹爽成了輔政大臣後,文欽得到了重用,並被封為了揚州刺史,文鴦因為從小驍勇善戰,就跟在父親身邊帶領軍隊。

《三國志》——曹爽以欽鄉里,厚養待之,不治欽事。復遣還廬江,加冠軍將軍,貴寵逾前。

後三國時期能上的了檯面的新人,只可惜羅憲在蜀漢出現的太晚了

但隨後發生的事情大家都應該清楚了,司馬懿看準了機會,直接解決掉了曹爽,其實從這個時候開始,魏國就已經變的名存實亡。公元255年,大將軍司馬師廢掉了曹芳,這一行為極大引起了一批老臣們的不滿,因為忠於曹魏,司馬師的行為在他們眼裡就如同造反一樣。而這些人中就有文欽。為此文欽於毌丘儉等人聯合,準備進京勤王,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文鴦在這一戰中隨父出征,並作為先鋒到司馬師的營寨前挑戰。當時司馬師屬於帶病參戰,眼睛處起了一個大肉瘡,突然聽到文鴦在外面一聲咆哮,嚇得眼睛直接從瘡口掉了出來。文鴦在外邊喊了一夜,見沒有什麼效果就回去了。後來文欽準備返回壽春,文鴦有些不甘心,在臨走前帶領了十幾個騎兵殺進了司馬師的軍陣之中,等出夠了氣,才揚長而去。而司馬師在回京之後病故。

《資治通鑑》——乃與驍騎十餘摧鋒陷陳,所向皆披靡,遂引去。

後三國時期能上的了檯面的新人,只可惜羅憲在蜀漢出現的太晚了

回壽春後文鴦又隨父親投降了吳國,後來又配合諸葛誕起兵討伐司馬昭,但因為諸葛誕原本就和文欽關係不是很好,再加上一點小矛盾,就把文欽給殺了。文鴦見勢本想回到壽春,但後路已經被斷絕,所以只能投降了司馬昭。晉國取代了魏國,文鴦也成了晉國的大臣,司馬衷上位之後,文鴦被人誣陷,慘遭滅族。

北伐的諸葛恪

從名字來看,諸葛恪好似諸葛亮的親戚,歷史上他兩人確實是親戚。諸葛恪是諸葛瑾的兒子,而諸葛瑾是諸葛亮的親哥哥。所以諸葛恪和諸葛亮是叔侄關係。因為父親在東吳位高權重,諸葛恪在公元222年就被封為了騎都尉,後來又成了太子孫登的幕賓。雖和諸葛亮是叔侄關係,但他在孫權面前沒少拿諸葛亮和蜀國開涮。

《三國志》——權問恪曰:“卿父與叔父孰賢?”對曰:“臣父為優。”權問其故。對曰:“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

後三國時期能上的了檯面的新人,只可惜羅憲在蜀漢出現的太晚了

孫權在位的時候,諸葛恪因為討伐山越有功,受到了孫權的重用,被拜為威北將軍,封了都鄉侯。後來又被派到了北方的防線,負責應對與曹魏的戰事。陸遜成為東吳的丞相之後,對諸葛恪的印象一直不是很好,但在諸葛恪的運作下,他還是接替了陸遜的位置。此時他成為了東吳的大將軍,統領荊州的戰事。

孫權死後,諸葛恪成為了輔政大臣,並在東興修建大堤。此時正趕上魏國入侵,諸葛恪領兵抵抗。在丁奉等老將的英勇奮戰之下,魏軍大敗。但諸葛恪卻開始自大了起來,覺得魏軍在他面前毫無抵抗之力,因此有了新城兵敗。後來諸葛恪的行為越來越過分,因此招來了殺身之禍。東吳酒宴之上,諸葛恪被孫峻當場殺死,之後屍體被丟在了一邊,東吳眾人繼續飲酒。

後三國時期能上的了檯面的新人,只可惜羅憲在蜀漢出現的太晚了

死守白帝城的羅憲

相比於前兩個國家,蜀漢確實略微的悽慘了一些,到了後三國時期,基本就是靠著老將在支撐。就像那個曾經跟在關羽後面的廖化,到了六七十歲的年齡,依舊需要要領兵出征,姜維也從當年那個投奔諸葛亮的小青年,變成了一個老頭。然而蜀漢到了後期真的沒有能上的了檯面的人嗎?當然是有的,只不過出現的有些太晚了。

羅憲這個名字可能有點讓人感到陌生,在演義中他好像連一個人名也沒混上,但在歷史上羅憲還是很出名的,他曾經是荊州人士,父親羅蒙早年隨劉備入川。後來羅憲也到了成都,公元238年,羅憲成為了太子的幕賓,曾經兩次出使東吳。但因為得罪的黃浩,被派到了永安配合閻宇屯兵。而這個永安還有另一個名字,就是“白帝城”,它是劉備臨死前建立的蜀漢東大門。

《晉書》——魏之伐蜀,召宇西還,憲守永安城。

後三國時期能上的了檯面的新人,只可惜羅憲在蜀漢出現的太晚了

公元263年,成都危急,閻宇帶走了永安的大部分部隊回救,羅憲就在這個時候接下了防守永安的重任。但沒曾想到,劉禪還是投降,蜀漢也隨著滅亡了。這訊息傳達永安後,引起了不小的騷亂,在羅憲的管理下秩序才逐漸被恢復了。而這時候東吳的“援兵”竟然來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這是來趁火打劫的呀!

因此堅守永安的戰役打響了,最先由盛曼帶領的部隊被擊潰之後,孫休又派出了陸抗和步協進攻永安。再看看羅憲這一邊,也就是當初閻宇留下的兩千士兵。但永安城終究還是被守住了,魏國的荊州刺史襲擊了陸抗的後方,並迫使其退兵。而羅憲最終也成為晉國的大臣,其結局也屬於善始善終。

後三國時期能上的了檯面的新人,只可惜羅憲在蜀漢出現的太晚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晉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