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在北京使勁搶東西的時候,便宜了捻軍南下突襲沿途

咸豐八年,原本不起眼的捻軍突然崛起,從幾個方面開始突襲清軍,可以說打得清政府毫無還手之力,原本有一個太平軍已經夠忙的了,這下捻軍又來了,搞得清廷一時之間不知所措,原本想著從山西再調點精兵趕往江蘇阻擊北伐的太平軍,可是誰料,這捻軍從背後捅了清廷一刀,大量騎兵開始衝進清軍大營,打得清軍忙著直撤退,於是一路上的丟盔棄甲形成了一幅假像,就連英國公使都說,清廷已是無藥可救,這在歷史上是有依據的,在明朝末年,李自成和張獻忠兩路大軍也是把明軍打得直亂竄,可以說是打亂了國家的計劃,這才有的清軍入關南下,並統一全國,若不是有中原內亂,恐怕清軍想入關都難,而此時的清廷則面臨著與過去明朝一樣的選擇題,那就是如何利用外敵擺平內亂,當年就有大臣建議崇禎皇帝與後金方面和解,並聯合剿滅中原的起義軍,這一建議連皇太極都在考慮之中,可是明朝朝廷很堅決,根本不給清軍入關的機會,除非明軍戰死沙場,清軍打進來,而這時的清廷也一樣,什麼借英法聯軍之手滅太平軍,這是痴人說夢的,誰知道英國和法國有沒有滅亡清廷的想法啊?

英法聯軍在北京使勁搶東西的時候,便宜了捻軍南下突襲沿途

於是提建議的大臣不但沒被賞臉還被打了十大板被送了出去,於是清廷與英法兩國的和解議案就次告終,武裝對抗又成了主題,於是英國海軍又從長江入海口附近登陸,並有意北上,直插北京。

英法聯軍在北京使勁搶東西的時候,便宜了捻軍南下突襲沿途

聽到英軍的作戰方案,咸豐皇帝慌了,當時有和解的時候不和解,現在沒機會了,可大臣卻都跑沒了,尤其是以肅中堂為首的假鷹派,這下簍子捅大了,也只好跑路了,這下上那跑成了一個要命的問題,據說英軍已經攻陷天津之後,這些假鷹派更是惶惶不可終日,沒辦法除了跑還是跑,於是在朝廷上就建議咸豐皇帝跑路,而在朝廷上主張一戰到底的僧格林沁又出來搗亂了,組織5千多名清軍反擊不說,還預備拉上皇帝親征,看來這僧格林沁是多有把握啊,沒想到一戰成名不說,自己反倒在草叢裡被捻軍砍死,這種叼結局就成了日後搬倒鷹派的笑柄,可實際上捻軍是看在時機已經成熟,預備也打進北京,一起撈點戰利品,而留京官員則與英軍的談判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至少英軍答應守住北京城,防止捻軍趁墟而入。

英法聯軍在北京使勁搶東西的時候,便宜了捻軍南下突襲沿途

捻軍沒有管這麼多,於英軍佔領北京後的2個月就向北京一路突擊,沿途清軍早就跑沒了,其實倒也不是全跑了,而是精銳全包圍皇帝安全去了,於是捻軍毫不費力地打進了北京郊外,眼看北京就在眼前,這下過於興奮的他們還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洋槍隊還在裡面呢,所以在後幾天的攻城中,被英法兩軍的炮火打得摸不著頭腦,還沒想到清軍有如此厲害的炮火,由於財迷心竅,於是也不管它炮火有多兇了,仗著騎兵優勢連續發動了好幾次進攻,可都被英軍打退,在城樓上的火槍沒日沒夜地響著,這給捻軍士兵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英法聯軍在北京使勁搶東西的時候,便宜了捻軍南下突襲沿途

連續攻城好幾天沒結果,於是捻軍索性包圍了北京,打算切斷裡面英法聯軍的退路,可誰知道北京城的糧食多了去了,人家在北京城吃香的喝辣的,留捻軍在外面喝西北風,於是長久以來,捻軍將領就感覺支撐不下去了,在圍城五天後又發起了兩輪攻城,這下捻軍可謂是嚐到了苦頭,聯排式射擊根本不給騎兵任何機會,於是捻軍的所謂進攻成了送死,而隨著一聲聲槍響,打心眼裡高興的還是這些留守官員,要放了它們進城,就指不定的改朝換代,而且依照捻軍的德行。

英法聯軍在北京使勁搶東西的時候,便宜了捻軍南下突襲沿途

這北京不搶空才怪,於是留守官員們與英軍商量,只要擊退捻軍,就給予五百萬兩白銀的軍費,這下英軍沸騰了,感覺在城樓上不斷抵禦捻軍的進攻,而捻軍則因缺糧,在進攻5天后被迫停止了對北京城的進攻,另外就是咸豐皇帝的意思,一看捻軍被英法聯軍打得摸不著頭腦呢,他也樂了,這種狗咬狗的情況對清廷是最有利的,於是他連忙下旨要求清軍火速攻回北京,在北京郊外完全殲滅捻軍,可在北京城郊外,英軍以2000人的力量就擊潰了數十萬人的捻軍,捻軍一看英軍還要出城追擊,連忙開始逃脫,於3天后逃到了保定一帶,準備千萬山西躲一躲,可是沒曾想,路上與清軍撞了個正著,於是交戰就難以避免,8天后,捻軍帶著一千來人的殘軍逃到了山西大同一帶,預備重新招募新軍組織反擊,可很不幸,清軍一路在屁股後面追,這也讓原本想突襲的捻軍最好夾著尾巴趕緊逃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