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打工生涯(一):那回不去的童年

自2008年3月8號出來打工到現在已經步入第12個年頭了,待過工地搬過磚,進過工廠流水線再到現在網際網路。從當初進入社會連跟別人說普通話都害羞不敢說出口,到現在娶妻生子,在新一線城市買房,中間的過程不能說不曲折。夜深人靜陷入回憶的時候既有對過往的眷戀也有對現狀的滿足。

我出生在大別山的一個偏僻的地方,在我17歲出去打工前甚至從沒去過50公里外的縣城。我出生那會還要交農業稅和計劃生育,因此我的到來和緊隨其後的300多塊錢的計劃生育罰款讓本就不寬裕的家庭在生活上更加捉襟見肘。

我的打工生涯(一):那回不去的童年

從我記事起,全家人的團聚只存在於過年的那幾天,父親遠離家鄉去省城打工,母親在家照顧著我和哥哥。印象中母親一直都是忙碌的,早上在我們還在熟睡的時候送牛上山,等牛吃飽瞭然後回來給我們做早飯。在我們吃早飯的時候,母親還得搶著先去把豬餵了,然後在搶著回來吃兩口飯,做家務,這一切都得控制在一個小時內完成,不然會耽誤去地裡幹活的時間。

我的打工生涯(一):那回不去的童年

在我和哥哥學會做飯之前,因母親每天實在太忙碌了,免不了在吃飯上簡單湊活一下了,白水面條,鹹菜炒飯是小時候吃得最多的。這也直接導致了我進入社會後即使再餓,麵條和炒飯都是我最後的選擇。

大山裡的村子不像城市,一個村子都在一個地方。我們那都是在山裡面地勢相對平緩的地方,因為山上平緩的地方少,這也造成了一個村子分散成不同的壪子,一個壪子再分成不同的小組。我們家所處的壪子有20多戶人家基本上每個家庭至少都有兩個孩子,多的有五個,當時像我這個年齡的上下三歲以內的孩子差不多有20個。孩子多玩的東西就多,經常能在壪子口的稻場上看到跳皮筋,丟沙包,玩彈珠,跳房子的遊戲在同時進行,童年生活雖苦,卻因周遭玩伴的存在而忽略了這些生活上的磨難。

我的打工生涯(一):那回不去的童年

下河摸魚,拿著籃子上山撿柴,一起去放牛,跟在哥哥屁股後面跟比自己大的小夥伴玩,這些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連童年那種不知冷熱的時光也總是一晃而過。母親總是說“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當時不明白,現在算是深有體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