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為什麼要去“格”竹子?

王陽明年輕時接受的是傳統的儒家教育。由於程朱理學與科舉制度的結合,當時的年輕學子無不從研讀程朱理學的課本著手,準備應試科舉,王陽明也不例外。

王陽明為什麼要去“格”竹子?

據說在年輕時,他深信朱熹“

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的說法,認為只要透過“即物窮理”的方法,就可以把握事物之理,逐步成就聖賢。

21歲時,王陽明和他的一位朋友一起,以庭前的竹子為物件,冥思苦想地“格”了7天,結果兩人不但沒有窮到“理”,反而都因此累倒了。

此後,王陽明便被一個問題深深地困擾著:理究竟在哪裡?

後來王陽明被貶到貴州龍場,那裡地處西南,條件艱苦。

在困苦之中,王陽明不斷地思考,若孔子處於如此環境中將有何作為。

經過一段時間的默思苦想,忽然有一天晚上,他頓悟了“格物致知”之旨,“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次悟道史

稱“龍場悟道”

王陽明為什麼要去“格”竹子?

“龍場悟道”從形式上來說,是一種神秘經驗的獲得,它引導王陽明得到一個實質性的結論,那就是:

理本來不是存在於外部事物中,而是完全地內在於自己心中的。

龍場悟道以後,他提出了

“心即是理”和“心外無理”的思想。

王陽明為什麼要去“格”竹子?

王陽明反對朱熹的格物致知,原因在於,他認為“理”是一種道德原則,而不是外在於人的。

當有學生問他“心即是理”與朱熹所說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有何差別時,王陽明說:

於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體。”

在王陽明看來,至善之理不可能存在於外部事物,道德法則是純粹內在的,事物的道德秩序來自行動者賦予它的道德法則。

王陽明為什麼要去“格”竹子?

如果把道德法則看成是源於外部事物的外在之理,就犯了孟子所批判的“義外說”的錯誤,即把“義”所代表的道德法則看成是外在性的。

所以,人之窮理求至善,只需在自己心上去發掘,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