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雞籠到——基隆

基隆位於臺灣島北端,是臺灣的北大門,也是臺灣第二大港。三面環山,港內水很深,是一個天然良港。從前這裡是上海、福州進出臺灣的主要門戶,也是一個重要的海洋漁業基地。

從雞籠到——基隆

基隆這個大海港從前的名字不太好聽,人們都把它叫做雞籠。明清時代的古書裡,雞籠港、雞籠城、大雞籠街的名字就排成了一大串。直到清代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設海防於此,改名為基隆,以示“基地昌隆”之意。為什麼從前這兒叫雞籠,是不是大家都喜歡養雞?

從雞籠到——基隆

不是的。因為從海上看,它的旁邊一座山活像是一個大雞籠,所以才叫這個名字。也有人說,這是高山族凱達格蘭人居住的地方。在面南話裡,凱達格蘭”的發音就是這樣的。基隆簡稱為基市,還有一個別名叫雨港。

基隆的雨是出名的,年降水量達到375釐重米。這兒可也不是一年四季都下雨。雨離不了風,什麼季節下雨和海上的風有密切關係。夏天海上刮西南風。太平洋上來的西南風儘管水汽很多,受著高高的山脈阻擋,卻稀里嗶啦在山那邊下個精光,翻山來到這兒,已經是強弩之末,幾乎沒有丁點兒水分了。所以基隆儘管靠著海,夏天卻非常炎熱乾燥。只有颱風經過的時候,才會有幾場暴雨。到了冬天,情況就不同了。

從雞籠到——基隆

海上吹颳著一陣陣東北季風,這裡正好是迎風面,幾乎整個冬季都籠罩在雨霧濛濛的天裡,綿綿細雨下個不停。人們說,這是“霧鎖雨港”,充滿了朦朧的詩意,也不免有一些兒惆悵。有一支流行歌曲唱著《冬天到臺北來看雨》。臺北的雨哪有基隆多。應該改為《冬天到基隆來看雨》才對。由於基隆的特殊港口條件,是臺灣島上開發最早的地方之一。提起這件事,不能忘記劉銘傳。他是中法戰爭裡的抗法名將,把法國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後來清朝政府就派他到臺灣來擔任巡撫,主持臺灣的管理和開發。

從雞籠到——基隆

劉銘傳在臺灣開墾荒地、提倡教育、開採煤礦,還修築了一條基隆到新竹的鐵路,全長1067千米,是中回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條鐵路。有了這條鐵路,作為貨物進出港的基隆就能和島內其他地方直接溝通,基隆港的作用也就更大。

從雞籠到——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