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足?也許是孩子不得不背的鍋!

文丨樸生心理 村長盛

注意力不足?也許是孩子不得不背的鍋!

在我們平日的諮詢工作中,會有很對因為孩子學業問題特別是專注力(注意力)問題來諮詢的家長。

有的家長甚至因為常年輔導孩子做作業,整天下班回家要面對不配合、裝傻、習慣性愣神的孩子,又毫無招架之力,只能一次次的暴怒又一次次的被虐,已經被搞得心力憔悴。其中一部分的家長會帶孩子去做專門的專注力的訓練,然而大部分的效果了了或者根本無法持續。有的家長反反覆覆、苦口婆心的給孩子講道理,大部分的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學業成績,因為孩子的專注力問題來求助心理諮詢師。然而,根據我們臨床工作經驗,其實大部分孩子表現出的專注力問題和學業問題,並不僅僅是最吸引我們眼球的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拖拉、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太難不會做。。。。 。。。

注意力不足?也許是孩子不得不背的鍋!

其實,這些表面“症狀”背後,往往是有深層次原因的。

專注力不夠,可能是孩子不得不背的鍋

大部分孩子並非專注力不好,只是兒童跟成人的感知方式不一樣。

美國伯克利大學兒童發展心理學家Alison Gopnik 在名為《嬰兒們怎麼想?》(What Do Babies Think)的TED演講中提到:

“我們成人的注意力和意識是經過社會化改造的,目的性非常強。它們就像一盞聚光燈,我們對所關注的事情有很強的聚焦能力,但對其他事情的關注反而比較暗淡……”

“跟成人的不一樣。嬰幼兒就像人類的研發部門,即便只有4歲的孩子,也能像科學家一樣,去做各種實驗。這些實驗被我們成人稱之為“嘗試每一種可能”,和“隨便玩一玩”。

有越來越多的腦神經科學家們達成共識:在步入青春期之前的日子裡,我們的大腦有一種“專屬童年”的能力。腦細胞瘋狂和高速地進行著連線,捕捉一切有用的資訊,不停地進行實驗。

Alison Gopnik 補充道:

“孩子的注意力和我們成人完全不同,他們的意識更像一盞燈籠,照亮周圍每一個角落,所以他們非常善於在同一時間裡,吸收不同來源所提供的資訊。這就是它們探索世界的方式。”

所以,孩子與成人感知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在我們每個人最初的生命階段,我們需要用一種類似“燈籠”一樣的意識廣度去探索和體驗世界,這是環境的要求,也是人類物種的適應機制。

如果非要以一種成人的態度去看待孩子的認知方式,那究竟是孩子的問題呢?還是我們看待事物角度的問題呢?

專注力問題,也許源於早期體驗

在成長過程中,對於任何一個正常的孩子而言,未曾被自己完整體驗過的事物,都有著神奇的破壞魔力。

英國精神分析協會主席,國際知名的兒童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曾這樣說過:

“只有當孩子確實曾經真正擁有過一些東西,現在才能放棄它們。我們確實沒辦法讓人們放棄那些他們從來就不曾真正擁有過的東西。”

溫尼科特在這裡所說的“真正擁有”指的就是真正體驗過某些經歷的“完整性”。

溫尼科特為了說明這個原理,還特意地舉了一個真例項子,非常的有趣:

注意力不足?也許是孩子不得不背的鍋!

一個10個月大的寶寶不經意間發現了一把明晃晃的金屬勺子,它瞬間被這個神奇的東西所吸引。他瞧了又瞧,又小心翼翼碰了碰勺子,來回反覆多次回頭去看媽媽,以此來確認媽媽是否允許它去接近這個“怪物”。直到從媽媽的溫柔表情中得到肯定的回覆後,他迅速抓住勺子,顯得十分興奮和緊張。它小手握得非常有力,彷彿生怕會把這個新奇的“玩意兒”給弄丟了。

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大腦正在飛速的運轉,它試圖去經歷(搞懂)這幾個疑問:

這個東西是什麼?它會傷害我嗎?我這個東西怎麼玩?我要怎麼去使用它?媽媽會阻止我進一步的行動嗎?

到此為止,寶寶經歷了一個將外界陌生事物體驗為自己一部分的過程。這是孩子天生的體驗外部世界的過程,也是一種高效的學習的過程。而這個自主、探索和體驗的過程中,如果孩子不被輕易的打擾,它注意力會自然而然地高度集中,全神貫注地觀察它感興趣的新事物,這是高等動物的本能使然,也是一種源於進化的高階能力。

反觀我們現在很多的家長和老師的做法:

孩子發現一把塑膠剪刀,感到很好奇,卻立即被父母呵斥道:“寶寶,哎呀那個太危險了,千萬不能碰!”

孩子發現自己的小飯碗很有趣,想擺弄擺弄,馬上就被被父母阻止道:“危險危險,這個東西會碎掉的,快給我!”

吃飯前,孩子正在全神貫注的玩玩具,不料突然就被父母粗暴的打擾道:“快來吃飯,一會飯都涼了,就不好吃了!”

孩子被一道數學邏輯題難住了,大腦正在飛速的尋找解題思路當,這時旁邊的媽媽卻看不下去了,馬上開啟聖母拯救模式:“怎麼了,出什麼問題了,哪道題不會嗎?要不要媽媽來幫你?”

自主探索的體驗被一次又一次的打擾、被阻止、被粗暴的中斷,完整體驗的經歷被粗暴的剝奪。久而久之,孩子身上那種生俱來的好奇心和聚焦能力,會逐漸喪失殆盡,也就會表現出諸多的行為問題:

“做作業拖拉”“老是三心二意”“做事注意力不集中”“課上無法認真聽講”溫尼科特曾經提出一個在親子關係領域非常出名的概念:“有他人陪伴的獨處能力”。他認為這個能力是判斷一個孩子情感發展是否成熟的訊號之一。

他說:“這種承受孤獨的能力,起源於幼兒時期與照顧者的關係的經驗,這個照顧者不僅能夠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對心理支援,更重要的是還可以保持適當的距離”。

這種“適當的距離”其實就是當孩子有自主玩耍和探索的需求時,家長能夠忍住,儘量不打擾,保持環境對孩子內心世界最小的侵入,使孩子可以自主地、自在地發展內在的潛能,而不是要被迫對外界的侵入甚至是吞噬性的環境做出反應。

專注力是正常孩子的一種本能,打從孃胎裡出來就有。很多家長用自己的方式把這種能力毀滅殆盡,還整天焦急萬分的找老師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這真是一件既搞笑又悲傷的事情。

解鈴還須繫鈴人

家長的態度先擺正

能擁有好的注意力,真的是個稀缺能力。我們做家長的大可不必太過苛求孩子。想想我們自己,不是早就原諒自己了嗎?幹什麼事的時候都低著頭玩手機:陪孩子、陪老人、甚至開會、工作的時候,也沒耽誤自己刷手機。家長想想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不要老是把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未達成的心願硬要安在孩子身上。

下一次,因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而發狂暴怒的時候,先緩一緩,問問自己:

“真的是孩子不爭氣?還是其實我們就是在生自己的氣,把氣撒到了孩子身上?”

允許孩子擁有自己完整的體驗

陪伴孩子當然是好事,但是不要過多的打擾、過多的的控制孩子的自主體驗。可以允許他爬、允許他摸、允許他玩耍、允許他髒兮兮、允許他摔跤、允許它自己先獨立思考一會、允許孩子亂七八糟給自己穿好衣服、允孩子他自己洗衣服收拾房間。。。 。。。

允許孩子以自己接受的節奏和方式去成長。

慢慢的,孩子獲得自己的真實體驗,就會獲得做事情的主動性和自發的興趣與熱愛。這才是維持孩子高品質注意力的核心所在。

成長從來都是關於自己一個人的事

諮詢師不會也不能替代你完成

但是我們可以讓成長不那麼孤獨無助因為

此刻 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