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一個遊戲(第一章)

引言

媽媽,

我覺得生命就像一場遊戲,

人死了,

你的遊戲就結束了。

一天,在小區裡偶然聽到一個大約8、9歲的男孩,跟他媽媽說了這樣一番話。我當時感到很震驚,這麼小的孩子,就已經開始在思考生命的真相,對於世界竟有如此深刻的理解,真讓我們這些整天沉迷

世界就是一個遊戲(第一章)

於物欲之中,無暇思考宇宙人生的成年人感到汗顏啊。

相信在許多人兒時的心中,都曾經萌生過對浩瀚宇宙的好奇和幻想。我記得自己小時候經常在夏日的夜晚,坐在屋前曬穀坪裡乘涼,看著那繁星點綴著夜空,銀河像縹緲的輕紗浮現於蒼穹之上,心中充滿這樣的疑惑:天上到底有些什麼?

在同樣的夜色下,仰望星空,古往今來不知曾有多少的詩人哲人,在感嘆著天地的廣袤與生命的卑微,感傷著人生的短暫與時間的綿長,心中思索著那個亙古的疑問:

天地因何存在?人類從哪裡來?

假如在現實生活的無情消磨中,你仍未泯滅心中的夢想,依然胸懷探尋宇宙終極奧秘的好奇,那麼請翻開這本書吧,書中也許會有你想要尋找的答案。

對沒有研究過哲學的人來說,要理解上述說法的意思,恐怕都有點費勁,更別說贊同了。多數人會想,眼前的世界看得見,摸得著,怎麼能說它是虛幻的呢?這些否定世界實在性的觀點,通常被人們歸類到“唯心論”中去。相對應的,在認為世界是實在的觀點中,最典型的是“唯物論”。這種理論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真實存在。

唯物論的思想由來已久。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構成的,古希臘許多的哲學家也有原始的唯物論思想,赫拉克利特認為火是萬物之源,整個世界就是一團永恆的活火;泰勒斯認為萬物都是由水構成的;阿那克西美尼則認為氣是萬物的本原。

到了近代,唯物論曾一度成為公認的主流世界觀,直到現在也仍然保持著巨大的影響力,這一結果與“質量守恆定律”有關。1620年,英國的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提出了“質量”的概念,用它來衡量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18世紀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實驗中證明,參與化學反應的物質,雖然在形態上發生了變化,但反應後各種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從此“質量守恆定律”開始流行,它認為世間萬物的總質量是恆定的,既不能增加,也不會減少。從這一點出發人們很容易想到,既然物質的總量是恆定的,永遠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那麼它就應該是永恆的存在,所以“質量守恆定律”又被稱為“物質不滅定律”。有了這一定律的支援,唯物論被越來越多人接受,直到19世紀在學術界佔據了統治地位。

然而進入20世紀之後,唯物論遭遇到了嚴重的挑戰,首先是它的重要基石“質量守恆定律”被推翻了。人們發現,這個定律雖然適用於化學反應,但並不是世界的普遍規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表明,物體的質量並不是恆定不變的,比如物體在作高速運動的時候,它的質量就會明顯增加。後來人們在粒子加速器中觀察到,電子和質子在速度提高到十分接近光速時,其質量甚至會增加幾十倍,它充分證明愛因斯坦說的沒錯。

我們知道,能量是無形的,它不是實體性的東西,從某種角度來看,甚至可以把它僅僅當成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出現的現象,而不是實在之物。現在科學家們發現,實體性的物質竟然可以轉變為非實體的能量,實在的物體可以轉化為虛化的現象,僅僅從這一點來看,物質的實在性難道不就很可疑嗎?

出於維護唯物論正確性的考慮,有人玩弄概念,把物質的定義修改成“不依賴於意識的客觀存在”。按照這種定義,只要是在世界上存在著的一切事物,就都可以叫做物質,這樣一來,你還能說世界不是物質的嗎?但這樣的定義有什麼意義呢?“物質”變成了“存在”的代名詞,那麼“世界是物質的”這句話的意思,就相當於“世界是存在的”,這不是廢話嗎?

而且假如按照這個定義,那麼時間、空間、自然規律、人類社會、歷史事件,它們都是不依賴於意識的客觀存在,也就都可以叫物質了,這實在是太荒唐了。

其實僅憑前面說的這些,我們就已經可以對唯物論表示懷疑了。連物質是什麼都搞不清楚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堅持說世界一定就是唯物的?所以雖然在慣性思維的作用下,唯物論的思想目前仍然在許多地方佔據了主導地位,但在一些專門的學術領域比如物理學界,卻早已被多數人所拋棄。

感官提供的資訊告訴我們,世界是實在的,唯物論曾經為此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讓我們更加堅定了這一信念。但現在連唯物論自己都出了大問題,世界到底是虛幻還是實在的,還真說不定呢!

第二個大的分歧是:世界是無限的、永恆的,還是有限的、暫時存在的?

唯物論者天生就傾向於相信,世界是無限的、永恆的。因為唯物論說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但它卻沒辦法合理地解釋,作為世界本原的物質它自己又是從何而來的。所以唯物論者最希望看到的結果,是我們生活在一個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宇宙中,這樣物質就是永恆的存在,我們也就不需要再回答物質如何起源的問題了。

在宗教哲學中,往往會存在不一樣的觀點。哲學與宗教很難截然分開,一些宗教的創始人,其實同時也是偉大的哲學家,比如喬達摩·悉達多。他有一個很奇特的世界觀,認為我們這個世界並不是唯一的,而是有著很多很多的世界,每個世界都是有限的。這些世界都有生有滅,只是暫時的存在,它們都要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也叫做四個“中劫”,四個“中劫”合起來是一個“大劫”,每個大劫就是一個世界一生一滅的完整過程。

這是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哪個更符合事實呢?從現在人們掌握的情況來看,出生於公元前6世紀的悉達多,他的世界觀相比流行於現代社會的唯物論來說,似乎要更高明一些,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先來看看這種理論的形成過程。

1666年,牛頓發現白光其實是一種複合光,它在透過三角形稜鏡時,能分解成彩虹一樣的多種顏色,這種現象叫做“色散”,分開的單色光依次排列而成的光帶叫做“光譜”。後來人們將望遠鏡聚焦在一個單獨的恆星或星系上,觀察從那裡射來的光線的光譜,根據“多普勒效應”,透過分析這些光譜,可以確定這些星體相對於我們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是在朝著我們而來,還是在離我們而去。假如它們在離去,那麼我們接收到的光,波長將較長,光譜會向紅端移動,這叫“紅移”;反之則會向藍端移動,叫“藍移”。

20世紀20年代,當人們利用這一原理來觀察那些遙遠星系時,原本預料會發現同樣多的紅移和藍移光譜,因為那時以為星系是隨機運動的。然而事實出人意料,星系幾乎都表現出紅移來,它們都在離我們而去,而且離得越遠的星系,離開我們的速度越快。

在觀測結果的基礎上,人們想到了這樣一種可能——宇宙不僅是有限的,而且正處在不斷的膨脹之中。這一想法顛覆了之前對於宇宙的認識,人們以前或者認為宇宙是無限的,或者雖然認為宇宙是有限的,但卻從來沒有想到過它還會膨脹。

對這一現象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時,人們產生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想法:如果宇宙一直都處在膨脹之中,那麼把這個過程倒過來看,豈不是說宇宙在最初的時候,是從一個無限小的點開始的嗎?這一想法直接導致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誕生。

大爆炸理論認為,很久以前我們的宇宙誕生於一次大爆炸,之後它始終保持著膨脹的趨勢,就像一個從那時一直被吹到現在的氣球。這一理論令人匪夷所思,當時沒什麼人相信,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然而科學家們拿出了有力的證據。大爆炸理論預言,宇宙誕生時大爆炸的餘波,至今應仍在宇宙中迴盪。結果1964年美國天文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在偶然中發現了宇宙背景微波輻射,證實了這一說法。這個發現為大爆炸理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後來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援了大爆炸理論,宇宙學家們不得不面對現實,逐漸接受了這個奇怪的觀點。這一理論表明,宇宙大約誕生於137億年前,世界有起始,極可能也有終結,並不是永恆的存在。不可思議的是,悉達多似乎早已清楚了這一點。

大爆炸理論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困惑。氣球的空間是有限的,這個我們很容易理解,因為氣球有一層膜,把氣球內、外的空間隔離開來了;但宇宙是有限的,這要如何理解呢?難道我們的宇宙也有一層膜,把宇宙內、外的空間隔離開來了嗎?如果是這樣的話,宇宙外的空間中有些什麼呢?假如不存在隔離膜,那麼宇宙中絕大部分空間都是真空,它與宇宙外的空間又有什麼區別?我們該以什麼來確定宇宙的邊界,又憑什麼說宇宙是有限的?宇宙有盡頭嗎?如果我們能夠來到宇宙的盡頭,能不能看到它的邊界?

這些難以回答的問題,讓現代的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們,想破了腦袋也找不到答案。現有的科學理論,完全無法解釋這些問題。因為嚴格地說,這些事情的發生,根源並不在我們這個世界,所以你不可能找到直接的證據來對它們進行解答。不過在古老哲學和宗教思想的啟迪之下,從整體上聯絡各學科中的多個疑點,我們已經可以發現問題的答案。

想知道為什麼嗎?住下看,你會明白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