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應該做樣子嗎?

所謂做樣子,是指為了吸引某個目標的注意而做出來的特意的舉動。比如為了吸引女生的目光,裝作在球場上努力打球的樣子。

領導應該做樣子嗎?

就像球場上美女是稀缺資源一樣,企業中的人才也是稀缺資源。

所以為了吸引人才的側目,領導者做出重視人才的樣子實在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為畢竟領導者是代表公司的鏡子,公司的意識文化也僅僅會在領導者身上反應出來,所謂的領導所考慮的就不僅僅是自己的喜怒哀樂,而是儘量和公司的利益保持同步。

所以,人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而作為企業代言人的領導,做樣子就應該是領導者需要知行合一的內在潛意識。

領導應該做樣子嗎?

舉個例子來說明:

一個是千金買馬骨的例子。

孔子之後一百多年,燕國發生內亂,差點被齊國滅亡。燕昭王繼位後,很想有一番作為,就問燕國的處士郭隗:“我知道燕國弱小,怎麼才能招攬人才,富國強兵,報仇雪恨呢?”

郭隗告訴燕昭王,看你怎麼對待士人。能以賢人為師的稱帝,以賢才為友的稱王,以大臣之禮待士人的稱霸,以僕從對待士人的亡國。

領導應該做樣子嗎?

燕昭王又問:“天下這麼大,我怎麼知道誰是賢才呢?”郭隗又給燕昭王講了千里馬的故事。

古代有個君王想得到千里馬,出重金去外購,結果辦事的人給他買了千里馬的骨骼回來。他很生氣,買馬骨的人告訴他,千里馬不好找,但如果連千里馬的骨頭您都買回來了,天下人皆知您喜愛千里馬,還怕找不到嗎?果然,後來許多人自動地把千里馬送上門來。

大王您真想招攬賢才,就從我郭隗開始做起。這個事情傳出去,賢才志士會想,連郭隗這樣一般般的人都受如此禮遇,那我比他強得太多,怎麼不可以試試?

領導應該做樣子嗎?

燕昭王照做了,果然,樂毅從魏國,鄒衍從齊國,劇辛從趙國,許多人才都到燕國來了。二十八年後,燕國果然報了齊國一箭之仇,差點滅亡了齊國。

而春秋時期,魏國國君魏文侯可謂是做樣子的表率。

史書上說:魏文侯以卜子夏、田子方為師,每過段幹木之廬必式。四方賢士多歸之。魏文侯身上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禮賢下士,但禮遇的物件不是普通的“士”,而是儒家學者。

領導應該做樣子嗎?

有兩件事最能體現他的風格,一是尊卜子夏和田子方為師,二是每次經過段幹木的住處都要在車上行禮。所以,各地的賢人紛紛歸附在他的周圍。

但是我們會疑惑:以子夏這樣的老人家,只會搞文學,能對富國強兵有多大幫助呢

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第一,子夏是天下知名的學術權威,有名氣就有價值,只要厚待子夏,哪怕什麼事都不讓他做,都能向天下釋放出一個招賢納士的訊號,無數人都會因此而湧到魏文侯的身邊;

領導應該做樣子嗎?

第二,子夏本人雖然做不了什麼事,但他的門人弟子很多,這些人可不都是隻會皓首窮經的學究,其中總會出現厲害的人物——事實上,魏文侯富國強兵之路上最為倚重的改革家李克和名將吳起都是子夏的學生;

第三,人總是活在圈子裡的,任何一個圈子都會存在攀比現象,在當時國君的圈子裡,人才是一個很突出的攀比指標,誰身邊的人才更多,誰就更有面子,而在面子的問題上,人才的名望比人才的才幹更重要。

領導應該做樣子嗎?

所以魏文侯雖然可以在卜子夏和田子方面前執弟子禮,但對段幹木,通常只能在車上向著他的住處行禮。難得見到一面的時候,魏文侯就會特別的畢恭畢敬。

魏文侯當然也不吃虧,因為這是一種千金買馬骨的姿態,向天下人發出的訊號是:看嘛,我對一個完全不能為我所用的人都這麼尊敬,何況對那些真正能幫到我的人呢。

領導應該做樣子嗎?

做樣子做到這種地步,這樣心胸,想不成功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