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五個陷阱

盯著上面圖片的中心30秒鐘,然後再看下面梵高的星月夜,原本靜止的畫面會動起來。

人生的五個陷阱

這是動作後效(Motion aftereffect)的一個例子。當你盯著這個動態漩渦看時,你的視覺系統就會對這一可預測的運動作補償,好讓你就更快忽略這種動態刺激。

但是,當你將目光切換至靜止畫面時,系統還是會不斷地作與前面一樣的補償動作。所以,靜止的星月夜便以與漩渦相反的方向開始流轉。

生活中,我們同樣很容易陷入5個難以察覺的人生陷阱。

01 把平臺當本事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中講: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告訴我們:能夠了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而能夠認識、瞭解自己才是真正的聰明。

我們每個人周圍的環境都錯綜複雜,大不相同。

這就導致有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甚至會把自己所處平臺的資源當做自己的能力,從而盲目自大,做人最大的無知,就是沒有認清自己的位置,錯把平臺當做了自己的能力。

而真正聰明的人,對他人的誇讚和詆譭總能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的五個陷阱

02 自負陷阱

自負的本質是無知,越固執己見的人,認知水平越低。

#

著名的達克效應:

能力越差的人,反而自認為厲害,因為認知有限,自己無法察覺錯誤

。#

一言以蔽之:層次越低,越自以為是。

放眼生活,達克效應無處不在:

越是沒文化的人,越喜歡自吹自擂,不懂裝懂;

越是非專業的外行,越喜歡對內行指指點點,覺得自己技高一籌;

越是沒見過世面的人,越喜歡炫耀自己,還會自視甚高,輕視他人。

真正的強者,從不需要所謂的優越感,來滿足自己內心的匱乏。

因為見過了廣闊的世界,明白自己的侷限,往往更加謙卑好學。

時刻謹記:謙受益,滿招損。

人生的五個陷阱

03 群思陷阱

心理學上,有一種羊群效應。

羊,是一種散亂的組織,總是盲目地左衝右撞,可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旁邊可能有狼和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羊群效應,本質是一種從眾心理。

《烏合之眾》裡說:在群體中,每一種情感和行為都極具感染性。

很多時候,我們就如同羊群中的某隻羊,沒有主見,在群體的氛圍裡,盲從的跟從別人制定的規則:

“人要對自己好一點,網貸消費也要精緻生活。”

“身邊人都抽菸,說這就是成熟,那我也必須抽。”

狂熱的跟風做一件事,如果沒想清動機和緣由,那麼,你極大可能,只是被口號收割的韭菜罷了。

人生的五個陷阱

04 自律陷阱

持續性的自律,造就了高手,間歇性的自虐,才是大多數人的現實。

飛速前進的社會里,充滿了焦慮與壓力,我們崇尚自律,希望自我改變。

卻容易陷入一個盲目的“自律陷阱”:用戰術上的努力,掩蓋戰略上的懶惰——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正先忙起來再說。

我們想成為更好的自己,卻從沒思考過,更好的自己是什麼。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而決定這棵樹能否成植參天的,卻是播種前的那一刻。

真正的自律,應是:用未來的願景,規劃好當下的目標,再付出努力,為之堅持。

人生的五個陷阱

05 盲目歸隱,是人生一大陷阱

古人隱居,必往山林深處去,清風明月,琴棋書畫。久而久之,隱居的人在我們心中成了仙,留下的詩篇成了可望不可即的傳說。

但這樣的隱居,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真正的歸隱到底是什麼?

歸隱,未必安逸

在很多人印象中,歸隱代表著一種自由自在、桃花源般的生活。但事實上,歸隱並不代表安逸。它是一種選擇,有所得,也有所失。

“需要的菜我都自己種,整個冬天光吃土豆。夏天,我每天都在菜園子裡勞動。通常總有東西可吃。如果沒有,我也不急。”

它不是頭腦發熱,而是一種清醒的選擇。

歸隱,是迴歸本心

只有確定了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才能不受誘惑、不怕艱難,堅定自己的選擇。

心隱,即是大隱

其實真正的隱,終歸是心隱。

無論處於何處,是深山老林也好,是喧囂鬧市也好,如果能在心中保留一片精神自留地,那也不失為一種隱的境界。

人生的五個陷阱